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光声效应研究了聚双(对甲苯磺酸)-2,4-己二炔-1,6-二醇酯(PTS)在175—225K范围内的热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比热C3和热导K的积C3·K在200K附近有一尖锐的峰,第一次由热学性质确定该处存在一个二阶相变。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热导K在该温区内存在与温度成正比的反常行为,并对此作了分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新法合成了1,3-双-二苯胺基环丁二烯二(钅翁)-2,4-二醇盐,测定了IR,NMR、MS、TGA.晶体单胞由两个分子构成,a=11.926(5),b=5.931(3),c=15.155(1)(?),β=94.90(1)°.空间点群p2_1/n,z=2.最后偏离因子R_W为0.030.环A、B、C不共面,三个环平面之间的交角为环A-B,86.9°,环A-C,66.3°环B-C,124.30°.  相似文献   

3.
通过飞秒脉冲激光单光束Z 扫描方法研究了聚 10,12 二十五碳双炔酸Langmuir Schaefer膜在非共振吸收区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钛蓝宝石激光器的输出脉宽为60~70fs、波长为800nm,在入射光平均功率为145mW时测得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5.33×10-9esu。这一结果较该类材料的有掺杂的薄膜明显增强,与微晶和单晶达到同样的量级,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e-己内酯)(PBT-PCl)是一个新制备的具有分子间排斥相互作用的A/AxB1?x型两元结晶共混体系. 根据两元平均场模型,报道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T)与"-己内酯(CL)结构单元的相互作用参数为0.305. DSC研究发现,此共混物呈现了与典型的共聚物/均聚物共混物不同的结晶特征. PBT-PCL影响PBT链的活动力和晶片堆积;同时PBT-PCL的结晶受到先期结晶的PBT晶粒的阻滞. 尽管拥有相同的BT单元,共混的两组分在组成变化范围内仍没有形  相似文献   

5.
在磷酸介质中 ,钌 ( )对高碘酸钾氧化二安替比林 - (2 ,4 -二溴 ) -苯基甲烷 (DADBM)显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建立了一种钌的高灵敏分析方法 ,检出限为 2 .0× 10 -9g/L,钌的含量在 0— 30 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本法用于矿石中痕量钌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液13C NMR和HMBC实验对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co-丙交酯)[MeOPEG-P(Cap-co-LL)]的嵌段结构以及聚(己内酯-co-丙交酯)[P(Cap-co-LL)]嵌段中Cap和LL的无规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P(Cap-co-LL)中Cap、LL的组成对P(Cap-co-LL)的无规度、Cap和LL的酯交换程度以及不同组分的平均链长均有影响. 对LL中立体结构不同所产生的酯交换也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体NaEu(DBM)4与聚丙烯酸(PPA)(Mr=5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r=3000)发生配位反应分别得到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得率分别为89.7%和87.3%。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 分别与PAA,PSAA和DBM-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一个Eu3 分别与PAA中二个链节或PSAA中三个链节的羧基和一个DBM-发生配位。Eu3 离子在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46%和12.23%。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3 离子的5D0→7F2的能级跃迁。  相似文献   

8.
夏春辉  陈志敏  吴谊群  宋瑛林 《物理学报》2005,54(11):5168-5172
应用Z扫描技术,在波长为532nm、脉宽为8ns条件下,对一种新型亚酞菁配合物三-α-(2,4-二甲基-3-戊氧基)溴硼亚酞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新化合物有较强的反饱和吸收(β=3.7×10-10 m/W)效应和非线性自聚焦折射效应(n2=7.2×10-11esu),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1.1×10-11esu.分析了溴硼亚酞菁配合物特殊的锥形分子结构和重原子溴的轴向配位等因素对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亚酞菁 Z扫描 三阶光学非线性  相似文献   

9.
观测了三-(2,4-二特戊基苯氧基)-(对羧基苯氧基)酞菁铜的共振与非共振拉曼光谱,比较二者的差异对某些振动谱带的归属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0.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对氨基苯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 (D2 EHPA)络合萃取对氨基苯酚 (PAP)。研究了稀释剂种类、溶液的初始 p H值等因素对稀溶液分配比 (D)的影响。溶液的初始 p H值 (p H2— 1 1 )对萃取结果影响较大 ,当初始 p H值在p Ka1 和 p Ka2 之间时 ,分配比出现峰值。稀释剂则主要是通过物理萃取实现。在同一浓度下 ,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的萃取能力随稀释剂的极性增大而提高 ,极性环境明显优于惰性稀释剂环境。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络合萃取过程存在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两种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芴类衍生物2,7-二(3-(氰基)苯基)-9,9-二乙基芴。通过元素分析、红外(IR)、核磁共振(1H NM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空间群,晶胞参数:a=1.380 0(3)nm,b=2.230 6(4)nm,c=0.726 33(15)nm,α=β=γ=90°,V=2.235 8(8)nm3,Z=4,F(000)=896,μ=0.073 mm-1,S=1.013,R=0.046 9,wR=0.104 2。同时,我们对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做了研究。在室温下,当激发光波长为330 nm时,该化合物的固态薄膜发射强烈的蓝色荧光,其发射波长为408 nm。此芴类衍生物在CH2Cl2溶液中的荧光量子效率为0.64,在固态薄膜中的斯托克斯位移为56 nm。该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2.
王秀芳 《光谱实验室》2004,21(4):789-792
合成了新三氮烯试剂 2 ,4 -二氟苯重氮氨基偶氮苯 ,研究了该试剂与镉形成配合物的最佳条件及配合物的性质 ,并利用该试剂与镉形成配合物的性质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镉的新方法 ,成功地应用于水样中的镉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4-硝基苯肼、自制的己二酰二氯原料,用冰浴法合成了己二酰-1',6'-双(4-硝基苯肼)化合物,并用NBS/Pyridine氧化体系脱氢得新化合物己二酰-1',6'-双(4-硝基偶氮苯)化合物,产品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确证,收率80.2%.该合成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是制备该类化合物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分析聚(9,9-二辛基芴)(PFO)和聚(9,9-二辛基芴-共-苯并噻二唑)(F8BT),对半导体聚合物的光物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量子化学计算显示,苯并噻二唑单元的引入促进了链内电荷转移(ICT),调节了聚合物的电子跃迁机制. 瞬态吸收测定表明,在单分散系统中的受激PFO衰减时主要表现为链内激子弛豫.在F8BT溶液中,ICT状态出现,并参与到激发态的弛豫过程中. 凝聚相中PFO和F8BT的弛豫过程加速和显示了在高激发强度下具有显著的激子湮灭行为. 在相同的激发强度下,F8BT的平均寿命长于PFO,有助于实现良好的电荷离域.  相似文献   

15.
烷基亚硝酸二酯是一种重要的亚硝化剂,也是大气中NOx污染物的来源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烷基亚硝酸二酯中两个ONO官能团对分子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本文用电子碰撞电离质谱研究了1,3-环己亚硝酸二酯和1,4-环己亚硝酸二酯的解离过程. 实验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异构体的分解产物不同:除了亚硝酸酯的特征碎片NO+(m/z=30)外,对于1,3-异构体,碎片离子m/z=43和71的丰度最高;而对于1,4-异构体,电子碰撞电离质谱谱图中解离产物m/z=29、57、85和97的强度较大. 对中性分子、分子离子以及中间产物的结构和电荷计算结果显示,1,3-环己亚硝酸二酯的分解清楚地显示出两步解离机制,即母体阳离子M+首先失去一个NO,然后中间离子(M-NO)+通过两个αC-βC键的断裂打开六元碳环;对于1,4-环己亚硝酸二酯,除了两步分解机制之外,还可以直接从母体阳离子M+发生αC-βC键的裂解. 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在大气反应及亚硝化合成反应中烷基亚硝酸二酯的分子结构对反应历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单体2,6-双(三甲基锡)-4,8-双(2-乙基己氧基)苯并[1,2-b∶4,5-b´]二噻吩. 通过多核1D和2D NMR技术(包括1D 1H、13C、119Sn、117Sn NMR、DEPT、选择性1D TOCSY及2D1H-1H COSY、gHSQC、gHMBC)表征了目标分子结构,完成了 1H、13C、119Sn 与117Sn NMR化学位移归属,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NMR谱线特征.  相似文献   

17.
姜小莹  孟志芬 《光谱实验室》2010,27(4):1343-1345
以自制的己二酰-1′,6′-双(4-卤苯肼)化合物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用(NH4)2Ce(NO3)6氧化体系氧化脱氢得3种己二酰-1′,6′-双(4-卤偶氮苯)化合物。产品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确证。产率在89%—93%之间。  相似文献   

18.
用3,5-二硝基苯甲酸、1,10-二氮杂菲、Zn(Ac)2.2H2O合成了二(3,5-二硝基苯甲酸)双(1,10-二氮杂菲)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9141(7)nm,b=1.9681(8)nm,c=1.0052nm,β=95.668(7)°,V=3.768nm3,Dc=1.576kg.m-3,Z=4,μ=0.734mm-1,F(000)=1832,R1=0.0482,Rw2=0.0940。配合物通过1,10-二氮杂菲中的两个氮原子和3,5-二硝基苯甲酸根离子中的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不规则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无空穴传输层的碳基钙钛矿太阳能(PSCs)电池拥有成本低、制备步骤简单、稳定性高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碳电极与活性层的直接接触,导致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普遍低于其他金属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使用聚(3-己基噻吩)(P3HT)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相比传统的有机空穴传输层材料Spiro-OMeTAD,具有低成本和...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GGA/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和Si掺杂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Si)在SnO_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TE-DTBT和PTE-DTBT-Si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TE-DTBT和PTE-DTBT-Si吸附在SnO_2(100)表面时,PTE-DTBT向SnO_2(100)表面转移了0.059 e电荷,SnO_2(100)表面向PTE-DTBTSi转移0.042 e电荷;同时前线轨道能隙变窄.通过吸附前后SnO_2(100)表面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SnO_2(100)表面吸附了化合物PTE-DTBT和PTE-DTBT-Si后,SnO_2中价带和导带间的禁带变窄或消失.且研究表明,PTE-DTBT掺杂一个Si原子后,电池材料光伏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