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开环氯化和酰化反应制得N-丁基-4-氯丁酰胺(2);2与N-乙基间甲苯胺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丁基-4-[乙基-(3-甲基苯基)氨基]丁酰胺,总收率74.6%,纯度97.6%,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2.
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酸的合成;乌苯美司;氨基羟基苯基丁酸;合成  相似文献   

3.
N-(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曾向潮  徐石海  李毅群  施文兵  邓芹英 《有机化学》2004,24(7):802-805,J004
在室温条件下,氨基酸甲酯和2-三氯乙酰基吡咯经酰基化反应,以80.3%~95.6%的产率合成了系列N-(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通过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4-乙基苯胺1为原料,经Sandmeyer反应得5-乙基靛红2;2经水合肼还原得到5-乙基-2-吲哚酮3;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三氯氧磷先形成Vilsmeier-Haack试剂,再与化合物3反应,合成2-氯-5-乙基-3-乙酰吲哚4;以丙酮为溶剂,对化合物4烃基化,以78.5%-95.6%的收率得到N-取代-2-氯-5-乙基-3-乙酰吲哚5a-5e。其中化合物4、5a-5e均未见文献报道,它们的结构均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等确认。  相似文献   

5.
以对氨基苯酚(1)为原料,经氨基的羟乙基化、酚羟基的苄基保护、氯代、脱保护制得N,N-二 (2-氯乙基) -对氨基苯酚(5);在碳酸铯作用下,5与溴丙炔经O-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O-炔丙基-N, N-二(2-氯乙基)-4-氨基苯酚,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3-硝基-2-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三氟乙酰化、N-烷基化和脱保护反应制得坎地沙坦中间体2-{[(2'-氰基联苯基-4-基)甲基]氨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2-氨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通过氯代反应,再分别通过酯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2-氨基-5-氯-4-甲氧基苯甲酸和2-氨基-3-氯-4-甲氧基苯甲酸。其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并考察了最佳氯代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物料配比为n(2-氨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n(NCS)=1∶1. 2,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时间为16 h,两种氯代产物2-氨基-5-氯-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2-氨基-3-氯-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收率分别为47%和39%。  相似文献   

8.
二异丙基酮与MeMgBr反应制备2,3,4-三甲基-3-戊醇;再经Koch-Haaf羧化反应合成了2,3-二甲基-2-异丙基-丁酸,总收率51%,其结构经NMR,IR和GC-MS确证.  相似文献   

9.
以N-甲基-4-硝基苯胺作为起始原料,依次经氯乙酰化、取代及氢化还原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N-(4-氨基苯基)-甲基-2-(4-甲基-1-哌嗪基)乙酰胺(4);以4-氯-3-硝基苯甲酸为原料,依次经酯化、取代、氢化还原及环合反应制得6-甲氧羰基-2-吲哚酮(8); 8与原苯甲酸三乙酯和乙酸酐经“一锅煮”反应制得中间体1-乙酰基-3-甲氧基(苯基)亚甲烯基-2-氧代吲哚环-6-羧酸甲酯(9); 4和9进行取代反应的同时脱除保护,经“一锅煮”反应合成尼达尼布,总收率57.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10.
以O~6-苄基鸟嘌呤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和盖布瑞尔反应制得N9-(2-胺基)乙基-O6-苄基鸟嘌呤(4);4与异氰酸酯经取代反应和经亚硝化反应合成了N-(2-氯乙基)-N'-2-(O6-苄基-9-鸟嘌呤基)乙基-N-亚硝基脲(6)。4和6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UV-Vis,1H NMR,13C NMR,IR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1.
用NaBH4还原3-(3,4-二苄氧基苯基)-2-羟基丙烯酸甲酯得到3-(3,4-二苄氧基苯基)-乳酸甲酯和3,4-二苄氧基苯基-1,2-丙二醇(1)。1的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定。  相似文献   

12.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脂肪酸甲酯聚合制备二聚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Brönsted-Lewis 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 用于催化生物柴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聚合制备二聚酸甲酯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性能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当以 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氯锌酸盐[HO3S-(CH2)3-mim]Cl-ZnCl2 (ZnCl2 摩尔分数为 0.67) 为催化剂, 生物柴油 15 g, m(生物柴油):m(离子液体) = 15:1, 于 240 oC 下反应 6 h 时, 二聚酸甲酯收率为 63.2%, 其中三聚体含量小于 5%. 另外, 该催化剂重复使用 5 次后, 二聚酸甲酯收率仍超过 63%, 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离子液体的 Brönsted 和 Lewis 酸位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2,3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还原、溴化、Wittig反应、在正丁基锂作用下醛基化、Knoevenagel反应生成四甲基化丹酚酸F(9),9再与草酰氯反应成酰氯后与甲基化丹参素甲酯反应得到dl-六甲基化丹酚酸A甲酯,其结构经1HNMR和MS表征,总收率44.7%。  相似文献   

14.
<正>A new glycoside named 6β-O-β-D-glucosylpaederosidic acid(1) was isolated from Paederia scandens and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d chemical evidence,together with four known iridoids,paederoside(2),paederosidic acid(3),paederosidic acid methyl ester(4),and 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5).Compound 5 was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Pyrimidinyl thioureas have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because of their broad antibiosis and sterilibza- tion properties. Recent years’ study shows that pyri- midinyl thioureas not only can be used to kill insects and adjust plant growth, but also have anti-viral ac- tivities[1, 2]. From our early quantum study on these compounds, we find that they have several active cen- ters and can form polyligand complexes with metals easily[3]. These complexes are widely used as ant…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酱腌菜中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SE30毛细管柱(33 m×0.53 mm,2.65μm)上得到了良好分离。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0~750μg/mL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1,0.1,0.2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n=11),平均回收率为84.5%~97.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形成二酪氨酸酯酒石酸盐法制备D-酪氨酸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乙醇溶液中光学活性L-酒石酸拆分DL-酪氨酸乙酯时的特性, 发现溶液中同时存在着酒石酸、酪氨酸乙酯酒石酸氢盐和二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 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拆分结果, 所得酪氨酸的构型与L-酒石酸和DL-酪氨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有关. 前者的摩尔数大于后者时为富D-酪氨酸乙酯, 小于后者时为富L-酪氨酸乙酯, 两者相当时则得到DL-酪氨酸乙酯. 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了D-酒石酸、L-酒石酸与L-酪氨酸乙酯在不同摩尔比下的成盐特性, 从而解释了酒石酸拆分酪氨酸乙酯过程中的这一特性, 说明由于二L-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和二D-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在乙醇中溶解度都很小, 因此通过酒石酸拆分酪氨酸乙酯的方法不能得到高光学纯度的D-酪氨酸. 在此基础上, 通过形成二酪氨酸甲酯酒石酸盐的方法, 在甲醇中成功地用D-酒石酸拆分制备了D-酪氨酸, 光学纯度99% ee.  相似文献   

18.
An isoquinoline-3-carboxylate compound 3 was obtained with a moderate yield of 40% when N-acetyl-(3′-hydroxy-4′- methoxy-5′-methy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1 was refluxed in HMTA/TFA. However, the anticipated product N-acetyl-(3′- hydroxy-4′-methoxy-5′-methyl-6′-formy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2 could not be fou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
NaHSO4·H2O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Na HSO4 · H2 O催化苯甲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 ,合成了苯甲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 ,Na HSO4 · H2 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苯甲酸 /甲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 [n(苯甲酸 )∶n(甲醇 )∶n( Na HSO4 ·H2 O) =1∶ 2∶ 0 .2 9,回流8h]下 ,苯甲酸甲酯产率达 85.3 %。  相似文献   

20.
从鱼油中分离制备得到二十碳五烯酸(EPA)甲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甲酯,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EPA甲酯和DHA甲酯的结构进行表征,提供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标准物质研制基础。样品的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谱图(1HNMR、13CNMR)所给出的结构信息与EPA甲酯和DHA甲酯的化学结构式相符,并通过DEPT谱和I3C-1H COSY化学位移相关谱(HMBC)对各共振峰进行了指认,样品的谱图数据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