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里耶秦简与《战国策》的记载,长沙地区在秦朝以前已经设置郡,它就是楚国的洞庭郡,洞庭郡的首府设在长沙。秦朝设置36郡时,可能沿用楚国洞庭郡的旧名。汉朝实行郡国并存制度,把洞庭郡改为长沙国。  相似文献   

2.
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考古发掘出36000余枚秦简,其中有洞庭郡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洞庭郡,即楚国洞庭郡和秦王朝的洞庭郡,从秦简中的相关洞庭郡文字和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洞庭郡的郡治就在里耶,最后还对秦洞庭郡的格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楚国士的来源复杂,除了传统旧贵族的没落和平民知识分子上升为士之外,异族的政治避乱者、灭国将领、战俘及其后裔等,都成为楚士的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成为楚国的军事将领和中高级行政官员,为楚国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农业的发展。分析了隐士阶层兴起的成因,即:解决了隐士阶层的生活基本需求,为隐士阶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考和创作环境,激发了隐士的思维灵感,对隐士阶层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认为隐士阶层在楚国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促进了中国农业思想的发展,确立了中国隐士基本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探讨了楚国纺织业兴盛的历史原因,认为楚国纺织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是因为楚国的高度重视、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较为发达的纺织品流通以及博采众长而力求创新的精神所致。  相似文献   

6.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举足轻重的大国,楚国的水上交通在当时诸侯国中是较为发达的。研究楚国的水上交通,对进一步了解楚国的发展历史和进一步认识先秦时期南方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红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25-225,227
中国的民族是多元的,他们的神话和传说自然也是多元的,民族是在动的,是会变的,与此相适应,神话和传说也在动,也会变。中国的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他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和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代表性的始祖来说是黄帝和炎帝,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和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就风格的基调来说是雄浑与清奇。楚的霸业持续了一百年之久,这一时期的造型艺术,仍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要部类。虽然青铜器、玉器已不再具有"尊神重鬼"的商代社会所赋予的,作为人神交往媒介的崇高、威严、神秘性质,它们所要唤起的也已不再是关于神性对象的观念;而是作为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和权力规格的标志,它们在上层社会的政治交往和精神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从周代楚国服用玉器就方可一瞥当时楚国人衣着佩戴方式及礼仪制度。  相似文献   

8.
鄂东铜矿是指位于长江中游的大冶-九江地区的古铜矿。西周中晚期楚国未涉足鄂东铜矿。按文献记载:早期的楚国几代国王虽然励精图治,但其国力依然弱小,无力染指鄂东铜矿;同时,考古发现表明:西周中晚期鄂东铜矿的主人是古越人。《史记》记载的熊渠所伐之"鄂"应为南阳盆地的"西鄂"。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表明楚国控制鄂东铜矿的时间应该是春秋中期楚成王熊恽东下淮夷之后。  相似文献   

9.
申包胥或称王孙包胥,是忠君爱国的楚国大夫,他在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搬吴兵攻人楚都的战役中力挽狂澜请求秦兵赶走吴兵后,楚王返国赏功,他逃赏时“自弃于磨山”,这磨山可能是当阳以东的河溶镇磨盘山,该地发掘一座出有两件铭文为“王孙包作蔡姬食篮”春秋晚期的楚大夫墓。资料表明该地似乎就是申包胥的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10.
人们说,公输就是鲁班。近些时候,有人在地方文化热中炒作滕地鲁班,可我们却看不出鲁班与滕地有何瓜葛。公输般不可能是鲁昭公的儿子,也没有文献可支持他为滕地人。有关公输的可信史料,见于《墨子》书中。他的生平业绩,也与楚国有关。迄今,只见有人作结论,宣布鲁班是滕人,却不见论证。我们体会不到公输与滕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军市是附设于军营附近,为满足军队生活需要而设置的特殊市场。军市最早产生于战国中期。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扩大,时间持久,随着边界、关隘的设置,驻屯军队的数量增加,常备军也开始设立,再加上军队后勤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士兵的供给不足,军市随之产生,满足了士兵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农家思想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代,农家的产生是时代孕育的结晶,战国时代的农家可分为农业政治经济思想学家和农业技术专家两大学派,这两派农家对于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都有较大的贡献,对于此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期孔子形象变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国时期的孔子形象,在诸子典籍中一方面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真实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突出的方面则是孔子的形象开始产生变形.主要从百家争鸣、诸子横议的文化背景;孔子的巨大影响及儒家学派创始人的独特地位及孔子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战国孔子形象发生形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书信发展至战国有了新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能上的变化;二是浓厚的个人意识;三是针对性加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但与战国士风应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书信发展至战国有了新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能上的变化;二是浓厚的个人意识;三是针对性加强.引起变化的因为是诸多方面的,但与战国士风应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龙的形态和观念都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特别是龙的观念由具体表象层次开始走向抽象象征层次,最终结晶定型于《易》传中。  相似文献   

18.
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和以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曲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从历史角度分析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政治的过多干预对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为历史文化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和以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曲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从历史角度分析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政治的过多干预对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为历史文化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乐记》是七十子后学公孙尼子关于《诗》乐的论著。公孙尼子几乎完全忽略了诗乐的娱悦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全副精神所关注的是诗乐的道德意义。故而提出了“音与政通”“乐以象德”的《诗》乐理论,以《雅》《颂》之创制,旨在节制人情,导引人心,使社会秩序化、道德化,并对《风》《雅》《颂》的音乐形象与道德内涵作了描述。反映了战国儒家学派中兴起的以道德教化拯救颓世的思想潮流。同时《乐记》也披露了关于《诗经》音乐形态的信息与不同于《毛诗》的《诗经》传本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