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丽丽  李斌  赵巍  许苗军 《合成化学》2012,20(3):334-336
以苯基膦酰二氯和哌嗪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大分子含磷氮阻燃剂——聚苯基磷酰哌嗪(1),其结构经1H NMR,31P NMR和IR表征。对阻燃聚碳酸酯(2)的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结果表明:添加7%的1时,2的LOI值为34.8%。  相似文献   

2.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反应型阻燃剂1-(2-羟基-3-磷杂菲)丙氧基-4-环氧丙氧基丁烷(1),其结构和性能经1H NMR, 31P NMR, FT-IR和TG表征。以1为封端剂,聚氨酯(PU)为基材,制备了1/PU阻燃复合材料(2),研究了1对2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1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1具有气相和凝聚相阻燃作用,2燃烧后可形成致密光滑炭层,使点燃时间延长,改善了燃烧熔滴现象。1含量为1%时,21的LOI为27%, UL-94燃烧等级为V-0级。  相似文献   

3.
杨明蓉  唐卓  陈应春 《合成化学》2012,20(3):331-333,345
以生物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6-氨基-1-己醇,2-氰基乙氧基-双(N,N-二异丙基)亚磷酰胺等为原料,采用改进方法合成了生物素标记试剂——[1-N-(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生物素-6-氨基己基]-2-氰乙氧基-N,N-二异丙基亚磷酰胺(3),总收率51.0%,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31P NMR和MS确证。通过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应用3合成了一段含有十个碱基的5’-端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链,其结构经MS确证。  相似文献   

4.
以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四氯化硅及1,3-二氯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硅、氯、溴三元素协同高效阻燃剂硅酸三(二氯丙基)三溴苯氧基氯丙基酯。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及物质的量比对产率的影响,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与四氯化硅及1,3-二氯丙醇物质的量比为1:1:3.5,100℃反应5h,产率达98.0%。并采用FTIR、1H-NMR、极限氧指数等方法表征了产品的分子结构及阻燃性能等。  相似文献   

5.
以苯基磷酰二氯,对羟基苯甲醛及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DOP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磷阻燃剂——二[4-(次甲基-羟基-磷杂菲)苯氧基]苯基氧化磷(DOPO-PPO),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通过TGA和DTG研究了DOPO-PPO的热稳定性,热降解行为及成炭性能。结果表明:DOPO-PPO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为210℃,在700℃时残炭为30.4%。以环氧树脂为基材,DOPO-PPO为阻燃剂,二氨基二苯硫砜为固化剂,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3)。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UL-94)测试了3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DOPOPPO的添加量为12.0%(质量百分数,即312)时,阻燃级别为V-0级,LOI为34.0%。  相似文献   

6.
以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四氯化硅及1,3-二氯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含硅、氯、溴三元素的协同高效阻燃剂硅酸三(二氯丙基)三溴苯氧基氯丙基酯。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及投料比对产率的影响,合适的工艺条件为: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四氯化硅及1,3-二氯丙醇的摩尔比为1∶1∶3.5,100℃反应5h,产率达98.0%。用FT-IR、1H NM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用极限氧指数方法测试了产物的阻燃性能等。  相似文献   

7.
以2-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4,6-二氯均三嗪(1)和对氨基苯磺酸钠(2)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合成了集炭源、酸源和气源于一体的新型磷-氮膨胀型阻燃剂——2-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4,6-二对氨基苯磺酸钠-均三嗪(3),其结构经1H NMR,31P NMR和IR表征。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物料比和缚酸剂种类对3产率的影响。合成3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1 10 mmol,n(1)∶n(2)=1.0∶2.5,于56℃反应4 h,产率71.0%。阻燃测试结果表明,3在硬质聚氨酯泡沫(Ⅰ)中的添加质量份数为25(即Ⅰ-325)时,氧指数为27.5;垂直燃烧测试结果表明:Ⅰ-325的阻燃级别为V0。  相似文献   

8.
以三氯氧磷、季戊四醇、2 ,3-二溴丙醇及三聚氰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磷 -溴 -氮阻燃剂 0 - (2 ,4,6 -三氧杂 - 1-氧基磷杂双环 [2 .2 .2 ]辛烷 - 4-亚甲基 ) - 0 - 2 ,3- (二溴丙基 )磷酸三聚氰胺盐 (Ⅲ ) .改进了中间体 4-羟甲基 - 2 ,6 ,7-三氧杂 - 1-氧基磷杂双环 [2 .2 .2 ]辛烷 (Ⅰ )的合成条件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确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9.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层压板中的阻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安斌  黄杰  邵亚婷  刘锋 《应用化学》2010,27(4):404-408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TP)粗产物、苯酚、NaOH为反应原料,四丁基氯化铵(TBAC)为相转移催化剂,氯苯和水为溶剂,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物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原料配比n(NaOH): n(苯酚): n(TBAC): n(HCCTP粗产物)=7.5: 6.3: 0.15: 1,30 ℃反应4 h,回流反应6 h,HPCTP的收率达到75%。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碳谱、磷谱、X射线衍射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首次用于苯并噁嗪树脂玻璃布层压板,当HPCTP的质量分数为10%时,燃烧等级达到V-0级,平行击穿电压为47 kV,热态弯曲强度为596 MPa。  相似文献   

10.
N,N-二(2-氯乙基)-磷酰基双硫脲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宇明  李中华 《化学通报》2004,67(6):449-451
采用N,N-二(2-氯乙基)-磷酰基双异硫氰酸酯与不同的芳胺反应合成了7个N,N-二(2-氯乙基)-磷酰基双硫脲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初步生测结果表明它们对单、双子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氯化螺环磷酸酯(1)和对甲苯胺(2)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三源"一体的新型单分子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螺环磷酰对甲苯胺(3),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考察了溶剂、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缚酸剂对3产率的影响。合成3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乙腈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1 10mmol,n(1)∶n(2)=1∶3,于80℃反应4 h,产率79.3%。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20℃,500℃成炭率达43.3%。  相似文献   

12.
巴明伟  王长松  梁兵 《合成化学》2017,25(6):515-519
分别以硼酸、二乙醇胺、三氯氧磷和季戊四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制得中间体二乙醇胺硼酸酯(DEAB, 1)和双季戊四醇二氯磷酸酯(SPDPC, 2); 1与2经缩聚反应合成新型集磷、氮、硼于一体的阻燃剂聚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磷酰氯螺环二乙醇胺硼酸酯(PPSPSDB, 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FT-IR表征。考察了溶剂、物料比γ[n(2):n(1)]、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3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DMF为溶剂,γ=1 :1.2, 于120 ℃反应2 h后,于190 ℃反应2 h)下,产率93.26%。热重分析表明:3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40.5 ℃, 800 ℃时残炭率为44.45%。  相似文献   

13.
新型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涤纶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氯化磷与季戊四醇反应制得双氯螺磷(2);2与三乙醇胺反应合成了新聚合物1,其结构与性能经1H NMR,IR,TG和SEM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自身具有很好的成炭性,对涤纶织物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扩展了涤纶的分解温度范围;通过SEM对经1整理的织物残炭形貌进行分析,证实1是膨胀型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14.
以三氯氧磷、季戊四醇、氨气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磷、溴、氮阻燃剂1,3 (2,2 二溴甲基)丙撑 O (2,6,7 三氧杂 1 氧基磷杂双环[2.2.2]辛烷 4 亚甲基)磷酰胺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TG初步探讨了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新型树状单分子磷-氮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氯环三磷腈、对羟基苯甲醚、新戊二醇以及三氯氧磷等为原料, 合成一种新型树状单分子磷-氮膨胀阻燃剂六(4-(5,5-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内磷酸酯基苯氧基))环三磷腈(Ⅵ). 标题化合物结构经IR、MS 及1H NMR 证实. 热失重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成炭性, 氮气氛下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70 ℃, 600 ℃时炭残余量达45.2%. 实验表明, 标题化合物对环氧树脂呈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和二苯基氯化膦(2)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制得N-(二苯基膦基)-1,1-二苯基-N-[3-(三乙氧基甲硅烷)丙基]膦氮配体(3); 3与六水合氯化镍(4)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磷-氮有机金属阻燃剂(5),其结构经1H NMR, 31P NMR和FT-IR表征。研究了物料比[r=n(2) : n(1)]、溶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3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二氯甲烷为溶剂,1 19 mmol, r=2.3,于25 ℃反应14 h]下,3收率89.5%。 TGA测试结果表明:5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52 ℃, 700 ℃残炭为31.9%。  相似文献   

17.
Lyocell fabrics are widely applied in textiles, however, its high flammability increases the risk of fire. Therefore, to resolve the issue, a novel biomass-based flame retardant with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element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arginine with phosphoric acid and urea. It was then grafted onto the lyocell fabric by a dip-dry-cure technique to prepare durable flame-retardant lyocell fabric (FR-lyocell).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lame retardant was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into the lyocell sample. Thermogravimetric (TG) and Raman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the modified lyocell fabric feature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har residue. Vertical combus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R-lyocell before and after washing formed a complete and dense char layer. Thermogravimetric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TG-FTI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ncombustible substances (such as H2O and CO2) were produced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fire retarding role in the gas phase. The cone calorimeter test corroborated that the peak of heat release rate (PHRR) and total heat release (THR) declined by 89.4% and 56.4%,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the lyocell fabric was observably amelio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