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弹性压应力波下直杆动力失稳的机理的判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安稳 《力学学报》2001,33(6):812-820
基于应力波理论和失稳瞬间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导出了一个直杆动力分岔失稳的准则:(1)直杆在发生分岔失稳的瞬间所释放出的压缩变形能等于屈曲所需变形能与屈曲动能之和;(2)在上述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服从守恒定律。应用临界条件(1)推导出的直杆动力失稳的控制方程和杆端边界条件以及连续条件,与应用哈密顿原理推导的结果完全相同,但不足以构成求解直杆动力失稳问题的完备定解条件,导出包含两个特征参数的一对特征方程。从而建立了求解直杆动力失稳模态和两个特征参数(临界力参数和失稳惯性项指数参数即动力特征参数)的较严密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轴向压应力波下圆柱壳弹性动力失稳的判据与机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基于动力失稳瞬间能量的转换和守恒,推导提出了受轴向力圆柱壳弹性动力失稳的判据和两个临界条件,由第一个临界条件导出的圆柱壳弹性动力失稳的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屈曲变形连续与利用Hamilton原理的结果完全相同,但不足以确定包含在本问题中的两个特定特征参数(临界载荷参数和动力特征参数),由第二个临界条件导出压缩波前的屈曲变形约束方程,基于控制方程有满足边界条件、变形连续条件和波前约束方程的非平凡解的条件,导出关于两个特征参数的一对特征方程,基于特征方程的解,精确地计算出临界载荷参数和动力特征参数的值以及动力失稳态态,由此建立了轴向力作用下圆桩壳弹性动力失稳的特征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轴向瞬间阶梯载荷下圆柱壳动力屈曲的双特征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轴向瞬间阶梯载荷下圆柱壳的弹性非轴对称动力屈曲问题,将临界应力和屈曲惯性项指数参数作为双特征参数求解。由能量转换和守恒准则,导出压缩波阵面上的屈曲变形附加约束条件。失稳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波阵面上的连续条件,连同此附加约束条件构成求解两个特征参数和动力失稳模态的完备定解条件。由伽辽金法得出求解双特征参数问题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4.
直杆塑性动力屈曲的双特征参数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关于轴向弹塑性压缩波下直杆塑性动力屈曲的研究中,将临界应力和屈曲惯性项指数参数作为一对特征参数求解.由动力屈曲发生瞬间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准则,导出波阵面上的屈曲变形补充约束条件.失稳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塑性波阵面上的连续条件和补充约束条件构成定量求解两个特征参数和动力屈曲模态的完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于面内阶跃载荷作用下矩形薄板的塑性动力屈曲问题,将临界应力和屈曲惯性项指数参数作为双特征参数求解。由相邻平衡准则导出失稳控制方程,由动力屈曲发生瞬间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准则,导出波阵面上的屈曲变形补充约束条件。失稳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塑性波阵面上的连续条件和补充约束条件构成了定量求解两个特征参数和动力屈曲模态的完备条件。研究了矩形薄板塑性动力屈曲过程中板的厚宽比、冲击载荷大小、屈曲模态和临界屈曲长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受刚体轴向碰撞直杆中塑性屈曲变形发展的机理.推导了增量形式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并用差分法求解,将特征值分析给出的初始局部屈曲位移作为方程解的初始条件.数值结果说明:随着轴向压缩波的传播,碰撞端附近发生的局部屈曲变形增长和向前传播,由半波形的初始模态发展成后屈曲高阶模态;在后屈曲变形的早期阶段无应变率逆转发生,切线模量理论适用于该阶段弯曲变形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考虑应力波效应弹性矩形薄板的动力屈曲,根据动力屈曲发生瞬间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准则,导出板的屈曲控制方程和波阵面上的补充约束条件,真实的屈曲位移应同时满足控制方程和波阵面上的附加约束条件。满足上述条件,建立了该问题的完整数值解法,对屈曲过程中冲击载荷、屈曲模态和临界屈曲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定量计算了横向惯性效应对提高薄板动力屈曲临界应力的贡献。研究表明:板的厚宽比一定时,临界屈曲长度随冲击载荷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屈曲时的横向惯性效应,应力波作用下薄板一阶临界力参数是相应边界板的静力失稳临界力参数的1.5倍;随着边界约束逐渐减弱,板临界力参数逐渐减小,动力特征参数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尤明庆 《力学季刊》2019,40(1):160-166
细直杆件在压应力作用下会产生横向屈曲即失稳.直杆撞击刚性平面或拉断卸载后将形成压缩波,因承载压缩载荷的长度增加可以引起失稳.冲击速度转换的压应力沿着杆件切线方向,该处弯矩和剪力为零;而众多文献设定的失稳段固支边界条件并不准确.基于精确的杆件变形曲率方程得到端部载荷指向杆件中固定点时的受压失稳条件,得到其极限状态即载荷沿杆端切向作用时失稳长度相当于两端简支的1.5 倍.对于钢丝绳拉断形成的冲击失稳,载荷恒定而长度增加,可以产生高阶屈曲即在侧向出现多次曲折,并基于尼龙-橡胶带的模拟试验给出了定性说明.  相似文献   

9.
从应力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屈曲的特点出发,指出应力波作用下结构屈曲与应力波传播的耦合导致时间成为结构屈曲的参变量,从而应力波作用下结构屈曲的真实运动与邻近运动是不同时刻、不同扰动区域的比较,这使得其控制方程的建立不宜采用传统的等时积分变分原理;以压应力波作用下弹性直杆为例,应用能量守恒原理,根据屈曲时刻结构能量的转换关系,建立了其屈曲控制方程,并实际推导得到了波前边界条件为横向位移,转角和曲率为零;其中,波前边界第三个条件出现的原因是轴向应力波的传播与屈曲的耦合.  相似文献   

10.
直杆碰撞刚性壁弹塑性动力后屈曲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波  王安稳 《爆炸与冲击》2007,27(2):126-130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对直杆弹塑性动力后屈曲进行了分析,模拟了直杆轴向碰撞动力屈曲的变形及发展过程。分析中在直杆碰撞端局部临界屈曲长度范围内引入半正弦波形式的初始缺陷,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获得了很好的一致。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波逐渐向前传播,后屈曲变形过程中所呈现的多个半波形式的高阶屈曲模态由初始具有单个半波形式的简单屈曲模态迅速演变而成。分析结果同时也揭示了直杆动力屈曲变形发展的机理,以及轴向应力波和屈曲变形的相互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