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分子引发剂用于合成嵌段液晶共聚物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有多种制备嵌段液晶共聚物的方法,采用大分子引发剂合成嵌段液晶共聚物,方法简单且易于实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综述了由大分子引发剂合成嵌段液晶共聚物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一种含乙氧羰基偶氮苯液晶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  王晓工 《高分子学报》2008,(11):1118-1122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含有乙氧羰基偶氮苯的液晶三嵌段共聚物,并合成了一种同样偶氮生色团的均聚物进行对比.均聚物(PC6ET)由偶氮单体甲基丙烯酸{6-[4-(4-乙氧羰基苯基偶氮)苯氧基]己酯}(C6ET)的ATRP反应制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先通过聚环氧乙烷(PEO)和过量的2-溴异丁酰溴、三乙胺反应,得到双端大分子引发剂(Br-PEO-Br);再进一步通过C6ET的ATRP反应,得到了三嵌段共聚物(PC6ET-PEO-PC6ET).热分析、偏光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实验证实,合成的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均为近晶型液晶聚合物.三嵌段共聚物的液晶清亮点比均聚物的稍低.  相似文献   

3.
偶氮液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和光响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氮液晶嵌段共聚物是指分子中带有偶氮苯基团的液晶嵌段共聚物.偶氮液晶嵌段共聚物兼具偶氮聚合物的光响应性和液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多尺度有序结构的特性,是一类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本文简要综述了近10年来偶氮液晶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以几种典型的偶氮液晶嵌段共聚物为例,介绍嵌段共聚物在本体以及溶液状态下自组装,自组装形貌的光致变化,以及偶氮液晶嵌段共聚物在光全息存储领域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乙酰氧基苯甲酸或对-乙酰胺基苯甲酸和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的硬段PET进行酸解反应,和随后的乙酰氧基或乙酰胺基,和羧基间的缩聚反应,分别合成了硬段含介晶的共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和聚酯酰胺-聚醚多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它们的热致液晶行为。  相似文献   

5.
分别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合叠氮-端炔基大分子点击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合度和不同嵌段比例的基于侧链苯并菲TP盘状液晶基元和偶氮苯Azo棒状液晶基元的盘棒杂化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正交偏光分析(POM)对盘棒杂化二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和液晶相行为进行了表征。偶氮苯嵌段较短的共聚物P(TP640-b-P(Azo)10,主要表现出占优势嵌段TP盘状液晶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与相行为。而偶氮苯嵌段较长的共聚物P(TP610-b-P(Azo)40和P(TP640-b-P(Azo)40则更多体现出类似Azo棒状侧链液晶聚合物的相行为和光响应特性。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SAXS/WAXS)分析证实了Azo嵌段较长的嵌段共聚物薄膜尤其经退火处理后呈现层状结构,倾向于平行基底取向排布的苯并菲诱导偶氮苯平躺沿着平行基底方向排列而显著减少了光吸收,经紫外及可见光的辐照后光吸收显著增大,其中盘状嵌段较长的P(TP640-b-P(Azo)40对比响应增幅尤其明显。这种盘棒杂化二嵌段共聚物薄膜所表现出的特殊光物理性质及其快速光响应-回复特性,加深了对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可望为设计合成新的光响应材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嵌段液晶高聚物对聚醚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羟基苯甲酸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张海良张雪飞王霞瑜(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湘潭411105)关键词增容作用,嵌段共聚物,原位复合材料基于热致性液晶高分子(TLCP)的原位复合材料以其高性能及易加工等特点而得...  相似文献   

7.
以端酰氯基团的热致液晶共聚酯HTH 6和端酚羟基的聚碳酸酯(PC)齐聚物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了含PC和HTH 6的嵌段共聚物,并用IR、POM、DSC、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结构、热行为和结晶行为进了表征.DSC和POM结果证明这些嵌段共聚物都属向列型热致性液晶.在28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无相分离,而在较高温度(>280℃)为两相结构.共聚物的结晶结构与HTH 6相同,结晶度随HTH 6含量增加而增加,结晶速度也受到PC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液晶嵌段共聚物PET/60PHB-b-PC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T齐聚物的原位乙酰化法通过加入少量乙二醇(EG)合成了端羟基液晶聚合物PET/60PHB,并将其作为大单体,与双酚A及碳酸二苯酯通过熔融酯交换法,进一步制得了液晶嵌段共聚物PET/60PHB b PC.研究了合成规律,并借助粘度测定、DSC、偏光显微镜、X 光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液晶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当PET齐聚物的ηinh=005~007dL/g,Ac2O/PHB(mol/mol)=13,EG/PET(mol/mol)=006时能获得颜色、液晶性、溶解性均很好的端羟基液晶聚合物PET/60PHB,以此液晶聚合物为原料,采用合适的配方与工艺,能获得粘度较高、液晶性较好,并且熔体流动性很好的液晶嵌段共聚物PET/60PHB b PC.通过偏光显微镜与X 光衍射观察,证明此嵌段共聚物呈现向列型液晶织构,但其液晶态织构与纯PET/60PHB、PET/60PHB和PC的混合物明显不同.此外,还初步建立了用红外的分析手段鉴定液晶聚合物PET/60PHB端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端酰氯基因的热致液晶共聚酯HTH-6和端酚羟基的聚碳酸酯齐聚物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了含PC和HTH-6的嵌段共聚物,并用IR、POM、DSC、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结构,热行为和结晶行为进了表征。DSC和POM结果证明这些嵌段共聚物都属向列型热致性液晶。在280℃以睛的温度范围内无相分离,而在较高温度为两相结构,共聚物的结晶结构与HTH-6相同,结晶度随HTH-6含量增加而增加,结晶速度也  相似文献   

10.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模型理论,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对甲壳型液晶高分子设计、 液晶相态、 性质及基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嵌段共聚物体系的设计和自组装性质等研究进展,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热致性液晶嵌段共聚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合成中间体(Ⅰ):双(对一羟基苯甲酸)乙二醇酯.用溶液缩合法合成了三种不同嵌段长度的液晶嵌段共聚酯(P247、P277、P274)作为液晶聚合物与热塑性聚合物的“增容剂”.FTIR,H NMR分析表明,嵌段共聚酯的结构和组成与分子设计基本相符;偏光显微镜证实,嵌段共聚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为热致性向列型液晶,在较低温度为均相,在较高温度为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不同分子量的聚氧化丙烯为引发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γ-苯甲酯-L-谷氨酸)嵌段共聚物,并用^1H-NMR、IR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1,2,2-四氨乙烷中,当溶液浓度一定时,聚(γ-苯甲酯-L-谷氨酸)嵌段共聚物呈现出胆甾型液晶的性质。温度升高时,聚(γ-苯甲酯-L-谷氨酸)共聚物的液晶相溶液发生相转变行为,并且其液晶相稳定性低于相同分子量的聚(γ-苯甲酯-L-谷氨酸)。这与利用Flory-Matheson的构象可变液晶分子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液晶聚酯与环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人们利用高分子液晶作为热固性环氧树脂的改性剂 ,不仅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和强度 ,而且可以改善其热性能 ,为制备高性能的环氧树脂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1,2 ] .目前报道所使用的液晶聚合物大多为液晶聚酯[3 ] 或液晶性聚氨酯[4] ,这些液晶聚合物与环氧树脂由于存在相容性不好的问题 ,给其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为了改善二者的相容性 ,本文采用溶液法合成了末端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酯型液晶聚合物 ,将它再与双酚A环氧预聚物反应 ,制得了高分子液晶环氧嵌段共聚物 ,其合成路线如下 :2HOCOOCH3+ HO(CH2 ) 6 OH  H…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硅胺基与羟基缩合生成硅醚的不可逆反应,合成以聚砜或聚芳砜为硬段,聚对羟基苯乙烯或酚醛等低聚物为半硬段,硅氧烷为软段组成的三元嵌段共聚物。详细讨论了反应物种类、溶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三元嵌段共聚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硬段和半硬段的反应活性次序,总结出较佳的合成工艺,制得了高分子量的三元嵌段共聚合物。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特性粘度及,IR谱图的变化对三元共聚反应历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ATRP技术的多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是合成结构规整性聚合物的有效途径。综述了近十年来采用ATRP技术合成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从引发剂、共聚单体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讨论了ABA型、ABC型和ABCBA型等类型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性质与潜在应用。对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在合成功能性多嵌段共聚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酞侧基聚芳醚砜/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对羟基苯甲酸嵌段共聚物共混物的研究李刚,殷敬华,李滨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酞侧基聚芳醚砜,热致性液晶高聚物,原位复合材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对羟基苯甲酸嵌段共聚物将热塑性树脂与热...  相似文献   

17.
采用2H NMR实验结合谱图线型的理论模拟方法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一聚氧丙烯一聚氧乙烯/氘代水/对二甲苯三元体系形成的不同液晶相的结构演化和水分子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对不同组分浓度的样品,2H谱线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应体系从各向同性相、六角相和层状相间的系列结构转变.通过NMR弛豫模型获得了液晶相结构演化中序参数和分子运动相关时间的变化规律,理论模拟获得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自旋-自旋弛豫时乃等水分子动力学参数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结果表明:层状相四极劈裂及序参数随嵌段共聚物或二甲苯含量的增加呈现一个极大值,水分子的兀随着嵌段共聚物浓度增加而明显减小,而疋在六角相到层状相的转变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通过理论模拟2HNMR实验获得的谱图线型是研究液晶相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正> 对高分子-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人们一般局限于均聚物-均聚物,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共混体系,对于均聚物-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分相过程很少涉及。原因其一是很难找到具有临界相行为的嵌段共聚物-均聚物共混体系,其二是嵌段共聚物存在微相分离,使得宏观相分离动力学过程研究变得复杂。Paul的工作似乎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不同软锻段长度和不同链段含量的系列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乙烷(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用NMR质子谱测定了硬链段一,对部分溶于氯仿的PET-PEO多嵌段共聚物进行了分离,并分别测定基氯仿可溶物和不溶物的硬边段一、熔融热谱和热结晶谱,揭示了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的组成不均一性及其对软段长度和硬链段一的信赖性,进而用DSC热谱证明了软链段和硬链段的结晶能力与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嵌段共聚物的纳米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嵌段共聚物由于具有自组装的特性,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基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嵌段共聚物直接用作纳米材料、嵌段共聚物用作模板制备纳米材料、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等,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