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联合召开,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和辽宁省复合材料学会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于1992年6月11日至14日在大连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36人,共发表论文282篇。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王俊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辽宁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唐立民教授特邀出席了会议。这是一次专家荟萃、学者云集、百家争鸣、互相切磋、相互学习、团结奋进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相似文献   

2.
会议消息     
’99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承办的’99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99NCSM)于1999年1月7日~9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共有100余人,部分力学界老一辈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其中包括黄克智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白以龙院士,王光远院士,崔俊芝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主持了闭幕式的大会报告.本次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104篇,会议期间交流了80篇,其中大会特邀报告11篇(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爆轰学术会议于198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南京华东工程学院举行.会议代表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厂等共103人.论文75篇.其中12篇为大会宣读.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丁(?)教授主持,华东工程学院邱凤昌副院长出席了开幕式.会议检阅了自1979年以来我国爆轰学研究在理论、实验设备、实验技术、研究领域等方面学术成果.会议着重交流的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力学学会和日本非破坏检查协会联合发起的国际实验力学会议已于1985年10月7—10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300多人(包括展出和工作人员),其中外国代表将近150人(包括夫人和展出人员),来自日本、美国、英国、西德、瑞士、意大利、加拿大、埃及、印度、朝鲜等十多个国家,其中有美国实验力学学会(SEM)、英国应变测量学会(B.S.S.M)、西德实验应力分析学会(GESA)、加拿大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ESA)、日本非破坏检查协会(JSNDI)的主席以及国际实验力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20多人。会议除在大会上宣读4篇邀请  相似文献   

5.
?????? 《力学与实践》1985,7(6):13-13
中国力学学会和日本非破坏检查协会联合发起的国际实验力学会议已于1985年10月7-10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300多人(包括展出和工作人员),其中外国代表将近150人(包括夫人和展出人员),来自日本、美国、英国、西德、瑞士、意大利、加拿大、埃及、印度、朝鲜等十多个国家,其中有美国实验力学学会(SEM)、英国应变测量学会(B.S.S.M)、西德实验应力分析学会(GESA)、加拿大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ESA)、日本非破坏检查协会(JSNDI)的主席以及国际实验力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20多人。会议除在大会上宣读4篇邀请 ...  相似文献   

6.
??? 《力学与实践》1984,6(1):15-15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爆轰学术会议于198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南京华东工程学院举行.会议代表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厂等共103人.论文75篇.其中12篇为大会宣读.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丁(?)教授主持,华东工程学院邱凤昌副院长出席了开幕式.会议检阅了自1979年以来我国爆轰学研究在理论、实验设备、实验技术、研究领域等方面学术成果.会议着重交流的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99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税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林志 《力学进展》2000,30(1):156-158
1会议概况由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承办的‘99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99NCSM)于1999年1月7日~9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中科院力学所的王自强研究员和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所的杜善义教授共同主持了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共有100余人,部分力学界老一辈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黄克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白以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王光远,中国工…  相似文献   

8.
立人 《爆炸与冲击》1992,12(3):279-279
第二届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学术会议已经在今年6月9日到12日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协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赞助。会议承办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达192人,是一次空前的盛会,除我国力学界的学者和专家外,还有法国,日本,德国、英国、以色列、加拿大、美国和独联体等国的学者和专家。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I.U.T.A.M.)主办的“三维本构关系与韧性断裂学术会议”于今年6月2日至5日在法国巴黎近郊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5个国家的101名代表,我国李灏、黄克智两位教授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宣读和讨论了35篇论文,其中特邀论文20篇,一般论文15篇.我国提供的两篇论文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加权残值法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交通大学科技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承办。会前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三届加权残值法会议论文集,国内外公开发行,共收入论文94篇,其中41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 自1986年第二次会议以来,我国加权残值法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在94  相似文献   

11.
中美“计算工程力学进展”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五日至九月十日在大连举行。这次会议是根据中美科技、文化交流协定一九八三年的执行计划,得到我国教育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双边学术会议。会议讨论的专题包括计算力学的一般方法、计算流体力学、结构优化设计,无损探伤,极限状态力学和参数识别等。参加会议的美方学者十二人,中方学者四十五人(其中正式代表二十三人,列席代表二十二人)。在会议上递交的学术论文四十二篇,其中在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十九篇,在分组会议上宣读了十五篇。对这些学术报告,会议参加者分成三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秘书处还在晚上开放会议室为中美学者自由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 参加这次会议的美方学者的特点是:平均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岁,绝大部分在第一线工作,处于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力学学会首届损伤力学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廿一日至廿三日在黄山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25人,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孙训方同志致开幕词,常务理事李灏同志致闭幕词. 大会收到学术论文44篇,内容涉及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测试技术以及损伤力学在疲劳、蠕变、断裂、大塑性变形、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其中有些工作已达国际上同行的水平而又具有中国的特色.会议期间组织了大会和分组报告以及自由专题讨论,学术空气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9日~10日,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40余名力学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苏先樾教授出席了会议.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副组长隋允康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组长武际可教授致开幕词,他向大会介绍了会议筹备过程,指出进行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和成立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的意义;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苏先樾教授、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全国计算力学学术交流会》已于1980年11月12日至17日在浙江杭州市召开。147个单位约2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外学者9人作了大会报告,还有3位学者作了国际动态报告。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令希教授为组长及五位副组长轮流主持。有249篇论文分别在五个小组上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这五个小组是:有限元理论和方法、结构分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2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全国计算结构动力学学术讨论会在重庆胜利结束。出席会议的有30个单位50余人。代表来自高等院校和产业设计部门及科研单位,既有民用部门也有国防单位。会议收到文章27篇,其中综述报告4篇,原  相似文献   

16.
??? 《力学与实践》1983,5(3):63-63
1982年12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全国计算结构动力学学术讨论会在重庆胜利结束。出席会议的有30个单位50余人。代表来自高等院校和产业设计部门及科研单位,既有民用部门也有国防单位。会议收到文章27篇,其中综述报告4篇,原 ...  相似文献   

17.
中美“计算工程力学进展”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五日至九月十日在大连举行。这次会议是根据中美科技、文化交流协定一九八三年的执行计划,得到我国教育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双边学术会议。会议讨论的专题包括计算力学的一般方法、计算流体力学、结构代化设计,无损探伤,极限状态力学和参数识别等。參加会议的美方学者十二人,中方学者四十五人(其中正式代表二十三人,列席代表二十二人)。在会议上递交的学术论文四十二篇,其中在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十九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于1990年11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230人,列席代表40人,共发表论文198篇。会议邀请曾汉民教授、赵稼祥研究员、吴人洁教授、郭景坤教授、王曼霞研究员、宋焕成教授、沈真高工和陈绍杰高工作了专题报告。会议按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陶瓷基、碳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力学和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技术四个专业分别在四个会场进行了小组交流.共宣读论文190篇,其中树脂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 《力学与实践》1991,13(2):20-20
<正> 第六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于1990年11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230人,列席代表40人,共发表论文198篇。会议邀请曾汉民教授、赵稼祥研究员、吴人洁教授、郭景坤教授、王曼霞研究员、宋焕成教授、沈真高工和陈绍杰高工作了专题报告。会议按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陶瓷基、碳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力学和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技术四个专业分别在四个会场进行了小组交流.共宣读论文190篇,其中树脂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1981年10月25日——10月31日,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研究会在桂林召开了第二次学术交流会,到会的有31个单位、74名代表.钱伟长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有关穿甲力学的学术报告.这次会议共宣读和交流了学术论文86篇,其中,固体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