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考虑拉压强度差效应的厚壁圆筒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材料的拉压异性和同性,推导了在内压力和轴力联合作用下的厚壁圆筒的塑性极限载荷表达式.在该表达式中,当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的系数取不同的值时,就能得到按Tresca屈服准则、线性逼近的Mises屈服准则和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计算结果,并且绘制了在相应准则下的极限应力线图.从而可知:在三维应力状态下,应用该理论,可以获得极限载荷分析的精确解;极限载荷线图与三种屈服准则的屈服曲线是相吻合的;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拉压异性和同性的材料,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弯曲段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变化规律问题,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将弯曲段套管等价为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梁模型,根据拉梅厚壁筒理论和强度理论得到套管抗挤强度公式.借鉴扁化变形在圆管类结构中的研究思路,将其拓展到套管抗挤强度分析,对比分析是否考虑扁化效应下四种规格套管不同井眼曲率下的抗外挤强度.研究表明,套管轴向应力随井眼曲率基本呈线性变化;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的增加非线性下降.井眼曲率为2o/30 m时,是否考虑套管扁化变形得到的5 1/2"×10.54 mm P110套管抗挤强度误差为12.8 %;井眼曲率为12o/30 m时,误差46.9 %.井眼曲率为2o/30 m时,4 1/2"×9.65 mm TP140V套管抗挤强度误差11.9 %;井眼曲率为12o/30 m时,误差44.7 %.可见,考虑扁化变形后套管抗挤强度小于未考虑扁化变形情况;井眼曲率不大时,两种算法的差距较小,随着井眼曲率的增加,套管扁化变形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3.
史庆轩  戎翀  任浩  张婷 《力学季刊》2015,36(4):690-696
从Von Mises屈服准则和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出发,对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从核心区混凝土所受侧向压应力的角度出发,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得到核心区混凝土约束系数计算公式.从而完善了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使公式的精确性和适用性有所提高.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与目前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所提出公式的合理性.从尺寸大小和材料强度两个方面,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厚壁圆筒塑性极限载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材料的拉压异性和同性,推导了在内压和轴力联合作用下的厚壁圆筒的塑性极限载荷表达式.在该表达式中,当其系数取不同的值时,就能得到按Tresca屈服准则、线性逼近的Mises屈服准则和双剪应力屈服准则进行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统一强度准则下厚壁圆筒的弹脆塑性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栓强  俞茂宏 《力学季刊》2004,25(4):490-495
应用统一强度准则和弹脆塑性变形模型,研究材料具有软化效应的厚壁圆筒的承载力。分别导出在内压及外压作用下厚壁圆筒弹脆塑性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不仅给出了以往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广义双剪准则的结果,而且给出了一系列新的结果,因而本文的结果可适用于多种材料。实例表明材料软化效应以及分析中所选用的强度准则对厚壁圆筒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确定厚壁圆筒承载力时,应该合理地选用材料的软化参数及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6.
高温超导块材在外磁场下降过程中会受到拉伸应力的作用,可能导致其断裂,且其在受到拉伸应力作用时裂纹尖端产生小范围屈服,此时用线弹性理论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将不准确。本文通过统一强度理论对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进行修正。随后基于Bean模型分别讨论了外磁场变化速率和外磁场大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超导块材充磁过程中,外磁场以较小速率下降时主要考虑外磁场下降速率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当外磁场较大时,主要考虑外磁场大小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本文结果对高温超导块材充磁过程中的裂纹扩展和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汽车薄钢板应力应变曲线及屈服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向东  万敏  周贤宾 《力学学报》2004,36(4):507-512
采用十字形双向拉伸的实验方法对两种汽车用薄钢板BH220和SPEN进行了不同 加载路径下的双向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同时,根据单位 体积塑性功相等的原则,确定了两种钢板等效塑性应变从0.2\%$\sim$2\%的实验屈服轨迹. 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加载路径下板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同,随着加载比例由单拉到等双拉状 态,板料的硬化指数逐步增大;实验屈服轨迹呈外凸性,且以等双拉为界的上下部分屈服轨 迹不对称,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屈服轨迹向外扩大,但单拉时强化程度最小,而等双拉 时最大. 对BH220和SPEN钢板的实验屈服轨迹与几种常用理论屈服轨迹的比较发现,Hosford各向 异性屈服准则的理论轨迹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Hill48准则与实验结果相差最大,此外一 向被视为只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的Mises准则与实验结果也较为接近,其他几个屈服准则的 理论屈服轨迹与实验点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8.
万征  孟达  宋琛琛 《力学学报》2019,51(5):1545-1556
土壤材料是一种典型的摩擦型材料,然而天然岩石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而金属材料则完全是凝聚型材料. 在分析三种典型的材料强度准则表达式基础上,即SMP,Lade-Duncan以及广义Von-Mises准则,通过利用应力张量的不变量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种扩展准则即VML准则,该准则能够分别退化为上述3种典型准则. 在偏平面上,新准则能够描述从曲边三角形到圆形在内的多种开口形态;在子午面上,采用幂函数作为破坏准则公式,能够描述静水压力对于强度特性影响的非线性性质. 而对于土壤的屈服性质,岩土材料具有典型的压剪耦合特性,因此,为了描述剪切与等方向压缩两种路径下的体积耦合现象,采用水滴型屈服面作为屈服准则. 对于偏平面上的截面形状,讨论了给定球应力下偏应力强度值的分布形式及特点,讨论了应力罗德角对于偏平面上强度曲线的凹凸性的影响. 最后,通过多种材料的破坏与屈服试验成果,用所提新准则进行了验证. 通过强度以及屈服特性测试对比,验证了所提VML准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温度场与应力场是影响碳质千枚岩地层引水隧洞围岩强度的重要因素。设定2因素4水平16组试验,依据单轴与三轴试验结果,探讨热力耦合作用下碳质千枚岩应力-应变曲线性态与破坏模式,得到了峰值强度变化规律;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M–C)与Heok–Brown强度准则(H–B),分别建立了热力耦合作用下Mohr–Coulomb–Thermal法(M–C–T)和Heok–Brown–Thermal法(H–B–T)两种破坏强度计算方法。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随围压增大与温度升高,碳质千枚岩从脆性破坏逐渐转为延性破坏,黏聚力、单轴抗压强度和参数n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增大,内摩擦角受温度影响不显著。通过试验值与计算对比分析,M–C–T法和H–B–T法均能较好地量化热力耦合作用下碳质千枚岩强度演化规律;误差分析表明,前者计算误差为-28.5%~7.7%,后者为-8.9%~5.6%,H–B–T法计算结果离散程度较小,稳定性更高,且更偏向于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地描述侧向载荷作用下套管发生挤毁变形,假设在发生塑性变形时套管的受力变形区形状为对称的两个弧形,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侧向载荷作用下的套管损坏力学平衡关系,引入菲涅耳积分推导出套管损坏力学模型.并结合大庆油田工程实际进行了套管挤毁实验,得出新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远远小于API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从能量角度出发,为研究在外挤载荷下套管挤毁变形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为以后研究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contour method is applied in an innovative manner to measure the distribution of hoop residual stress in a large martensitic-ferritic steel pipe containing a multi-pass girth weld. First, a novel one-step wire electro-discharge machining cut is conducted to divide the pipe lengthways into two halve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ut halves is then measured and analysed in a way that simultaneously gives maps of hoop stress across the wall thickness on both sides of the pipe and automatically accounts for through-thickness hoop bending effects and how they may vary along the pipe. Finally the contour method results are combin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s using the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and radial residual stresses in the pipe. It is thereby demonstrated how the distribution of three direct components of the residual stress tensor in a welded pipe can be readily determined using a “hybrid” contour measurement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何欢欢  艾志久  李韬  王宇 《应用力学学报》2020,(1):155-160,I0010,I0011
针对CO2腐蚀环境下P110套管材料性能动态变化的难题,基于腐蚀实验与拉伸实验,对含腐蚀损伤的P110套管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根据现场资料对钻井液注入CO2配置腐蚀液,将腐蚀后试件与现场失效套管的腐蚀产物进行EDS能谱分析对比,确定了腐蚀液的适用性。设置固定井深,在100℃高温时不同的腐蚀实验周期内,将所得的含腐蚀损伤试件进行质量损失测试及拉伸实验,分析了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由MTS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得出应力-应变曲线,并拟合得到了等效屈服强度变化公式及等效抗拉强度变化公式。结果表明:套管试样腐蚀后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着失重率增大而减小,当套管试样经腐蚀后失重率低于1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等效屈服强度和等效抗拉强度随失重率的增加会以较大幅度降低;而当试样失重率大于15%时,随着失重率的增加,等效屈服强度急剧减小,等效抗拉强度则以较为平缓的趋势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冲洗管线在自重、内压、温差和土壤力综合作用下的强度分析方法,给出埋地冲洗管线应力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某冲洗管线重点部位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得到其真实应力分布状态,对比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结果误差,证实轴向应力理论计算结果偏保守。对不同壁厚、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压力下的管线力学特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管道的环向应力起主导作用,且埋深0m~0.75m内管线的环向应力变化明显,因此,当考虑温差及波动内压作用时,该段管线力学特性应引起足够重视;受环境温度影响,管线最大等效应力与总位移规律近似相反,即等效应力最小,总位移近似最大;考虑到等效应力随压力变化规律,不同季节宜采用不同的冲洗压力以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I. INTRODUCTIO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have achieved impressive progress and become a very area of research. But long-term durability of various MEMS devices requires a fundamental understaof the fatigue 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u…  相似文献   

15.
Diffusion-induced str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 used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diffusion-induced bending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usion-induced stress in an elastic hollow cylinder, analytical forms of the diffusion-induced resultant axial stress and hoop stress have been formulated for the traction-free condition and the built-in condition at the end faces of the cylinder. Using these results, the evolution of the diffusion-induced stress at the end faces of a hollow, elastic electrode due to the insertion of lithium is discussed under the potentiostatic operation. The end faces of the electrode experience compressive hoop stress through the thickness in contrast to the stress state in the hollow cylinder far away from the end faces. The magnitude of the resultant hoop stres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iffusion time for the traction-free end faces; it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iffusion time near the inner surface for the built-in end faces.  相似文献   

16.
迟润强  段永攀  庞宝君  才源 《爆炸与冲击》2021,41(2):021404-1-021404-12
充气压力容器在超高速撞击下的典型损伤包括穿孔及其边缘的裂纹失稳破坏,会导致气体泄漏或爆炸,内压对容器前壁损伤的影响仍不明确。以不同内压的球形铝合金充气压力容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球形铝合金弹丸超高速撞击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内充气体压强对前壁穿孔形貌特征、穿孔直径、孔边环向应力等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讨论了气体冲击波的传播行为及影响前壁穿孔边缘裂纹失稳破坏的机制。结果表明:前壁穿孔边缘内翻边形貌与内压相关,内压越高,弯折程度越轻;穿孔直径与内充气体压强正相关,但气体对孔径的影响远小于容器壁厚及撞击速度的影响;穿孔边缘使裂纹失稳破坏的环向拉应力不仅受到后壁反射冲击波的影响,也与容器壁内应力波的传播有关,与内压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厚壁圆筒在实际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若能精确计算出极限内压,对预防事故发生,降低风险有重要意义.工程中存在许多材料,其拉压强度和拉压模量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极限内压的大小有显著影响.以往研究表明,仅考虑拉压强度与拉压模量的一个方面,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及材料拉压强度和拉压模量的不同,推导了内压作用下厚壁圆筒的弹、塑性状态的应力分布及弹性极限内压、塑性极限内压与安定极限内压的统一解,通过与其他文献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分析了半径比、统一强度理论参数、拉压强度比与拉压模量系数对弹性极限内压、塑性极限内压及安定极限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统一解均随半径比和统一强度理论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弹性极限内压随材料拉压模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壁厚增加到一定值后,安定极限内压随材料拉压模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材料的拉压模量不同、拉压强度差异对厚壁圆筒的安定性影响显著,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使材料的潜能得到更充分发挥,极限内压随半径比的变化规律可为选择合理壁厚提供参考,该结论可为厚壁圆筒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强度榴弹钢的破片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瀚  陈南平 《爆炸与冲击》1996,16(4):367-372
对高强度榴弹钢50SiMnVB和58SiMn的破片机理进行了研究。破片的表面形貌和组织变化表明,在初始阶段,榴弹内壁破片裂纹沿法线与半径方向呈/4夹角的平面绝热剪切而形成。50SiMnVB钢的晶界弱化使其临界绝热剪切应变小于58SiMn钢,从而表现出两者破片质量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锚固体的受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锚固体设计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锚固效果。传统的经典弹性理论没有考虑应变梯度的影响。偶应力理论引进弯曲曲率,考虑了弯曲效应对介质变形特性的影响。基于偶应力理论,建立了平面应变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锚固体锚固段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锚固体轴力分布、偶应力的尺度效应以及弹性模量和围压对锚固力的影响,并将偶应力理论的计算结果和经典弹性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偶应力理论下,锚固体锚固段界面的剪应力有所减小,特别是峰值处的剪应力减小明显;岩土的弹性模量越大,锚固界面局部剪应力越大;锚固力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偶应力尺度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