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伟 《数学通讯》2014,(11):53-55
2014年全国高考江西卷理科第10题、2012全国卷理科第12题均是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是所属试卷中的选择题的"把关题".因两题均为选择题,在高考试题答案中,考试机构只给出了两题的正确选项,并没有给出详细解答.笔者查阅了含有两题详解的现有的出版物及各类高三复习资料,发现题目的解答几乎如出同辙,网络上对两题的探讨较少,给出类似详解传播也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题”又是“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因此,“玩好题”是数学教师的追求.什么是“玩好题”?笔者认为,“玩好题”要做到以下三方面:①挑选好题;②把好题讲好;③让好题好玩.笔者阐释对“玩好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四边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之一·在近几年的中考改革中,有关四边形的新题型频频出现,目不暇接,犹如:解释型题、条件开放型题、结论开放型题、综合开放型题、自编型题、折叠型题、操作探究型题、方案设计型题、运动综合型题……等等·这些新题型不但考查  相似文献   

4.
浅议讨论题     
一、近年高考命题中讨论题的选用八八年全国高考理工科数学试卷最后三题:第五题是含字母的对数讨论题,第七题是含字母的解几讨论题;八九年试卷最后三题:22题是含字母的对数复合二次函数的讨论题,24题是含字母的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5.
"教师说题"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教研活动.概括地说:"说题"是指执教者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题目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说题通过"做题、想题、改题、编题、说题"等一系列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研究考试命题三者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2011年南京市高三二模最后一题是一道概率题,该题源于生活,简洁明了,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笔者对此题进行了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一、试卷的总体特点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送分题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数量颇多的中等难度题型;很多大题目都是容易上手、起点较低,第一问比较简单;试卷总体平稳,没有怪题和偏题;在题型结构上有所调整,选择题仍为12题,填空题从去年的4题增加到6题,分值没有变化,简解答题从去年的6题减少到5题,试卷总计23题,比去年增加一题.这样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数学》2009年第4期14-15页一文的例1之第③题的原题是2005年大连市中考题的最后一道压轴题的附加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今年6月份参加了全国卷(Ⅰ)的阅卷工作,改的是选做题的22题,即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题本身并不难,但笔者不得不佩服考生的智慧,以下是整理的2题解法,先看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变式题进行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学教师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的常用方法.变式题教学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变式题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数学变式题究竟有着怎样的构造策略?如何进行变式题教学?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几个问题,也是本文予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题多变是指对原来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知识载体进行引申,把相关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变出的问题结构与原题基本相同的一种变题方法,强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归纳解题方法和理论,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多题一解是指多个题可用同一种解题方法和理论去解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通题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这是一个演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赵忠华 《数学通讯》2012,(Z4):79-80
2012年安徽省高考已落下帷幕,与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题比较,难度降低不少,特别是第20题解析几何题,一改原来解析几何题繁难的特点,计算量不大,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而且容易推广,下面给出其推广.  相似文献   

13.
黄东琴 《中学数学》2012,(20):30-31
笔者参加了今年的江苏南通市中考数学阅卷,在阅卷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因为不认真读题和不会读题而失分.一、学生读题时存在的不足1.读不准题中的所有条件一道严谨的数学题,每个条件都是解题必须的,因此读题时要读准题目中所有的条件,不能遗漏或读错任何一个地方,可是不少学生读题时出现读错或读漏题目条件的情况.例如,第24题:四张扑克牌的点数分别是2,3,4,8,将它们洗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今年6月份参加了全国卷(I)的阅卷工作,改的是选做题的22题,即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题本身并不难,但笔者不得不佩服考生的智慧,以下是整理的2题解法,先看题:  相似文献   

15.
刘瑞美 《数学通讯》2009,(7):28-28,41
2009年安徽省高考卷第20题是一道圆锥曲线题。本文针对考生的答题情况和思维欠缺,对此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题多解"的主角既不应该是老师,也不应该是题目,而应该是学生.不能把一题多解变成老师的华丽表演,也不能把一题多解当做解题教学的普遍原则.一题多解最好能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一题多解"的课堂成为学生的"群言堂".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全国高考(卷Ⅰ)数学试题(理)第22题是一道数列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8.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提高创造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载体,也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需要,下面让我们走进立体几何开放题,探索其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试卷的总体特点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送分题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数量颇多的中等难度题型;很多大题目都是容易上手、起点较低,第一问比较简单;试卷总体平稳,没有怪题和偏题;在题型结构上有所调整,选择题仍为12题,填空题从去年的4题增加到6题,分值没有变化,简解答题从去年的6题减少到5题,试卷总计23题,比去年增加一题.这样的调整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有所提高,符合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空间的精神,有很好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20.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是重要题型,也是高考题中的热点,解这类题不仅用到椭圆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用求最值的方法,这类题综合强,灵活性大,学生解这类题常感困难,因而研究这类题的解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解椭圆中的最值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