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泥炭,软褐煤中的树脂体的荧光光度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度术详细地研究了滇西镇安盆地泥炭,软褐煤中的树脂体,结果表明,泥炭,软褐煤中的树脂体具有非常复杂的荧光特性,首先来说,其荧光颜色多样,从绿至红均有,但以绿至黄为主,不同荧光颜色的树脂体其I546不同,介于28-〈1之间,从绿色荧光到橙色荧光I546逐渐减小,短波长荧光呈现负变化;长小长荧光呈现正变化,树脂体荧光光谱亦非常复杂,单峰或三峰,λmax=480-670nm,Q=0.085-7.8  相似文献   

2.
详细研究了香豆素-1在环己烷-醇、1,4-二氧六环-水二元溶剂及环糊精,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中的荧光光谱。通过溶剂-溶质分子间氢键作用及对其非荧光性的TICT态形成的影响。讨论了这种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对环境极性非常敏感的原因,测定了它与环糊精的包结常数和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邻菲罗啉—铕—铽络合体系的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激发下均可发出特征荧光的邻苯二甲酸-邻菲罗啉-铕和铽固体络合物以机械研磨和化学作用两种方式进行混合,研究了这两系列混合络合物的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由于铕、铽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其荧光强度变化较大,而荧光发射峰位基本不变。经化学混合后铽对铕的荧光强度有极强的敏化作用,铕对铽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并用红外光谱对上述四种络合物体系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将荧光探针1-苯胺基萘-8-磺酸盐(ANS)加入到乙烯基吡咯烷酮(VP)-醋酸乙烯酯(VAC)共聚物溶液中,共聚物组成分别为FVP=0.84;0.74;0.70;0.55(以乙烯基吡咯烷酮结构单元的分子数表示)。实验结果表明:VP-VAC共聚物对ANS水溶液的荧光强度增强效应与共聚物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在逻节中的比例有关,其组成为FVP=0.55的共聚物对ANS水溶液有显著的荧光增强效应,相对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5.
方酸菁染料的结构效应对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染料的相同位置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常会引起染料光物理性质的变化,通过研究在吲哚C-5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吲哚方酸菁染料吸收、荧光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发现由于方酸染料自身的给体-受体-给体结构特点,取代基对染料给体的影响体现特殊的规律,其光物理性质随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最大吸收,最大发射,及荧光寿命与取代基的哈密顿取代基常数呈折线关系。  相似文献   

6.
UV,IR,ESR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N-烃基吖啶满和10,10’-二烃基-9,9’-联二吖啶烯与π-电子受体:DDQ、TCNQ、TCNE、CA的氧化反应过程,提出了它们的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H2SO4介质中,Mo(V)与SCN^-生成的络离子能够熄灭罗丹明6G的荧光,加入聚乙烯醇(PVA-124)后,体系的荧光熄灭程度比不加时大23倍,Mo量在0.075-3.5μg/25mL范围内与荧光熄灭值△F成线性关系,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和鉴定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发光试剂6-磺酰香豆素-CD(吣-Cs-β-CD)。在碱怀条件下,经过足够的光照,它有产生强而稳定的荧光,以其为腐朽 ,研究了对客体环己醇,环己烯,环己烷和溴代环己烷分子的认别性能,计算出相应的包结常数和识别因子。  相似文献   

9.
BaMgAl10O17:R2+(R=Eu,Mn)的真空紫外光谱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aMgAl10O17:R(R=Eu,Mn)荧光体,测量了荧光体的真空紫外激发光谱和相应的发射光谱,观察到基质吸收带位于165nm附近,Mn^2 离子的吸收位于170-240nm范围,Eu^2 离子的4f→5d吸收位于210-400nm范围。真空紫外光谱特性的研究表明基质与激活离子之间存在较好的能力传递。  相似文献   

10.
赵永亮  赵凤英 《发光学报》2002,23(3):273-276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以二苯甲酰基甲烷(DBM)和2,2′联吡啶(Dipy)为配体,三价铕、等摩尔三价铕-钆及等摩尔三价铕-钇混合稀土为中心体的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425nm;在425nm波长光激发下,配合物发出较强的荧光;不发光的Gd^3 和Y^3 离子对Eu^3 离子的发光有一定增强作用,其中钇使铕的荧光发射增强大于钆;这两个不发光稀土离子对铕的发射峰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多层薄膜样品的增强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研究了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多层薄膜样品的增强效应。根据多层膜中的X荧光强度理论计算公式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并计算了Zn/Fe和Fe/Zn双层膜样品中不同薄膜厚度时Fe 的一次荧光强度、二次荧光强度、二次荧光与一次荧光强度比以及二次荧光在总荧光强度中比例。研究发现,在多层膜样品的X射线荧光分析中,激发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元素谱线的一次荧光相对强度、二次荧光相对强度和二次荧光在总荧光强度中所占比例都随薄膜厚度及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当Fe和Zn层厚度相同时,随厚度的变化,对于Fe/Zn样品,Fe 二次荧光强度占总荧光强度最高为9%,而对于Zn/Fe样品这一比例最高可达35%。  相似文献   

12.
万文博  华灯鑫  乐静  闫哲  周春艳 《物理学报》2015,64(19):190702-190702
针对植物荧光遥感探测中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植物生长状况及环境监测的荧光寿命成像技术. 采用凹透镜对355 nm波长的激光扩束, 再照射植物激发叶绿素荧光, 由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接收荧光信号. 采用时间分辨测量法, 连续用相同激光脉冲照射植物以激发相同的荧光信号, 同时不断改变激光脉冲触发探测器启动的延时时间, 从而能够得到完整的离散荧光信号分布图像. 对植物特定位置点产生的离散荧光信号进行拟合, 再运用一种改进型的迭代解卷积法可反演高精度的荧光寿命; 进而反演图像各点的荧光寿命以生成植物的荧光寿命分布图. 该方法所绘制的荧光寿命图比荧光强度图能更准确地反映植物内部的叶绿素含量, 并对活体植物叶绿素荧光寿命的物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证明叶绿素荧光寿命与植物生理状态存在一定关联; 并且叶绿素荧光寿命与活体植物所处环境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未来将与生物物理学家们合作, 继续探寻叶绿素荧光寿命与植物生存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万文博  华灯鑫  乐静  刘美霞  曹宁 《物理学报》2013,62(19):190601-190601
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植物生长状况及环境监测的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寿命测量方法. 采用波长355 nm的激光作为光源激发叶绿素荧光, 由光电倍增管接收其荧光信号, 由于被测叶绿素荧光衰减函数与激光脉冲、仪器响应函数卷积在一起, 根据它们的特性, 运用时间分辨测量法分别测得叶绿素荧光及其背景信号, 并结合一种新型解卷积算法可分离出真实的叶绿素荧光衰减函数, 从而获取叶绿素的荧光寿命. 测试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实现叶绿素荧光寿命的高精度实时监测, 对不同叶绿素含量的溶液荧光寿命进行了测试, 证明叶绿素含量与其荧光寿命具有相关性, 并且拟合了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寿命的标定曲线. 关键词: 荧光寿命 激光诱导荧光 时间分辨测量法 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袁婕  张飞  张海威  王翠花  海清  陈丽华 《发光学报》2017,38(10):1377-1383
以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博尔塔拉河及精河水体为研究对象,使用寻峰法找出水体荧光峰,采用色坐标分析法对博尔塔拉河与精河水体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及荧光峰的发光性进行分析。首先,博尔塔拉河与精河水体的荧光发射光谱均含有3个荧光峰,各荧光峰的出现位置与峰强度大小均不同。博尔塔拉河第二荧光峰远大于第一荧光峰或第一荧光峰与第二荧光峰基本持平;精河前5个样点的3个荧光峰强度随波长增大呈依次递减分布,6号采样点第一荧光峰与第二荧光峰基本持平。其次,博尔塔拉河与精河3个荧光峰在色坐标中分布位置大致相同,且各点的荧光峰分布较为聚集,均在蓝光区域,属蓝光发射。最后,各荧光峰在CIE坐标中聚集分布,第一荧光峰在色坐标最底端;第二荧光峰分布在第一荧光峰上端,x坐标与第一荧光峰接近;第三荧光峰整体聚集分布在蓝光区域的右上角。  相似文献   

15.
激光诱导植物荧光寿命测量法是在植物荧光光谱分析法基础上开发的一种评估植物生长状况及环境监测的新技术。根据植物叶绿素荧光信号的物理特性,利用信息仿真技术开发了一种叶绿素荧光寿命校正方法,可提高植物叶绿素荧光寿命的测量精度。利用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寿命测量系统分别测得叶绿素荧光及其背景信号,先用解卷积法叶绿素荧光信号中分离出荧光衰减函数,可获取荧光寿命估计值。再结合叶绿素荧光寿命校正技术就能反演得到高精度的植物荧光寿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高精度的植物荧光寿命实时监测;并对不同含量的叶绿素提取液进行了测试,构建了植物荧光寿命与叶绿素含量的对应关系模型。未来该技术可用于遥感监测海洋、湖泊、河流中藻类植物的生物含量。  相似文献   

16.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the need for an improved quality assurance in fluorometry. For this purpose, instrumental sources of error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reliability and comparability of fluorescence data are highlighted for frequently used photoluminescence techniques ranging from conventional macro- and microfluorometry ov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to microarray technology as well as in vivo fluorescence imaging. Particularly, the need for and requirements on fluorescence standard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validation of fluorescence instruments, to enhance the comparability of fluorescence data, and to enabl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analysis are discussed. Special emphasis is dedicated to spectral fluorescence standards an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7.
韩彩芹  段培同  刘莹  骆晓森  倪晓武 《光学学报》2012,32(4):430005-314
实验获得了激光照射红细胞悬液的荧光光谱,并分别监测不同荧光峰值波长处强度随时间的衰变过程,测试了其相应的荧光寿命。结果表明,在波长为407nm的激光照射下,红细胞悬液向外发射中心波长分别位于596,628,692nm的荧光光谱,各荧光峰对应衰变过程的平均荧光寿命分别为1.97,13.31,14.58ns。利用荧光强度和吸收率的加和性表示了混合物的总吸收率和总荧光发射强度,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红细胞悬液中锌卟啉、原卟啉和其他游离物参与荧光发射的相对含量和相对强度在不同荧光峰位的变化关系,进一步解释了不同峰位处荧光发射强度和平均荧光寿命的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We report the fabrication of a resolution–evaluation chart and a scale for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Small fluorescence patterns were fabricated by irradiating an electron beam (EB) in a thin film prepared by dispersing fluorescence dye (rhodamine 590) in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and by development to remove EB-irradiated parts. As a result,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pattern of nanometer order (a line width of 110 nm and a line interval of 370 nm) with sufficient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obtained, and a 1 μm bright fluorescence scale for the laser scann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as fabricated. These fluorescence patterns are handled easily and are effective for measurement using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相似文献   

19.
菲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环芳烃(简称PAHs)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PAHs中菲的荧光光谱特性.菲具有两个荧光峰.通过对菲的三维荧光光谱的分析,选择在激发波长255 nm、发射波长370 nm对菲进行定量分析.菲溶液在5.0~250.0 ng·mL-1的范围内工作曲线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88 n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4.23%(n=5),实验还尝试了对自来水样品的测定,测试效果良好,回收率为90.0%~105.4%.该研究为快速检测水源水中痕量PAHs提供了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20.
Li XZ  Li XW  Lai WD  Bai B  An W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9):2442-2445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自由基型光引发剂的瞬态及稳态荧光光谱特性,从分子结构出发分析了共轭结构对光引发剂荧光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共轭效应的增强,荧光激发与发射峰波长逐渐增大;瞬态荧光谱的衰减受电子基团的影响较为明显,含有吸电子基团的光引发剂荧光衰减快,而含有给电子基团的光引发剂荧光衰减慢.通过对溶剂极性及粘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