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介绍了基片集成波导(SIW)这一新技术,并对其中的主模(TE10)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实现毫米波电路系统小型化,对传统链式SIW滤波器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倒角的紧缩结构SIW滤波器。利用这2种结构,设计了中心频率为31.15 GHz,3 dB带宽2.4 GHz,相对带宽7.7%,插损小于1.9 dB的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带倒角的紧缩结构SIW滤波器不仅布局更紧凑,最大长度缩短了近一半,而且具有更好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2.
综合基片集成波导和双模滤波器两种前沿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微波带通滤波器结构,该滤波器结构简单,无载品质因数高达10 000。同时,通过使用凹型过渡方式,解决了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的过渡问题,从而方便了滤波器和有源微波电路的集成。文章设计的滤波器中心频率在5.63 GHz,通过TE102和TE201两种模式耦合,产生一个传输零点,极大的改善了阻带效果。实验表明,通带内反射损耗S11优于25 dB,3 dB带宽达60 MHz。  相似文献   

3.
基片集成波导是一种具有低差损、低辐射、高品质因数的新型平面导波结构.文中利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工作于X波段的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易与其它微波平面电路集成.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是9.75 GHz,相对带宽是15.4%,通带内反射系数均小于-15 dB,插入损耗均优于1.5 dB,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差分线和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由于各自显著的优势,在毫米波系统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为了实现毫米波系统高度集成化,提出一种新型毫米波段差分线转基片集成波导结构。为实现工程系统中的通用性,差分线的输入端与射频前端的输出端呈一定夹角,这将导致共模噪声增大,插损恶化,结构体积增大,匹配结构的设计难度增大。通过差分线的过渡结构转角设计以及SIW结构的模式转换设计,在结构上实现了45°夹角的差分传输线输入、射频前端垂直输出,在性能上实现了转换结构的高共模噪声抑制比。对该转换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和加工测试,在68~80 GHz频段内,输入、输出端口的回波损耗高于10 dB,插入损耗低于3.39 dB。  相似文献   

5.
汪洋  郭瑜  余超  毛晓炜 《微波学报》2020,36(2):23-27
提出了一种新型毫米波双通带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该滤波器由双模基片集成波导和双模带线谐振器构成。其中双模带线谐振器嵌入到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中,不占据额外的电路面积,利用双模带线谐振器的TEM模和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两个简并模式TE102、TE201,可分别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通带,因此该滤波器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双通带滤波器具有三个传输零点,实现了良好的带外抑制和带间隔离度。该双通带滤波器工作于28.4GHz和32.2GHz,3dB带宽分别为2%和3%。最终的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基片集成波导(SIW)技术使得包括平面电路、接头和矩形波导在内的完整电路可以以平面形式集成在印刷电路板上;本文简要介绍SIW这一新技术,然后利用其高通特性,再加载一个低通微带滤波器,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18 GHz,相对带宽为33%的SIW带通滤波器,CST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该途径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适用于5G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的具有高隔离度和优异通带性能的双频段基片集成波导(SIW)双工器。该双工器由一种新型的Y型耦合谐振器和频带独立可控的新型双频段滤波器组成。新型双频段滤波器基于SIW三角形谐振腔,相比传统矩形SIW 谐振腔空载Q值更高,并且设置多种扰动元件以实现两个频带的独立可控。Y型耦合谐振器由圆弧状的微带线拼接而成,最大限度地减弱通道互耦合以提高隔离度。该双频段双工器具有结构紧凑、尺寸小的优点。实际制作的双频段双工器接收通道中心频率分别为27 GHz和36 GHz,发射通道中心频率分别为29 GHz 和39 GHz。实测结果其阻带抑制优于-60 dB,隔离度优于-50 dB,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微波毫米波芯片的引线键合主要是在芯片焊盘和微带线之间实施,当工作频率达到毫米波频段,引线键合的性能对键合线属性及微带线加工精度的敏感度越来越高,键合操作中键合线长度的差异或微带线加工的误差都可能导致键合性能的快速恶化。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的引线键合结构,该结构直接使用SIW与芯片焊盘或其他电路进行键合,对比现有微带键合方案,使用本文提出的基于SIW的键合方案,可以显著减小加工精度的敏感度,同时减少对介质基片的限制等。文章分别设计了无源和有源SIW键合结构,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IW的键合结构拥有良好的键合性能,相比微带键合结构,降低了传输损耗、降低了对结构尺寸的灵敏度、改善了键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波导-基片集成波导转换器的设计方案。矩形波导中的电场通过该对极鳍线转换器后在基片集成波导中传输。该转换器的优点是:结构形式简单,长度短,带宽较宽。利用HFSS 仿真对过渡段结构进行了优化, 30G到40G 的频率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0.13dB,回波损耗优于20dB。背靠背插入损耗小于0.22dB,回波损耗优于20dB,相对带宽大于25%。  相似文献   

10.
基片集成波导双感性柱滤波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式匹配法设计了双排正方柱金属销波导带通滤波器,然后利用经验公式将正方柱等效成圆柱.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基片集成波导和普通矩形波导之间的转换公式,将普通波导滤波器改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来实现,滤波器采用双排金属过孔结构使所设计的滤波器具有良好的带外抑制特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加工,适合批量生产.设计结果的HFSS仿真验证了模式匹配法的精确性和经验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设计、制作并测试了一个Ka波段八路合成宽带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在26.5GHz上最大输出功率约为4.2W(连续波),在26.4GHz上最大合成效率约为72.5%,在25.1~28.4GHz范围内合成效率大于60%.这种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一对含对称尖劈过渡结构的柔性基片集成波导(FSIW).将一组该单元上的对称尖劈沿波导窄壁分别插入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矩形金属波导,就可在波导内实现宽带、高效率的功率分配和功率合成.结果表明这项技术可方便地用于宽带毫米波固态功率放大器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毫米波集成天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和种基于费涅尔波带板原理设计的具有较高增益,结构简单的毫米波集居天线,并对此作了理论研究和分析,给出了场强公式和设计曲线,提出了按激励场实际相位分布划分波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于毫米波焦面成像阵的介质加载波导阵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有望用于毫米波成像焦面阵的介质加载波导阵元,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输入特性,优化了输入基本匹配时的结构尺寸参数,计算该结构参数下的阵元与成像透镜衍射场Airy斑的耦合效率并与其它阵元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毫米波功率合成电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研究,吸取传统W ilk inson电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低损耗毫米波微带集成3dB电桥,其成本低、加工制作容易、在32GHz~37GHz,插损为0.2dB;以此3dB电桥为基础的Ka频段功率合成网络,在频率33~35GHz,合成效率达75%.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3mm球形铁氧体波导环行器,在得出环行器工作模式及工作频率的基础上,给出了该类波导环行器外部性能的数值求解,理论分析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低相位噪声毫米波单片压控振荡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0.18um GaAs PHEMT工艺,设计和研制了毫米波压控振荡器.该压控振荡器采用反射式结构,并针对了我国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频段进行了优化设计,芯片采用OMM IC ED02AH工艺实现,芯片的尺寸为1.2mm×0.8mm.实测性能指标为:在28.46GHz,该压控振荡器的输出功率为7.3dBm,偏移1MHz处的相位噪声为-101dBc/Hz,调谐范围为27.5~30.4GHz.  相似文献   

17.
针对被动毫米波焦平面阵列中相邻馈源波束存在的重叠区域,采用相关的方法对相邻馈源的输出进行相关接收,产生了新的像素信息,提出了一种融合干涉测量的焦平面成像方法.该方法将相干和非相干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增加了被动毫米波多波束成像像素的数量,提高了成像分辨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都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毫米波E面电路双工器的简化CAD方法,包括E-T分支的等效电路,双工器散射矩阵的分析和优化.经过在V波段的实测,表明该方法的设计结果与设计指标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吴祥应等人(1997)求解半导体中光生载流子分布的基础上,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光控矩形介质波导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弹载毫米波辐射计信号半实物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弹载毫米波辐射计的目标信号数学模型出发,对目标信号进行了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目标仿号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其信真测试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很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