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解水制氢技术碳排放量低、能量利用率高、所得氢气纯度高,在多数制氢技术中具有显著优势,业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处于核心地位,常涉及多步氢转移过程和多个活性位点共同参与的情况。然而,这些活性位点之间的催化关联和潜在的氢溢流效应常被忽视。本文回顾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磷化物和硫化物等的电催化体系的析氢性能和反应机制;结合传统热催化理论,将参与氢溢流的活性位点抽象总结为初级和次级活性位点,并明晰了它们的催化关联和功能差异;本文将不仅为高效廉价析氢电催化剂的创制提供一种设计理念,也为进一步研究涉氢电催化反应中的氢转移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红外光谱法, 利用重氢交换反应证明在Pt-NaY/HY体系有氢溢出(spillover)效应发生, 测量了100 ℃和50 ℃时的交换速率。发现在50 ℃时高频羟基的交换速率大于低频羟基。并对溢出机构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将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技术分别用于液相反应体系和固液反应体系的在线监测. 在液相反应体系中, 监测了环烷酸皂化时形成微乳的过程, 初步了解了皂化环烷酸时微乳液的形成机制; 在固液反应体系中, 监测了邻苯二甲酸与氯化铕的配位反应过程, 探索了络合物的生成过程及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该技术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实时监测化学反应过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液晶物质在升温过程中会发生多个相转变过程 ,DSC热分析可测量这些相转变的能量变化 ,但却不能提供变化的微观原因和细节 .而温度升高对液晶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强度、峰形和吸收频率都有显著影响 .引起这样变化的原因一是热膨胀改变了分子内部化学键的力常数和相互作用 ,从而改变了分子振动偶极矩的性质 ;二是分子中有红外吸收的基团浓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 .红外光谱可以给出样品能量变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变化的细节 ,通过计算还可获得分子结构变化的表观焓变 .前人做过的探索性工作 [1~ 3]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功能团的变化上 .在能量变化上仅…  相似文献   

5.
红外光谱法考察活性纤维状氧化铝表面酸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红外光谱和升温脱附的方法,考察了活性纤维状氧化铝的表面酸性质。吸附了吡啶蒸气的红外光谱表明,活性纤维状氧化铝的表面酸主要以非质子酸形式存在。作者根据升温脱附和共吸附水时吸附态光谱的变化,探讨了表征络合吡啶的吸收峰位移原因。  相似文献   

6.
红外光谱法研究乳状液,笔者曾对JR-1型乳液的交联机理进行过讨论。本文采用变温样品池,原位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红外光谱,探讨了JR-1型乳液当温度变化时其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交联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确定了JR-1型乳液的最佳交联温度及最佳交联时间。  相似文献   

7.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和Ni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用XRD,DSC,SEM和TEM鉴定了样品的非晶性,用ICP测定了样品的组成.在脉冲微反-色谱装置上考察了这两种催化剂催化苯加氢反应的活性.采用在线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这两种催化剂的还原及苯加氢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B和NiP合金均为非晶态,且都是纳米尺度.NiB的粒度要比NiP小,晶化温度也比NiP低,表明Ni与B之间同Ni与P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对苯加氢反应,NiB非晶态合金具有更大的优势,原位红外光谱结果证实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与还原态镍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异辛烷、汽油和甲缩醛的红外谱图进行分析,确定了1 145 cm–1处吸收峰作为甲缩醛的红外定量谱带。基于朗伯–比耳定律,分别采用0.1,0.2,0.5 mm光程池,对系列浓度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建立校准曲线,适合定量的溶液浓度范围分别为0.2~4.2,0.1~2.2,0.1~0.9 g/L;线性方程分别为Y=0.070X+0.001,Y=0.136X+0.001,Y=0.322X+0.00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0.999 8,0.999 7。质量浓度在0.1~2.2 g/L之间的试样溶液应优先采用0.2mm光程池,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6)。  相似文献   

9.
黄毅萍  陈广美  罗筱烈  马德柱 《应用化学》2003,20(12):1192-1195
红外光谱法研究己内酯非等温结晶过程;特征吸收谱带;结晶度;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半导体的分析检测工作应用了愈来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操作简便,不破坏样品,使它在半导体分析上的应用日趋广泛。随着红外光谱仪器的改进,其单色器由光栅代替了稜镜,大大地提高丁仪器的分辨力。近年来,还出  相似文献   

11.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溢出效应(Spillover)是指吸附在金属上的物种可沿固体表面转移到担体上去的现象,是金属活性组分与担体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金属与担体之间强相互作用(SMSI)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注意到溢出效应在SMSI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提出溢出效应已有20多年的历史,并且人们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以分子筛为担体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体系溢出效应的研究仍比较少。影  相似文献   

12.
高活性高选择性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化学还原法制得了高活性高选择性Ru-Zn-B/ZrO2苯部分加氢催化剂体系.催化剂制备中活性组分前驱体RuCl3宜在ZrO2上吸附后再还原.催化剂的活性指数γ40和SHE分别为154.7%和85.5%,均高于进口催化剂水平γ40和SHE分别为100%~120%和75%~80%,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催化剂中Ru-Zn-B为三元非晶合金,B以元素态和NaBO3*3H2O化合物存在.随反应温度提高,合金分解,Ru晶化.反应浆液中加入ZnSO4*7H2O可有效降低活性,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以非水溶性的四苯基卟啉锌为敏化剂,各种不同紫精化合物为电子中继物,胶体铂为催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为电子给体组成的四组分胶束体系的光分解水释氢反应。着重讨论了这些紫精化合物对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S-1分子筛催化苯羟基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S-1分子筛对苯羟基化反应有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无机酸,可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增加催化剂TS-1及H2O2的加入量,由于转化率的提高,反应选择性略有下降,而产物分布中苯酚的含量减少,苯醌的含量增大.TS-1催化苯羟基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串连反应过程,即首先是苯氧化为苯酚,然后苯酚进一步氧化为苯二酚(对苯二酚为主),苯二酚再进一步氧化为醌.提高反应温度,H2O2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随之提高,并且产物分布中苯酚的含量增大,醌的含量减少,这可能是热力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5.
钯系高分子载体催化剂对硝基苯液相加氢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以弱碱性(AH-1、AH-2ХH)、中等碱性(AH-31、ЭⅡЭ-10∏)以及强碱性(AB-17-8、AB-16ΓC)等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的钯系催化剂,测定了它们硝基苯催化加氢的活性,其中Pd-AH-1、Pd-AB-16ГC和Pd-AB-17-8的活性较好。本文还分析了树脂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活性炭采样管富集车间空气中的苯系物,以二硫化碳为解吸剂,经毛细管柱GC—MS选择离子法测定样品中苯系物,峰面积定量。  相似文献   

17.
18.
氢键在煤大分子溶胀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择对氟苯酚(PFP)做为煤中羟基的模型化合物,考察了煤与溶剂间氢键强度对煤大分子溶胀行为的影响。发现煤在溶剂中的溶胀率随着PFP与溶剂间氢键生成热的增大而增加;煤的溶胀率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以及煤经碱、酸处理后溶胀率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煤中羟基与溶剂间的氢键力是决定煤大分子溶胀行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研究了一氧化碳氢化制乙炔反应的产物选择性。对影响乙炔选择性的几个因素,如微波输入功率、反应物的比例和体系压力进行了研究。乙炔的选择性随着微波输入功率的增加,反应物比例和体系压力的降低而增大。在最佳条件下,乙炔的选择性可达到95.87%,甲烷选择性的变化规律和乙炔相反,乙烯和乙烷的选择性很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温度(或能量)和密度采用了静电悬浮双探针诊断,电子密度和能量受微波输入功率和体系压力的影响。在反应中,电子能量决定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电子密度决定产物的组成。根据自由基反应理论解释了乙炔选择性在H2+CO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中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