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涛 《中学数学》2013,(1):37-39
高考数学命题遵循一个原则:"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新课改以来,大家都一直强调高三复习要回归课本,但往往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回归课本在各省市高考数学试卷中得以充分体现.如人教版必  相似文献   

2.
高三复习课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回归课本,梳理教材,充分挖掘课本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高三复习课可以以微专题的形式逐个突破,在深入挖掘教材时,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1)教材的典型例题、典型实例;(2)对形成学科思想有帮助的相关内容;(3)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特点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试题的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组合、加工和拓展的结果.高考命题的原则是坚持稳定,而又注重在稳定的基础上创新.稳定从课本中寻求支撑,课本规范了命题的创新性.所以回归教材,是高三数学复习的立足之本,是提升学生能力水平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回归课本,是高三数学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课本是高考试题的“发源地”,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题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课本也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生长地”,而能力的培养需要对课本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再回顾、再提炼、再感悟.那么,如何在高考复习中立足于课本,回归课本呢?  相似文献   

5.
高三数学复习存在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过程——回归课本.但复习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尽快走近高考,直接进入教辅资料便利化,题海战役正常化的阶段,课本的作用未能得到体现,其重要性远远未能得到重视,殊不知课本是高考试题的"发源地",课本习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依据;课本是高考试题作答的"示范地",课本例题为高考试题的作答提供了标准化的模板;课本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生长地",课本的例、习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及数学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方法及方向.1课本是高考数学复习的最有效资源课本是众多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是每年高  相似文献   

6.
周振峰 《数学通讯》2009,(10):32-33
高考既是对知识的考查,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检验.高三复习阶段很多学生过分依赖教辅资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和例题习题.实际上,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的原型有很多可以在课本中找到起源,因此有必要在高三章节复习中加强对课本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7.
盛茜 《数学之友》2017,(20):79-81
传统的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分为三轮:第一轮是以知识体系为主线,按知识章节有序复习,第二轮是以思想方法为主线结合高三综合卷讲评复习整合,第三轮主要是“回归课本”,对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改编,进一步挖掘本质.但是复习时间久了,这种复习难免陷入“知识点罗列”“题海式训练”模式,导致复习效果低效,学生产生学习疲劳等.于是笔者常常思考能否尝试一些变化,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呢?在反复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结合平时教学积累,摸索出“微专题”复习的教学模式,并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8.
江苏新高考在人们的期盼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高考卷特点看今后的新课程高三复习教学,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课题.笔者就此谈些浅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试卷特点1.1更加注重课本习题今年高考试题的第1至6题均是课本中的原型题,如第2题便是数学3(系指苏教版必修系  相似文献   

9.
高考复习的基本原则是注重基础,回归教材.要使人们理解并实施,还需要高考命题的合理引导.众所周知,许多高考试题就源于课本,它们是由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变式、迁移、整合、扩展而成.这样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教材,在教学中切实把握"三基",既能提升数学素质,又能获得考试高分.2010年安徽省的数学高考第9题体现了这一理念,是这份试卷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顾亚东 《数学通讯》2015,(2):52-54,64
高考试题的命制完全是立足于数学课本,相当数量的试题都直接来源于课本,很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原型"或"影子",因此利用好课本习题不失为走出题海、高效率地抓好高三复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好课本习题不是炒剩饭,而是从更高的角度来研究,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找到高考题的原型,提炼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二是挖掘知识的根本,弄请知识的来龙去脉;三是对比教材章节之间的联系,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陈荣桂 《数学通报》2013,52(4):44-46
高三数学总复习,是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的梳理,也是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总结和提高,更是高考备考的重要过程.提高高三数学的总复习的效率,是摆在每个高三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提高高三数学总复习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 ,学生手中的资料越来越多 ,习题浩如烟海 .怎样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不主张学生用过多的复习资料 ,而应该力求资料来源于课本 ,来源于教材 ,来源于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之中 .同时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做到规范、多解、多变 .下面我们从解一道高考试题谈起 .研究一 在解题过程中 ,课本习题中的结论能否直接当定理用 ?图 1 题 1图题 1  (2 0 0 1年高考理科试题 ,第 19题 )设抛物线y2 =2 px(p >0 )的焦点为F ,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两点 ,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且BC…  相似文献   

13.
祝敏君 《数学之友》2020,(4):11-12,15
高三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重要阶段,有别于新授课的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高考是通过数学题来考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成为解题高手自然需要解题训练.许多教师将数学复习课的重心放在解题教学上,这样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可是大量的事实表明,教师不辞辛劳地加班加点,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并没有带来正比的收益.要如何提高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效率,是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圆锥曲线是高考数学重要的考查内容,也是教学中典型的低效复习内容.本文以圆锥曲线内容为例,对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三数学教学中如何善用课本例习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建新 《数学通报》2002,(3):27-29,10
课本是数学知识的系统载体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考试说明》中规定测试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考查的各种数学能力 ,都是通过课本体现的 ,而课本中的例习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 ,是课本的精髓 ,而近几年 ,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 .因此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 ,用好课本 ,尤其是用好课本的例习题 ,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复习的需要对课本的例习题进行适当的变化、归类、串联 ,深入的剖析、改造与深化 ,探究并揭示一些有价值的新结论 ,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使学生在复习时既有熟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高考江苏数学卷一览无遗显示着:14道填空题中除第9、14题外,六道解答题中除最后两题外,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组合、加工、发展而成.这些都透露出高考数学命题的潜规则:从课本中寻求支撑,复习时须回归课本重视课本.  相似文献   

16.
高三数学复习不仅要整合和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系统,还要以学生的思想方法的形成为指引,但更要回归课本,追根溯源.回归课本就像一个登山者登顶峰时的回头一眸,俯视来时经过的错综复杂的小路,所以回归课本绝不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对它们的机械相加,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学总复习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年来 ,我市高考数学成绩一直名列浙江省前茅 ,重要原因之一是采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案 .此方案的特色是“立足基础、注重能力、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 采点复习数学高考的宗旨是 :测试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在复习的起始阶段 ,必须对高中数学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普查 ,做到疏而不漏 ,我们称之为“采点复习” .“采点复习”不是重复课本 ,而是以课本为载体 ,彻底搞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并能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2020新高考卷与2021八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让大家认识到未来的高考复习既没有考纲指导,也没有模式参照,要想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新的高考要求,唯有数学教学回归本质,回归基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不变应万变,学生方能在新的高考中脱颖而出.回归本质,落实素养是目的,回归基础是方式,手段,基础不等于简单,高中数学的基础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  相似文献   

19.
高三数学复习承载着知识的再现与深化、方法的总结与凝练、思想的感悟与提升.本文中从深度学习的视角,以高考试题为载体,从夯实基础知识、渗透数学文化、加强综合应用、巧用高观点结论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高效地进行高三数学复习.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指落实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14年)》的高考.新高考在考试政策与命题方面进行变化.这些变化内涵及它对高三教堂复习影响,老师又如何应对,本文以实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