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基于属性证明的可信网络接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终端接入网络时的可信计算平台配置满足特定的安全要求,可信计算组织提出了可信网络接入框架,在该框架中终端向网络决策判定方请求接入网络时采用二进制证明方案进行平台证明,存在完整性管理复杂、暴露用户平台配置隐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的可信网络接入方案,采用基于属性的远程证明方法,将可信网络接入中的平台证明交给一个可信的安全属性证书颁发方,此属性证书颁发方根据终端平台的完整性颁发安全属性证书,负责网络接入判定的网络接入决策者根据属性证书进行网络接入判定,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可信网络接入中网络接入决策者完整性管理复杂以及终端平台配置暴露等问题,并能够根据安全属性将平台接入到不同的隔离域,实现了网络中平台多域的隔离.本文在802.1X框架下实现了上述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根据平台的安全属性实现终端平台VLAN的隔离.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可信计算中远程证明方案的不足,将虚拟机技术和策略相结合,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远程证明框架.该框架在用户终端构建可信虚拟机向应用系统提供可信的执行环境,服务方可以制定灵活、细粒度的策略,并借助于可信虚拟机来分发和执行这些策略,从而保证终端平台的行为符合服务方的要求.通过相关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町以开放地允许更多的软件实体接入,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动态性、灵活性,真正实现了基于行为的远程证明.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安全需要同时考虑电力系统的物理安全和网络的信息安全,目前尚无成熟的实验平台,难以验证理论成果的有效性.本文设计了两个智能电网安全实验平台:智能电网量测设备安全测试平台和智能微电网安全实验平台,实时采集电力系统量测数据,监控信息系统网络流量,支持智能电网各种安全技术的测试验证.设计了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入侵检测、物理系统量测数据一致性检测、物理-信息系统交叉验证等攻击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本平台可对智能电网安全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实际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移动支付中身份和支付认证的安全问题,本文研究了手机令牌技术和无证书签密体制.结合Android系统安全策略和通信特点,利用身份和设备信息生成手机令牌并安全存储,基于手机令牌实现无证书签密,在SSL协议下层设计和实现安全认证协议.在不改变系统架构、设备硬件以及基础网络安全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移动支付的安全增强.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能有效抵抗伪造身份攻击、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并具有良好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移动可信平台模块的通用PC机系统可信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终端安全性能,提出并实现了移动可信平台模块(RTPM)和在其支持下的通用PC机系统可信增强架构及原型设计方案.RTPM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平台连接,可接管启动控制权对后续启动的系统进行可信度量.该架构以RTPM为支撑实现完整的系统可信引导,将可信计算机制扩展剑操作系统和应用层,在不改变PC机硬件结构和通用计算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情况下构建可信计算环境,为终端安全技术手段提供基础支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现有基于Java J2ME架构构建可信计算平台时的局限性,本文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特性,以移动可信模块为基础,提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可信平台架构,并对架构中的各个模块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阐述了轻量级DAA匿名认证方案在本架构的实现思路,验证了此架构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ndroid的可信计算平台架构可在不改变现有移动终端架构且不丧失Java特性的前提下,通过重用现有技术和硬件,使移动终端可在可信芯片的支持下进行可信认证,并保证认证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硬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UEFI)的固件级硬盘安全保护机制。该机制可以由硬盘厂商在硬盘的受保护空间内预置固件级安全运行环境和硬盘安全保护功能模块,实现身份认证、全盘加密、硬盘固件度量等安全功能。基于该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并利用该原型系统进行芯片密码算法接口调用实验和硬盘读写效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硬盘保护区内预置固件级安全模块,能够在操作系统启动前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实现全盘加解密,提升了硬盘的安全性,且不影响加密硬盘的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IPSec安全体系的安全通信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IPSec安全体系及IKE密钥交换机制的研究,引人可信第三方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IPSec安全协议通过第三方可信服务器对分布于互联网的若干节点组成的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管理的安全通信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可信第三方来建立节点间的认证和安全连接的安全策略,从而提高了建立IPSec安全关联的安全性。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基于CA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安全电子邮件协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安全机制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第三方认证中心(CA)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在该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通信机制,采用高强度,高效可靠的椭圆曲线算法,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安全电子邮件系统中的双向不可否认性和不可抵赖性,以及邮件的高强度加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更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网络交易安伞方案中存在授权与认证分离及与交易相关的敏感操作在复杂、未审计环境下完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可信计算模块的安全电子交易方案.该方案采用可信设备(如,安全智能于机、安全PDA等)作为安全交易认证与交易授权终端;将交易认证与交易授权绑定,确保安全敏感操作在独立可信强审计计算环境中完成.即使敌手拥有对客户端计算机的完全控制,本方法亦可有效抵抗中间人攻击、浏览器劫持、交易授权劫持、以及keylogger等间谍软件威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可信平台模块(TPM)应用编程接口(API)规范设计的安全性未得到有效验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形式化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具体内容包括:采用形式化模型定义应用编程接口、攻击者能力与安全目标;借助自动证明机实现了一种基于归结准则和定理证明的推理方法,在该方法中还集成了可执行状态判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状态空间爆炸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可信平台模块密钥迁移功能的设计存在一定安全缺陷.  相似文献   

12.
将数字证书技术、认证代理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相结合,针对园区网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统一认证系统模型,该模型通过在计算终端引入可信平台模块、对用户身份统一认证、对计算平台进行身份及完整性验证等方法,解决了存在多个应用系统时口令容易混淆、访问效率低下和终端的可信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用户只需一次认证,即可访问其拥有权限的多个应用系统,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可以保证终端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移动Agent的安全认证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移动Agent的安全问题,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安全认证技术,并在公钥密码体制认证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用于移动Agent和Agent平台之间安全认证的方案。证书采用X.509证书格式,使用RSA和IDEA混合加密的算法,密钥管理采用PGP算法中公私钥环的方式,使该认证方案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文中详细说明了方案的实现流程,并深入分析了其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能有效改善移动Agent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TPM-vTPM PCR映射技术方案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从TPM到vTPM的可信映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从硬件TPM到vTPM再到客户机操作系统和客户机应用程序的可信链,提出可信虚拟机跨物理主机迁移及可信链快速恢复的方法,分析了可信链迁移方案中的关键技术,开发了原型系统对该方案进行了技术实现.与现有方案相比,本文方案具有易于实现,易于扩展及适应可信链跨物理主机迁移及快速恢复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实现该原型系统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虚拟可信密码模块(vTCM)架构在安全和性能上均存在缺陷,不满足特殊应用场景下高安全性的需求.本文基于设备虚拟化技术提出了一种TCM硬件虚拟化的实现架构,利用该架构设计密钥结构,得到构建高安全可信虚拟环境的方法,为虚拟机提供硬件级的可信密码服务.可行性验证分析表明,本系统能够增强可信虚拟环境安全性,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移动Agent安全系统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Agent为本构建移动Agent安全体系的一种新方法,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方案:Agent注册和Club服务机制.前者引入Agent注册处对Agent代码进行事前验证;后者引入Clu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Agent信息咨询服务.这种方案使移动Agent运行环境可以在保证Agent不对系统造成损害的同时,对特定Agent本身的资源需求进行授权.文中还给出了安全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并开发了遵循这一设计方案的原型系统Roamer3.O,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均优于传统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传统移动IP中用户只能被动使用已知的网络服务问题,提出了支持主动式网络服务发现的移动IP方案.本方案在传统移动IP基础上,引入基于客户/服务模型的主动服务发现机制,并制定具体的通信过程及各种消息的格式,实现了对瘦客户的支持.同时针对带宽紧张问题,设计了优化过滤机,实行结果过滤,避免了不必要的结果的发送,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模拟实验表明了该系统较好地支持了移动IP中主动服务发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可信平台模块TPM 2.0策略授权方式的安全性,开发了专门的灰盒测试系统对TPM 2.0的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发现它存在两个潜在的安全隐患:信息泄露安全隐患和授权认证安全隐患.给出了利用该安全隐患暴力破解策略授权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密钥的授权会话加解密方案来对整个策略授权过程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可以很好的保证策略授权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可信网络连接中一种基于可信度的细粒度授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信网络连接架构中所定义的访问控制粒度粗、对于如何评估访问请求者的可信级别,如何实施授权访问没有定义等问题,提出了根据请求者的行为及其平台计算环境特征评估其信任级别的方法,研究了具有反馈功能的动态访问授权模型,并在构建可信网络连接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连接到授权的接入控制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20.
针对物联网硬件设备多样性、差异化、开发环境部署繁琐过于复杂的问题,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云环境的敏捷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 该平台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以及设备层, 具有在线编程、远程下载、自动运行等功能. 并且针对远程下载功能,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MQTT协议的代码在线推送方案及配套实验套件; 针对用户及设备安全性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TEA加密算法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 实测表明, 平台实现了预期功能, 达到了降低用户学习门槛以及提高开发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