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大熊猫的种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近年来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以岷山和邛崃最多,各约有300余只;秦岭约有200余只;凉山约有100余只;大小相龄不足40只,总数约1000只。它们对栖息地生境的选择,各山系有共性,也有差异,但它们总是选择既能降低能量的消耗,又能获得营养价值较高的能量净收益。  相似文献   

2.
岷山北部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和2005~2007年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岷山北部区域大熊猫生境的分布、适宜性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岷山北部791445.51 hm2的研究区域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的面积为91129.14 hm2,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实际生境面积仅为89113.5 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1.26%;(2)在大熊猫实际生境中,适宜栖息地面积占30.4%,最适合大熊猫取食的竹类盖度(大于50%)的竹林面积仅占实际生境的20.2%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相岭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年对大相岭大熊猫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相岭山系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3.76km2,数量14只,分布在洪雅和荥经县境内.大熊猫活动痕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500m的针阔混交林生境.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多种人类活动干扰,主要有采笋、历史的采伐和公路,分别占调查样方数的23.2%、22.2%和6.8%.与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第二次调查比较,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时没有大熊猫分布的荥经县现成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地.大相岭山系是现存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小,数量最少的山系,需加强该地的保护区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建设及有效控制栖息地内的人类干扰活动,从而避免大熊猫种群的衰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大熊猫生境以及大熊猫自身特征,同时阐述了汶川地震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影响.最后,为了有效保护大熊猫,从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入手,提出恢复破坏的栖息地、加强生态走廊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基地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大熊猫生境以及大熊猫自身特征,同时阐述了汶川地震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影响.最后,为了有效保护大熊猫,从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入手,提出恢复破坏的栖息地、加强生态走廊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基地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是近20年来一个比较活跃的区域,目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微生境与采食场两个空间尺度上.具有平缓的坡度被广泛认为是大熊猫偏好微生境的特征,而在微生境内对采食场的选择则侧重于具有较多喜食食物的部分,如老笋、新笋等的集中处.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来人为干扰可导致大熊猫选择生境的漂移.同域分布的大、小熊猫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境利用模式,这反映了两种熊猫在生理、生态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而非因种间竞争导致的生态调整之结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养分及质地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高寒草甸植被下,通过在放牧强度依次为每公顷8只、4只、2只、0只藏羊的条件下对土壤养分状况影响的试验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由对照的11.217%降低到重度放牧的8.632%;而速效氮含量增加,速效钾的含量减少,但均低于对照;速效磷含量及pH基本保持不变,土壤质地也无明显变化。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交换性Ca、Mg含量逐渐降低,而交换性№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8.
人类生态环境意识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利用PRA法,对中国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熊猫大县”一平武的人群进行了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并由春所得的意识分布率和折线图的结果表明,大熊猫栖息地的少数民族多,传统观念浓厚,且基本上处于农业文明意识阶段,因此其保护意识严重偏低。  相似文献   

9.
对大熊猫夏季栖居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进行承样调查,以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分类,并研究与大熊猫生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熊猫夏季栖居地植物群落可分为3个群丛6个亚群丛2;.大熊猫夏季栖居地生境因子由于财北坡地形状导致的水湿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紧密有关;3.自然背景植的比较结果显示,南坡的夏季栖居地结构优于北坡。  相似文献   

10.
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的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路线法在野外调查了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全部49条沟中390个样点的大熊猫粪便及其所处生境的特征,共发现80个样点有粪便,19个样点有卧穴,103个样点有啃食竹的残桩,1个样点发现大熊猫活个体,总共有125个样点发现有大熊猫的痕迹.把各样点的生境特征,包括在山上的位置、其食竹的种类和生长状态、森林起源、植被类型、人类干扰类型和强度等作为因素,对每一因素设置2,3,或4个水平.将大熊猫的生境各样点有无大熊猫作为行(r=2),将各因素的水平设为列(c=2,3或4),从而组成一个2×c联列表.在某样点是否有大熊猫痕迹与各生境因素的水平相互独立的零假设下,χ2检验的结果表明:(1)大熊猫在海拔2600~3000m取食;(2)对缺苞箭竹有明显的偏好,且在生长良好的生境处活动频繁;(3)对天然生境的利用比对人工林的利用高得多,对原始林和次生林的利用则没有明显差异;(4)更多地利用有针叶林;(5)明显回避有森林采伐和牲畜放牧的生境,且生境利用率随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电刺激采精及精液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的9只5.5-16.5岁的雄性大熊猫进行了17次电刺激采精,其中3只是能进行自然交配并繁殖了后代的种公兽,比较研究了精液离心、不同稀释液和冷冻方法对大熊猫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的活力、运动状态、精子和顶体形态的影响。细冷冻是1种较好的超低温冷冻精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大熊猫阴道微生物组成,为合理的进行大熊猫阴道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组别:WLQ、BFX、DJY)和不同年龄(组别:A1、A2、A3)的14个大熊猫阴道分泌物样品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注释上,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为变形菌门、担子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在功能注释上,注释为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基因是样品中含有微生物数量最多的功能基因;在抗性基因注释上,变形菌门比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更易携带耐药基因,且沙门氏菌耐药基因APH3-lb分布存在于所有样品中.此外,不同年龄组大熊猫阴道菌群差异显著;DJY组衣原体比例最高.耐药基因APH3-lb和衣原体对大熊猫繁育存在一定的威胁,需要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3.
Captive populations provide a precious genetic resource for endangered animals and a source of individuals for reintroduction to depleted habitats. Therefore, accuracy in determining paternity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managing captive populations and in 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s of known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for release.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fast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conduct paternity testing for captive giant pandas in the Wolong population. This technique uses two highly poly...  相似文献   

14.
对分离自四川省卧龙保护区大熊猫肠道的6株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抗性与质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株大肠杆菌中都存在不同大小的质粒DNA;采用SDS高温法处理每株大肠杆菌后,有2类质粒在琼脂糖凝胶上的条带数减少,菌株的抗生素抗性水平也有所降低,有2株菌的某些抗生素抗性完全消失;将分离自6株大肠杆菌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获得1个氨苄青霉素抗性转化子.这些结果表明,大熊猫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抗性与它们含有的质粒有关.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犬瘟热病毒(CDV)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犬瘟热病毒疫苗中提取的RNA为阳性模板建立了快速检测CDV的RT-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CDV RT-PCR扩增得到与理论设计值大小一致的456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犬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牛轮状病毒(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大肠杆菌(E.coli)和新城疫病毒(ND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可检出约1.53×10~2拷贝/μL的核酸;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重复性好.此方法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37份眼观正常的大熊猫粪便样品检测,未检测出犬瘟热病毒,与胶体金试纸卡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肠道菌抗生素抗性菌转座酶的基因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抗生素抗性质粒pAm08CD7339全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质粒中存在一个编码转座酶的DNA片段,两条DNA链均可编码转座酶,其编码区长度分别为717 bp和600 bp,编码238个和199个氨基酸残基(分别命名为Transposase238和Transposase199).以pAm08CD7339质粒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对2个转座酶基因进行扩增,构建相应表达质粒,转化不同大肠杆菌菌株进行表达,结果表明:Transposase199可以在E.coli BL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大熊猫及其主要伴生动物种群动态变化情况,提高监测水平,采用固定线路、同一监测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红外相机技术等综合方法,基本掌握了关键物种种群变化情况,建立了大熊猫及其伴生物种网络.结果表明大熊猫、黑熊、林麝、野猪、红腹角雉、血雉这六种动物的种群变化波动较小,处于种群恢复时期;羚牛、金丝猴、鬣羚、斑羚、金鸡种群扩大的趋势较为明显;鬣羚、斑羚受极端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esent study, formalin-fixed feces, oligonucleotide fingerprinting and SRY-gene based sexing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family net for giant pandas in the Tangjiahe Natural Reserve and to assess contemporary gene flow (migration) in this population. A total of 124 fecal samples were attributed to 37 individuals (22 females and 15 males) that were then analyzed for family relationships. Based on DNA fingerprints, the deduced family net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acts: (i) First-order relatives possessed similarities from 50% to 90%,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unrelated individuals or distant relatives were as high as 77%, indicating that the Tangjiahe panda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genetic similarity; (ii) 15 matings were identified and 5 ones occurred between close relatives, implying that there is potential for inbreeding to impact the pandas; (iii) four mating pairs and 5 offspring presented long distance migrations, demonstrating the intra-reserve habitat is continuous; (iv) four pairs of full sibs (also female-male dyads) dispersed short distance and all of them gave birth to highly inbred offspring, reflecting long distance migration is vital for inbreeding avoidance; (v) 17 adult individuals dispersed short or moderate distance and formed three clusters on the landscape, indicat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a negative factor impacting the pand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