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冶 《化学教育》1982,3(4):50-50
一、吸滤瓶(Ⅱ)组与课本实验5-5"……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到Ⅱ处。"的实验原理一样,同是增大体积,减小压强,产生平衡移动。  相似文献   

2.
李德玉 《化学教育》1986,7(1):34-34
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实验2—5]电解食盐水实验,产生的氢气难以收集。我们对这个实验做了些改进,装置如右图。  相似文献   

3.
对DEPT实验技术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克洋 《广州化学》2000,25(1):39-42
将DEPT -1 3 5实验的 1 3 5° -脉冲分成一个 90°脉冲和一个 4 5°脉冲 ,通过相位循环 ,设计了两个新的DEPT实验分别称为DEPT-90 -4 5和DEPT -90 +4 5。DEPT -90 -4 5谱中只有 -CH3的吸收峰。DEPT -90 +4 5谱中没有 >CH -的吸收峰 ,其 -CH3为正信号 ,-CH2 -为负信号。实验结果显示 ,对比DEPT -90谱 ,这两个新的DEPT谱中完全没有所选基团之外的残余干扰信号 ,而且DEPT -90 -4 5谱比DEPT-90 +4 5谱更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闸明ZSM-5沸石的选择性催化作用,本文利用CaO对其改性,从实验和理论计算方面探讨对二甲苯选择性的变化,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一)实验及结果ZSM-5沸石原粉,经HCl交换成HZSM-5沸石,再和CaO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下焙烧数小时,即为改性的催化剂HZSM-5-CaO。  相似文献   

5.
王磊  孙影  周冬冬 《化学教育》2022,43(13):23-29
以不同时期5套初中化学教科书为样本,借鉴已有分析工具,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编排的演变与发展。首先从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结论形成和交流评价等5个环节,分析实验探究水平的变化,再探讨实验探究技能要求的变化。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的探究水平在不断提升,实验探究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具体到各实验环节和不同技能的运用还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化学教育》1997,18(5):33-33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选修)中,第87页[实验3-4]需时近20分钟,且成功率低。实际上,作为演示实验是不适宜的。有关实验书及杂志,虽然对此实验已进行了多种改进。但加热时间均不少于5分钟。作为演示实验仍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中氯气性质的实验是很困难的,一方面照教科书上的装置做这个实验很费时间,手续也很麻烦;另一方面氯气和燃烧后的 PCl_5、SbCl_5等弥散空气中,使教师和同学都感到很难受,影响身体健康。根据这两方面我在实验装置上作了一些改进,现提供同志们参考,希提出指正。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苯在HZSM-5沸石上的高温吸附等温线。用Wilkins方程式对苯—HZSM-5吸附体系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程式在我们所用的实验条件下能很好地适用,用推导出的理论等温方程式绘得的理论吸附等温线与实验等温线几乎完全相吻合。计算出的初始吸附热与实验值也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盖立春 《化学教育》2008,29(1):60-62
在界定了化学实验呈现方式的含义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对化学实验呈现方式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指出化学实验的呈现方式具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绵阳市高中化学实验开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伟 《化学教育》2000,21(Z1):60-62
纵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其中演示实验达104个(第一册43个,第二册38个,第三册23个),学生实验22个,学生选做实验5个。  相似文献   

11.
刘硕  王晓静  韩杰 《化学教育》2017,38(6):22-25
合成了1,4-二甲氧基柱[5]芳烃(DMP[5]),采用核磁滴定方法研究了主体分子DMP[5]与客体分子1,6-己二胺的包结作用。通过摩尔比方法确定了主客体分子间的包结比为1∶1,并利用DynaFit计算了包结常数Ka=49 L/mol。本实验可作为有机化学实验在本科生化学及相关专业开设,有利于学生了解超分子化学前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为了解高中化学实验教与学的情况,对江苏省5所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分组实验开设率偏低;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尚未养成;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化学分组实验;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与化学学习关系的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焙烧温度对HZSM-5酯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部分正丁醇在HZSM-5上脱水生成丁烯,但乙醇不生成乙烯。三种丁烯异构体的生成说明在HZSM-5上的脱水是按正碳离子的机理进行的。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丁烯的聚合结焦主要是在强酸中心上进行的。在不同温度焙烧的HZSM-5上酯化反应表明,酯化反应既可以在B 酸中心上进行,亦可以在L 酸中心上进行;而乙醚、正丁醚和丁烯主要是在B 酸中心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甲酸具有还原性是众所周知的,理论上也是不难理解的。但关于它还原氢氧化铜的实验,现行教材甚少述及。不少同志做起实验来没有把握,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笔者从改进实验条件入手进行了多次试验,现择其较优者介绍如下。 1. 试剂与配制 5%CuSO4溶液:7.4克CuSO4·5H2O溶于93.6ml水中。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以二氰二胺和叠氮化钠合成5-氨基四唑,再以尿素和5-氨基四唑合成四唑脲。对于合成四唑脲的反应,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响应面实验,以四唑脲的产率为响应值,对其合成从物料配比(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三个因素设计实验,得出其最佳合成条件为:5-氨基四唑与尿素的物料配比(摩尔比)为1∶0.42、反应温度63℃、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产率为49.0%。对产物进行了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浓度为50mg·L~(-1)时对玉米根和茎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勇 《化学教育》2010,31(7):67-68
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按照实验教材所述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进行甲基橙的合成时,实验结果不甚理想,在对该实验的各步反应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后发现在偶联反应步骤,反应体系的酸性过强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为此在偶联反应步骤加入1mL冰醋酸和15mL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反应体系的酸碱度进行调节,取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验证型实验的特点,从实验结果、预习成绩、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纪律卫生等5个方面制定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方法。实践证明,该考核方法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提升了学生实验操作水平,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熊言林 《化学教育》1994,15(2):23-23
我对新编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二册[实验5—7]中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作了改进,并用灯用酒精和37%醋酸代替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实验效果良好,药品价廉易得,操作简便安全,更适合学生。  相似文献   

19.
杨帆  张凤桂  袁廷新 《化学教育》2009,30(10):60-61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是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中专题5的一个拓展实验,该实验选自于刘怀乐老师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趣味实验》^[1],实验中用铜丝作阳极,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但笔者用教材所给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不利于有些现象的观察。在对电解产生的沉淀物进行实验探究时,出现的现象与刘老师的叙述并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针对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氨基酸铜配合物的模板合成”实验中部分学生未得到产品的问题,从化学原理上加以分析,指出第一步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综合控制是实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