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用分光光度和核磁共振两种实验方法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记作n-Sf)胶束对漂蓝6B(ECAB)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增溶增敏作用。n-Sf对金属络合物的增溶增敏作用发生在胶束的极性部分与非极性部分的交界处,故n-Sf分子中的烷基链与聚氧乙烯链是否直接相联,会影响到金属-ECAB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形状、λ_(max)和ε值。n-Sf胶束增溶ECAB,会抑制ECAB的酸式离解。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荧光分子芘在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聚集体中的增溶现象.结果表明,芘分子自发地自溶液中增溶进入胶束疏水内核的栅栏层区域.当胶束溶液中芘分子的局部浓度增大时,两个芘分子可以同时增溶进胶束的栅栏层区域,此时两个芘分子形成π-π共轭堆积的激发态络合物.但是由于荧光分子之间的弱兀.兀相互作用,激发态络合物在胶束中是不稳定的,表现为两个芘分子的多次结合和分离.模拟表明,分子动力学方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荧光探针分子在表面活性剂胶束中的增溶位点,解释荧光分子在胶束中的动力学现象.  相似文献   

3.
测定钒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绝大多数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则很少被研究。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存在下,二苯氨基脲(DPC)和钒的显色反应和光度特性,拟定了用该体系测定微量钒的条件和方法。试验表明,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44 nm处,0—30μg/50mL钒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7.6×10~4,络合物组成比为V:DPC=1:2,室温下5min显色完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光度分析日益增多,但其胶束增溶显色反应机理的研究,还很少报导。 本文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Ni~(2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TritonX-100体系,并与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体系的浊点试验、PAN在聚乙二醇和乙醇溶液中的光谱特性等结果,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显色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胶束催化作用下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性能; 用胶束催化法实现了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 用红外光谱法和佛尔哈德法表征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化学结构与组成; 通过比较阴、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结构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效果, 探索了胶束催化的作用机理,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催化作用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增溶聚苯乙烯的四氯化碳溶液, 随着四氯化碳在胶束中的增溶, 聚苯乙烯可转移至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中; 胶束催化是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的有效途经, 仅用3.35 g/L的十六甲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于65 ℃, 5 h内即可使聚苯乙烯大分子链中的苯环氯甲基化程度达到37%; 聚苯乙烯与甲醛、 氯化氢的反应过程由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串联而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作用更加有效, 说明亲核取代是慢步骤;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越长, 对聚苯乙烯的增溶效果越好, 催化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在Be~(2+)、Cu~(2+)和Al~(3+)的铬天青S(CAS)络合物可见光度法中,表面活性剂一诱导变色的机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存在下,对所有三种金属络合物,均观察到摩尔吸光系数的增加和最大吸收波长的红移。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即TX-100)存在下,对Be~(2+)及Cu~(2+)的络合物,也观察到相同情况。在高离子强度时,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有类似的效应。在使用TX-100和SDS时,只涉及到严格意义下的胶束相互作用。而在使用CTAB时,既观察到包括表面活性剂单体在內的三元络合物的形成,也观察到了胶束相互作用,即在低浓度CTAB时,形成具有明确组成的络合物;到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则为胶束相互作用。所有“表面活性剂增敏”体系的光谱都很类似,意味着生色团在三元络合物中和在胶束中有类似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7.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胶束增溶PAN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金属(包括镍)已有报导。但灵敏度低(ε=3.7×10~4),手续繁琐。本文报道在pH为4—10,室温20℃左右,有巯基乙酸存在下,Ni-PAN-TritonX—100迅速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在569.3nm处有强烈吸收。并对显色反应条件、共存离子影响及其消除进行了研究。灵敏度较文献[5]报道的有所提高,摩尔吸光系数ε为5.6×10~4,在0—2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8.
苯基萤光酮-Triton X-100-酒石酸体系直接测定钢铁中微量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基萤光酮是不含-COOH及-SO_3H的酸性染料,试剂中的亲水基团少,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水溶性小。一般说来,测定时加入动物胶作为分散剂,有色络合物才不会沉淀析出。若加CPB或CTMAB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适当的条件下,灵敏度有很大提高,故广泛地应用于Ti、Sn、Zr、Mo等高价金属离子的测定。 Triton X-100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样,有胶束增敏增溶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Cardinal等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含芳环的有机显色剂在不同表面活性剂胶束微环境中的有效介电常数D_(eff_)推测其增溶位,并探索了测定时的条件,为确定显色剂在胶束中的增溶位提供了定量参数,为深入研究胶束增敏机理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
用4,7-二苯基-1,10-菲啰啉(BPT)为试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血清、高纯氧化锌中微量铁已有报导,但手续繁杂。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胶束增溶BPT-Fe体系分光光度法未见报导。本文用Triton X-100增溶BPT-Fe体系,发现在pH为1.9-4.7乙酸介质中,Fe-BPT-Triton X-100可形成稳定的三元胶束络合物。在532.2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ε_(532.2)为2.2×10~4。除Cu~+离子外,其他常见离子均不干扰。用于测定天然水及海洋生物中微量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表明活性剂对Cd(II)-Cadion 和Cd(II)-Cadion 2B作用的不同, 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 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II)-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II)-Cadion, 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 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 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 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D~e~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 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 (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 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 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 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II)-Cadion和Cd(II)-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 Cd(II)-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II)-Cadion, 而两亲结构又比Cd(II)-Cadion 不明显, 这是Cd(II)-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II)-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表明活性剂对Cd(II)-Cadion 和Cd(II)-Cadion 2B作用的不同, 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 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II)-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II)-Cadion, 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 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 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 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D~e~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 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 (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 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 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 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II)-Cadion和Cd(II)-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 Cd(II)-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II)-Cadion, 而两亲结构又比Cd(II)-Cadion 不明显, 这是Cd(II)-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II)-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络天青S与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铝具有灵敏度高、在波长620~640nm测量吸光度时显色剂本身吸收低以及显色pH宽、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地用于多种试样的测定。但是铝-染料-高分子胺三元配合物的“胶束增溶吸光光度法”,一般并不具备三元配合物提高选择性的优点,因此干扰离子的共存量都比较小,尤其V(Ⅴ)、Fe(Ⅲ)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表面活性剂对Cd(Ⅱ)-Cadion和Cd(Ⅱ)-Cadion 2B作用的不同,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Ⅱ)-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Ⅱ)-Cadion,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_(o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Ⅱ)-Cadion和Gd(Ⅱ)-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Cd(Ⅱ)-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Ⅱ)-Cadion,而两亲结构又比Cd(Ⅱ)-Cadion不明显,这是Cd(Ⅱ)-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Ⅱ)-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稀土多元络合物中的应用已有些报导。文献曾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参与形成的络合物提出“氢键理论”,笔者也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钪铬天青S在乙二胺-盐酸缓冲条件下的成络反应进行了研究,认为络合物成因是乙二胺分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乙二胺盐酸缓冲条件下,对钇-铬天青S-邻菲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苯甲醇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考察了苯甲醇在三种类型表面活性剂胶束中的增溶作用。 现,无论是在两性表面活性剂C12BE,还是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胶束中,苯甲醇均增溶在胶束与水的界面层和胶束栅栏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的深入发展,发现在胶束增溶体系中,引入适量的有机溶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体系有更强的增溶、增敏、增加稳定性等作用,即“溶剂化效应”及“混合胶束作用”。文  相似文献   

18.
自六十年代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分光光度法中以来,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的研究甚多,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偶氮染料——金属离子测定体系产生真正的增敏作用的例子并不多见。至于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偶氮染料——金属离子测定体系而产生增敏作用的情况也很少。我们仅见用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口底)唑测定铝以及吐温-80-(口底)唑测定铝的报告。此外,测定镉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也甚少见报道。本法用吐温  相似文献   

19.
溶胀胶束是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其它物质后使胶束膨胀的一种胶束状态,因其能显著提高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而备受关注。针对近年来对溶胀胶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溶胀胶束的最大增溶量、增溶过程以及增溶后形貌尺寸的变化等问题,总结了影响胶束增溶作用的因素,厘清了溶胀胶束与微乳液的异同,介绍了溶胀胶束的应用,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CTAB—苯芴酮法测定微量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分析化学中以来,曾对许多显色剂在长链季铵盐存在下测定微量钼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但有色络合物的克分子吸收系数均未达到10~5数量级。本文在前报基础上对苯芴酮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以下简称CTAB)存在下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使测钼的克分子吸收系数达到1.03×10~5。比资料报导的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采用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