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水做实验工质,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水平管内由切向喷射方法产生的切向旋流在各截面上的时均速度分布、紊流强度、雷诺应力等参数进行了详细地测量,得到了旋流强度的衰减规律,对这种旋流的流动结构有了较为清晰地了解,所研究旋流的入口标称旋流数在1.0~15.7之间,轴向平均雷诺数范围为10000~80000。  相似文献   

2.
在引进先进的通用化CFD软件(PHOENICS)的基础上,采用目前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K-ε湍流模型,通过编制PHOENICS输入文件Q1,对直管内切向旋流湍流的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和密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开发出能够计算直管内三维可压缩流体有粘切向旋流紊流流动和传热的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管内自由衰减旋流阻力与换热的衰减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管内自由衰旋流局部流动,阻力及换热特性理论研究的不足,根据流体力学动量矩定量,从理论上推导了管内自由衰减旋流当地最大切向速度、当地阻力系数以及当地换热努塞尔数沿管长衰减的解析式,理论解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将喷气涡流纺喷嘴抽象为设有切向气流喷射孔的不等长同心圆管腔体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等长同心圆管腔体内以切向喷射方法产生的高速可压缩切向旋流的流动特性进行基础研究.研究表明:在切向喷射孔上游出现反旋涡对;切向喷射孔出口外侧气流流速超过音速,随后在外管与内管间的环形区域内以亚音速向下游旋转流动;切向喷射孔入口总压对喷射孔出口附近及其下游区域内气流速度影响不明显.本研究可为喷气涡流纺喷嘴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结论.  相似文献   

5.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旋流的流型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空气两相流实验台上对水平管内由切向喷射方法产生的气-液两相切向旋流的流型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并定义水平管内两相旋流的5种流动状态,分析了其流动特点,研究了入口气/水流量、旋流强度以及溢流出口溢流现象等因素对流型变化规律的影响,并与无旋两相流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螺栓结合部实验装置进行动态实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了几种结合条件下螺栓结合部的切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阻尼,分析了几种影响因素对螺栓结合部切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阻尼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权组合旋流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理论分析表明,传统的组合旋流强度定义不能充分体现组合旋流的流体动力学规律.在冷态实验中,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研究了旋流燃烧器喷口的流场特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严格证明了组合旋转射流的各层射流对流场的贡献并不相同.对射流的最大回流率而言,燃烧器内层的射流贡献大于外层的射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权组合旋流强度”的概念,使用权函数来体现各层风对流场特性影响的作用大小.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加权组合旋流强度可以将实验范围内各工况的最大回流率分布拟合为一个线性的公式,相关系数的数值约为0.9,这优于使用传统的组合旋流强度拟合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切向接触刚度测量方法的理论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接触界面的切向刚度,采用典型的两粗糙体接触系统,对比分析了切向接触刚度的传统测量值和标准定义值,发现了两者存在较大差别的本质原因是切向载荷施加面的偏移使接触系统整体发生弯曲,以及所考察的相对切向位移包含了粗糙体自身的变形.针对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计算切向接触刚度的新方法,将接触系统等效成一个接触界面和一个与系统相同大小的无界面块体,由刚度的等效原理间接计算出切向接触刚度.从典型算例中可以看出,由新方法得到的切向接触刚度值比传统测量值更接近标准定义值,因此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结合面上微观形貌及其切向滑移特性,构建了一种具有抛物形横截面的柱体滑移有限元模型.该模型采用平面应变单元,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弹塑性变形特征,分析了整个切向滑移过程中切向合力、法向合力、接触面积以及残余位移随切向位移、法向距离、屈服强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塑性流动越大,载荷沿滑移方向的漂移越明显,抛物柱的残余位移也越大;当2个抛物柱的材料特性相同时,变形越大载荷的漂移量也越大;当2个抛物柱之间的接触变形相同时,模型屈服强度越小则塑性流动越显著.构建的模型为有纹理结合面切向滑移特性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圆周运动中法向和切向加速度的引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导数及矢量分解方法,研究了质点作圆周运动法向和切向加速度之引入方法。与传统的微分几何法和矢量三角形法比较,直观明了,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1.
在水一空气两相流实验台上对水平管内由切向喷射方法产生的气一液两相切向旋流的流型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并定义了水平管内两相旋流的5种流动状态,分析了其流动特点;研究了入口气/水流量、旋流强度以及溢流出口溢流现象等因素对流型变化规律的影响,并与无旋两相流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对病虫害防治机械普遍使用的轴流风机出口旋流,从理论、试验及结果分析建立了轴向速度衰减规律,为选用和设计轴流风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建立了固体颗粒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向弯管外侧壁面分离的规律与斯托克斯准则数和颗粒在弯道内运动角度的关系.对水平肘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在 R_0/d 分别为2和4、一次风速分别为15m/s 和20m/s、煤粉平均粒径为50~60μm、煤粉浓度为0. 2kg/m~3的工况下,当煤粉-空气混合物流过弯头的角度≥45°时,约有80%以上的煤粉颗粒沿弯管外侧形成一股高煤粉浓度的气流流出.这一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较吻合.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为开发煤粉浓缩燃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椐.  相似文献   

14.
对正压差条件下顺重力移动床气体-颗粒流与水平埋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揭示了埋管表面附近气体颗粒局部流动及换热的特点,建立并简化求解了描述移动床气固流与埋管间传热的物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细颗粒气固移动床的床层颗粒质量流率是影响传热效果的主要因素,压力作用则是通过改变床层颗粒质量流率及气体渗流率和热容来影响传热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激光多普勒效应对微型步进电机和其他微型精密机构进行动态特性测试的新方法。由于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自适应定标,这种测试是定量和高精度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测试系统,并用该测试系统对石英钟走的微型步进电机进行动态测试,所得动态特性曲线与理论分析是相吻合的。这种测试力法由于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法,因此测试结果完全反映机构的实际运动情况。这种方法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精密机构的动态测试上,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平竖直上升弯管内煤粉与空气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煤粉空气两相流在水平竖直向上弯管及弯管后上升直段中的煤粉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在弯管的充分分离段,弯管外侧壁脊线附近煤粉浓度特别高,其余部分浓度较低且较均匀;在弯管的初始阶段大多数颗粒被强烈的惯性力分离出主气流,向外侧壁集中,气流的平均速度对惯性分离有较明显的影响;弯管造成的煤粉浓度分布不均匀性在流经l/D=6的竖直上升直段后仍未消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热水管道压差测量中,由于两个取压点的高差引起测量误差的原理,并列举实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直喷式柴油机气缸和燃烧室中利用热线风速仪研究了紊流场的发展变化规律;在两种不同压缩间隙情况下对压缩过程中紊流场进行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在压缩过程的初期及中期,紊流场才可以近似地当做均匀各向同性紊流场,而在循环的其它时间内,气缸和燃烧室内的紊流场属于非均匀各向异性的;通过对气缸和燃烧室中空气运动的力、能转换的分析,导出了上止点附近燃烧室内涡流转速的估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研究和探讨了燃烧室中空气涡流和紊流强度增加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空气-水两相流试验台上,对水平放置集箱的U型和Z型并联管系统中的两相流流量分配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着重对水平并联管中两相流流量分配规律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推导,得到了计算各支管流量的计算式,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其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对两相流并联管束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