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许小华 《数学通讯》2005,(22):46-47
不等式在数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和技巧也很多,本文介绍一些常用方法及其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一门数学分支 ,它既有其独特的概念和方法 ,又与其它科学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中数学新教材将添加初等概率论的内容 ,其中有 12课时必修内容和 14课时的选修内容 .如何将概率论与中学数学的传统内容融会贯通、互为所用 ,是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新课题 .不等式是中学教材的重要内容 ,对它的研究几乎包括了中学数学的全部方法 ,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代表性 .本文将利用概率论中的一个简单矩不等式证明中学数学中的一些常见不等式 .引理 设X是一只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 ,其分布列为P(X =xk) =pi,k =1…  相似文献   

3.
由于数列不等式与正整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但是,一些数列不等式题直接用“数学归纳法”却行不通,而需要先对其进行放缩以证明它的“加强不等式”,它是证明数列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造“加强不等式”,构造“加强不等式”是件不容易做好的事情.为此,本文对加强命题证明数列不等式问题从哪里“强”、如何“强”、“强”到什么程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何泉清 《数学通报》2007,46(11):41-43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及重点,并且往往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上,扮演着调控整卷区分度的角色,而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又是难点.由于数列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但是,一些数列不等式题,如2006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理科第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定积分不等式,给出十种证明方法,籍此介绍证明积分不等式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6.
不等式的证明是中学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证明不等式有很多种方法,其中通过构造函数来证明不等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找到不等式的代数式与函数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些代数式的特点构造函数,再用函数的性质就能很快捷、方便地证明不等式.本文探讨用不同的方法构造函数,并结合典型高考题研究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等式选讲是对以前所学不等式内容的深化,通过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不等式的背景,从不等式的数学本质上加以剖析,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绝对值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及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证明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1 教材背景分析“不等式证明”这节教材就其内容特点而言 ,对高二学生并不陌生 ,从题型特征看 ,高一函数部分的函数单调性证明 ,本质就是不等式证明 ,大量的数(式 )的大小比较也是不等式证明 (初中教材就已经出现 ) ;从方法特征看 ,不等式证明与等式证明并无质的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不等式证明”不应该让学生感到困难 ,但事实上 ,无论是经验感觉还是统计数据都说明学生怕不等式证明题 ,其原因之一是不等式证明中变形技巧要求较高 ,二是教学中能力培养不到位 ,因此不等式教学中能力培养是关键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证明的“…  相似文献   

9.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是自主招生考试命题“感兴趣”的内容.数列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知识背景、表现形式(如有理数形式、无理数形式、阶乘形式等等)很丰富,它还常常和不等式的背景融合在一起.因此,探究这一类题目的命题的思路,即将数列的求和与不等式证明的技巧渗透在一起,这时,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0.
王国军 《数学通讯》2004,(9M):16-17
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不等式的证明灵活多样,技巧性强,因此有必要掌握几种特殊的证明方法或技巧,以提高证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通讯》(上半月)2013年第9期问题征解150是一道不等式问题: 已知a,b,c∈R+,试证:b3+c3/a+c3+a3/b+a3+b3/c≥2(a2+b2+c2)+3[(b-c)2+(c-a)2+(a-b)2].这道题的证明方法很多,下面我们先给出它的一种解答,然后用同样的证明方法证明此不等式的推广不等式.证明作差变形,并由三元均值不等式得(b3+c3/a+c3+a3/b+a3+b3/c)-2(a2+b2+c2)  相似文献   

12.
徐胜林 《数学通讯》2009,(10):39-43
不等式是数学竞赛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和求最值等方面.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基础,解不等式的一般思路是利用不等式的同解原理把原不等式等价转化为相对简单的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再来求解.在求解的过程中还经常用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变形、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数学通讯》(教师版)2006年上年度刊登了一组关于不等式研究的专题文章,笔者拜读之后受益匪浅,笔者探究发现其中的几个不等式更加简捷的证明方法,现写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明成 《数学通讯》2001,(12):21-21
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关键的一步是寻求P(k 1)的证明,其技巧丰富多彩,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孙晗 《数学通报》2012,51(3):56-58,61
这里对数学通报上几个不等式及2011年第5期刊出的2003号题给出一种都适用的证明方法,首先介绍证明中会用到的权方和不等式.  相似文献   

16.
从一道研究生入学试题联想出广义的定理,可以较为简捷的证明某些著名不等式和一些大学生数学竞赛题.  相似文献   

17.
邵贤虎 《数学通讯》2009,(11):23-24
不等式的证明是高考和竞赛中重要的内容,证明的方法丰富多彩,其中变形的技巧更是精彩纷呈.合理而有效地变形经常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优化解题过程,展示数学美.  相似文献   

18.
刘进 《中学数学》2023,(7):70-71+97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问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类综合性、应用性问题,具有很好的选拔性与区分度.合理掌握与应用解决数列不等式证明的常用基本技巧策略,结合实例,从函数法、放缩法、比较法以及归纳法等不同视角切入,总结规律,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9.
不等式证明中的概率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等式的证明往往比较复杂,有时直观含义也比较抽象,代数的方法难以发挥作用。如果能够建立适当的概率模型,赋以一些随机事件或随机变量的具体含义,再利用概率的理论加以证明,则常常能使证明过程得到简化。同时还可以为抽象的数学问题提供具体的概率背景,沟通各数学分支之间的联系。文中通过几个不等式的证明阐明了常用的概率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数学创新能力.在不等式证明中引进创新方法:巧用代换x=x+a-a证明不等式,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例1证明:对于和为1的正实数a1,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