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扭曲向列相液晶电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扭曲向列相液晶的电光效应.采用溴钨灯作为光源,运用光栅单色仪选择380~1 100 nm波段的光进行照射,测量在0~8 V电压条件下扭曲向列相液晶对于不同波长入射光的透射率.  相似文献   

2.
郭建新  郭海成 《物理学报》2000,49(10):1995-2000
提出四种可实际应用的非垂直偏振片配置的双稳态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模式.这些显示模式大都具有高稳定性,并能提供高对比度和高亮态透过率.有些甚至可达到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实现黑白显示.这些显示模式性能优于已提出的垂直偏振片配置的其他双稳态向列相液晶显示模式.关键词:双稳态向列相液晶显示参数空间  相似文献   

3.
双轴性向列相液晶的相变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红  王慧 《物理学报》2005,54(3):1306-1312
假设一双轴性向列相液晶分子简单相互作用模型,利用平均场理论,得到从各向同性相至单轴向列相、单轴向列相至双轴向列相的相变. 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分子形状的非轴对称性可导致系统双轴向列相的产生.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导出双轴向列相序参数与谱线分裂频率间的一般关系,并讨论序参数测量性的可能性.关键词:向列相液晶相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液晶电光效应的微观机理,以扭曲向列相液晶为研究对象,对液晶分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连续体弹性理论分析了扭曲向列相液晶分子的指向矢取向变化,并对液晶电光效应曲线不同区间范围液晶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液晶分子在零电场条件下的扭曲是均匀的;当外加电场大于某一值时,液晶分子开始转向,液晶产生电光效应。研究结果对液晶显示器件设计和深入理解液晶电光效应机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本文考察了一组混合排列向列液晶盒的电光响应特性,重点研究了透射光强随外电压的变化及响应时间与外电场的关系,计算了作为外电压及开启时间函数的双折射。应用液晶的线性响应理论分析了实验结果,理论与实验基本相符。结论指出:适当改变液晶器件的结构,有可能使响应时间加快。  相似文献   

7.
刘红 《物理学报》2000,49(5):931-935
应用Saupe形式的弹性自由能,研究了简单的扭曲,展曲和弯曲形变对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形变可以产生从各向同性相至双轴丝状相的一级相变,对螺状相液晶,当系统手征性增加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一级相变可过渡到二级相变.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电场作用下染料掺杂手性向列相液晶器件激光辐射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场作用下染料掺杂手性向列相液晶器件激光辐射谱。设计了两种电极结构,分别对正性和负性液晶器件施加横向和纵向电场,采用532 nm的Nd∶YAG脉冲固体激光器泵浦样品。对正性液晶器件施加电场,在 630~660 nm范围获得多波长的激光输出。对负性液晶激光器件施加电场,获得调谐范围为18.5 nm的激光输出。由器件织构和光子禁带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正性液晶器件,在电场力矩与扭曲力矩相互竞争过程中,引起液晶的流动,光子禁带上下浮动,因此不仅在禁带边沿,禁带内也出现激光辐射。而负性液晶器件随着电场强度增大,液晶螺距收缩,禁带蓝移,输出激光波长从681.0 nm蓝移到662.5 nm,出射激光波长为光子禁带边沿处。负性液晶器件在电场作用下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徐则达  刘焰发  项颖  杨杰  游石基  佘卫龙 《物理学报》1999,48(12):2283-2288
用简并四波混频的实验手段,分析了掺染料5CB液晶分子转动的机理.给出了简明的物理图象,理论与实验是自洽的.在应用领域中将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双轴向列相液晶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培  刘红 《计算物理》2009,26(4):597-602
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棒状液晶分子随温度变化的相变行为,采用热力学统计方法得到能量与温度的关系,得出比热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图像的峰值确定相变点;重点模拟计算序参数矩阵元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不同分子结构参数下液晶系统的温度相图,模拟结果显示,当两个短棒长度相等时,不存在双轴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