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五加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取我国东北哈尔滨地区刺五加3个居群共49个单株的新鲜叶片,提取化基因组DNA〈使用OPA和OPB系列8个随机引物进行PCR反应,对DNA样本做RAPD分析,3个居群多态RAPD位点的百分数分别为93.5%,91.3%和97.6%;3个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41,0.363和0.388;3个居群两两单株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45,0.390和0.412,结果表明刺五加种内居群内和居  相似文献   

2.
快速建立鲢、鳙纯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雌核发育和人工转性鲢、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用长江天然鲢、鳙群体作为对照分析.在雌核发育鲢中,共得到187条带,其中19条为多态带,占10.16%,而对照组鲢共扩增205条带,有32个多态座位,占总带数的15.61%.在雌核发育鳙中共产生232条带,其中11条为多态带,比例为4.74%,而在对照组中共产生241条带,25条为多态带,比例为10.37%.遗传距离分析表明,雌核发育鲢和鳙的平均值分别为0.102和0.023,而对照组鲢和鳙遗传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161和0.104,均高于雌核发育组.从聚类分析UPGMA树可以十分明显找到了遗传配型相似、可以作为纯系繁殖的生理雄性个体及其同胞姐妹雌核发育雌鱼,由此提出了快速建立鱼类纯系的新操作途径.  相似文献   

3.
RAPD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晗  沙伟 《贵州科学》2003,21(3):81-85
近几年来,RAPD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就其在收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物种进化及鉴定、基因组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RAPD的优点和缺点及对策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4.
为正确评价刺猬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河南刺猬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共扩增出89个位点,片段大小为200~1 650 bp,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9.89%,Nei's基因多样度(H)为0.328 1±0.172 0,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Ⅰ)为0.484 6±0.229 8,种群间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806 0,群体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222 8.结果表明,周口种群与信阳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近,信阳种群与濮阳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远,说明地理隔离可能是造成河南刺猬种群遗传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RAPD技术,对20世纪70年代从马来西亚引进的7对罗氏沼虾后代的养殖群体和90年代从新加坡引进的天然群体的F1与养殖群体交配繁殖的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优化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反应体系和条件的基础上,利用筛选的多态性引物分析了胡卢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9条RAPD引物显示了40份胡卢巴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为0.02~0.70,来源上变幅从大到小为:宁夏和国外种质间、国外种质间、宁夏种质间、国内其他省份种质间.40份胡卢巴种质资源分为两类,即Ⅰ类包括3份国外种质;Ⅱ类包括37份种质,可大体上分为宁夏、国内其他省份和国外种质3个亚类.  相似文献   

7.
过度捕捞、海区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使得海洋鱼类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鱼类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危险。积极发展海洋鱼类的增殖和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和新的生长点,其中,积极开展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遗传多样性与种质基因组研究,必将对提高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理论水平和创建高新技术起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基因组的检测、遗传性状的调控、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等方面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综合分析,并指出我国今后开展这些方面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北黄花菜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RAPD方法对采自不同生的3个北黄花菜野生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个野生居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多样性主要还是集中于居群内部,3个北黄花菜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其生境具有相关性,居群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昆明西山野生蘡薁葡萄(Vitis bryoniaegolia Bge)的分布特征,并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其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5个RAPD引物扩增,共产生71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条带68条.在物种水平上,蘡薁葡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5.7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442,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sp)为0.5100;在群体水平上,PPB差异较大(35.21%~84.51%),平均值为60.85%,H平均为0.2234,Ho平均为0.3305.各群体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范围为0.7171~0.9489.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269,表明西山蘡薁葡萄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源与群体内而不是群体间.Mantel检测发现,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981,P=0.0190.05).  相似文献   

10.
金定鸭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40个随机引物对我国常见家鸭品种(系)、引进品种和野鸭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寻找金定鸭品种特征RAPD标记.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初步认为Y05 600可作为鉴别育成品种金定鸭的RAPD分子标记.再选用20个引物对金定鸭3个育成品系各12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分析金定鸭的种质特征.结果显示:金定鸭I、II、III系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157±0.0296、0.8552±0.0459、0.8816±0.0449;3个品系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23%、5.37%、5.09%.育成品种金定鸭不同品系遗传一致性较高,但品系内的个体间仍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品系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中国对虾的3个野生地理群体--朝鲜半岛西海岸产卵群体及其越冬群体、黄渤海中国沿岸群体和一个人工累代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用一组随机引物,对每个群体各20尾对虾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10个重复性好且谱带清晰的RAPD标记,68.2%的标记在所有个体间保持稳定的一致性,表明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在20%~33.3%之间,群体内的遗传多态度为0.0093~0.0307.群体间遗传变异高于群体内.不同群体间遗传变异水平不同,朝鲜半岛西海岸产卵群体及其越冬群体相近且高于黄渤海沿岸群体,累代养殖群体遗传变异度最低.通过成对的遗传距离分析,用非加权的组平均法构建了上述4个群体中国对虾的谱系关系图,该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中国对虾在黄渤海的地理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南充道地药材半夏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半夏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60份半夏基因组进行扩增,所获数据通过NTSYS-pc v2.1、POPGENE v1.31及Arlequin3.0进行分析.结果:从43条引物中筛选出22条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实验和统计分析,共扩增出8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占79.5%,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各来源地内材料间差异构成了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显示,所有供试半夏可明显聚为三类,其中栽培种分布较集中.组间遗传差异分析表明大部分来源地间差异不显著,组间基因流动较频繁.结论:南充地区的半夏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材料间遗传距离的远近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野生种的遗传背景较栽培种更为丰富,说明人为的引种、筛选、栽培已对半夏资源的多样性造成了影响.因此,应尽快建立半夏种质资源库,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系统分类,为保护利用半夏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优质红锥种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30个有效引物,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地区的10个不同生态型优质红锥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30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90条清晰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67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54条,比率为87.59%;(2)10个不同生态型红锥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946~0.7148之间,但不同地区红锥也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遗传差异在0.2852~0.4054);(3)用引物S3扩增出的带谱可在一次实验中区别10种不同生态地区的优质红锥,同时S3也可作为10种优质红锥材料的指纹图谱,鉴定优质红锥的种源;(4)聚类分析表明,10种优质红锥种源可聚成3个独立的类群.本文作者对它们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RAPD技术的红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国内11个省的20个红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从筛选出的20个引物中,共扩增出20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8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85.17%.采用成对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UPMGA)对Nei’s的一致度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川红花和陕红花的遗传距离最近(0.206 5),太空1号和虞城红花的遗传距离最远(0.571 6).在遗传距离为0.38处将20个红花品种分为4个类群.其中云红3号、亳州红花、延津红花、延津大红袍、南阳红花、卢氏草红花、义县红花、白沙1号、太空1号、杞县刺红花聚为一类,该类群中大多数为河南道地红花品种,说明红花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RAPD技术对蒙古韭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方法分析了内蒙古野生分布的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10个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等.12个随机引物扩增出的多态带占总谱带的 95.65%;总的遗传多样性为0.2977;1.7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而98.26%的遗传变异都存在于居群内部;遗传距离在0.2177~0.5965之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10个不同地区的大蒜品种进行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从30个RAPD引物当中,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22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1.18%,从1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5个具多态性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2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0.21%.对RAPD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运用Nei指数法,计算出10个大蒜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8和0.32.根据这两种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与生物学分类地位基本一致的结果.结果表明,在实验稳定性上,ISSR优于RAPD,且ISSR比RAPD能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变异,RAPD和ISSR两种标记可用于大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虾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加深和丰富对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分析了日本对虾一个野生地理种群(台湾海峡北部)及其移植到北方水域进行繁育的养殖群体各23个个体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实验选取OPK组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的17个产生效果稳定的扩增结果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55个位点,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多态比例分别为85.14%和78.62%.用经修正的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量化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态度,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214和0.201;两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94.20%,遗传距离为0.058.  相似文献   

18.
利用RAPD标记分析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7条随机引物分析了41份甜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甜瓜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其遗传距离的变异幅度在0.06-0.48之间,平均为0.31;厚皮甜瓜种质之间的遗传距离比薄皮甜瓜的大,而且厚皮甜瓜不同种质之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说明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之间或不同厚皮甜瓜种质之间配制的杂交组合可能有较强的杂种优势.41份甜瓜种质聚为两类:一类包括18份厚皮甜瓜、17份薄皮甜瓜和2份野生甜瓜种质,另一类包括4份厚皮甜瓜种质.  相似文献   

19.
矮牡丹的遗传多样性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矮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从山西省的稷山,永济和陕西省的铜川,华山4个居群32个个体中撮以基因组DNA,并采用RAPD标记揭示了矮牡丹的遗传多样性。用16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73个可重复的片段,其中有117个多态性片段,占总数的67.6%。  相似文献   

20.
榛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欧洲、美国和我国北方的共48份榛子品种或品系(包括4个种及种间杂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1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4条引物,共扩增出142条清晰可重复的带,其中多态性带130条,比例为91.5%.聚类分析将48份榛子种质分为5组:欧榛、平榛各自列为1组;杂交榛分成2个组;另外一组包括滇榛和藏榛2份种质.研究结果对榛子的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验证,且为同种不同品种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更为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