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羰基铑催化剂由于其加氢性能较弱,在羰基化反应的研究中,通常仅作为烯烃氢甲酰化制醛的催化剂。产物中得不到醇。本文则报道了以Rh_2(AcO)_4和Rh_6(CO)_16为催化剂,在一个反应器内进行烯烃氢甲酰化,加氢制醇的研究。系统考察了Rh/Pbu_3/EtOH催化体系受各种反应条件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烯烃转化率达100%。对醇选择性亦在99.5%以上,正异构比在2以上.为烯烃一步制醇建立了铑系催化新体系。文中并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反应过程的催化剂物种.实验证明,由烯烃一步制醇是由烯烃首先进行氢甲酰化反应,然后由生成的醛进一步加氢成醇的一个串联反应过程。前一步骤反应速度较快,2h内可使95%以上的烯烃转化为醛,后面由醛加氢成醇则进行缓慢,在100—120℃下,至少22h,才能使醛全部转化为醇。  相似文献   

2.
双膦配体DPPB的铑配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耀忠  赖中 《分子催化》2000,14(5):332-336
研究了由Rh(acac)(CO2)和1,4-双(二苯膦基)苯(简称DPPB)组成的体系对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P/Rh比、催化剂浓度等对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了该体系催化1-己烯、1-辛烯、1-十二烯的氢甲酰化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底物碳链的增长,反应活性呈提高优势。实验证明,DPPB-铑配合物对苯乙烯的氢甲酰化反应有较  相似文献   

3.
陈华  刘海超 《分子催化》1995,9(2):145-151
本文研究了两相催化体系中,在CTAB(C16H33NMe3Br)存在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l(CO)(TPPTS)2对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膦/铑比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MPa恒压下,反应温度100℃,膦/铑摩尔比为16,H2:CO=1:1的条件下,1-己烯氢甲酰化的转化频率(TOF)可达到39.8min^-1。在此反应条件下,有机相和水相  相似文献   

4.
Rh—Mo—K/Al2O3催化剂的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硫化态和还原态Rh-Mo-K/Al2O3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考察了不同铑负载量、钾助剂、合成气组成和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和空速)对合成醇性能的影响及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发现硫化样品较之还原态样品具有更好的合成醇选择性,催化剂中添加铑后,生成醇活性和选择性大幅度提高。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提高反应压力和空速、适当增加合成气H2/CO的比例可以获得较好的合成醇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两相催化体系中,在CTAB(C_(16)H_(33)NMe_3Br)存在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l(CO)(TPPTS)_2对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膦/铑比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MPa恒压下,反应温度100℃,膦/铑摩尔比为16,H_2:CO=1:1的条件下,1-己烯氢甲酰化的转化频率(TOF)可达到39.8min ̄(-1)。在此反应条件下,有机相和水相容易分离,铑-膦配合物流失到有机相中的量极小。  相似文献   

6.
铑基催化剂催化CO加氢合成乙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亚权 《催化学报》1999,20(1):7-11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Rh/CeO2/SiO2,用浸渍法合成了Rh/CeO2(I),并用H2化学吸附XPS,TP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铑完全还原,而CeO2未还原,Rh-CeO2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在常压CO加氢反应中,未加氧化物促进剂的Rh/SiO2即能催化乙醛的生成,但产物中仅有极少量甲醇和乙醇,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显著降低、CeO2的加入降低了乙醛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铑配合物RhCl(CO)(TPPTS)2在常压(CO:H2=1:1)条件下对1-十二碳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对催化剂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溶液pH值、膦铑比、溶剂等因素的变化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作了考察.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B)的加入,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形成胶束.加速有机相和水相间的传质速度,从而提高催化转化速度.在反应温度(80℃)下,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较室温下高.达到最佳催化活性的pH范围为7~9,[P]/[Rh]比为16,而有机溶剂的加入则使转化数降低.  相似文献   

8.
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i(CO)(TPPTS)_2(TPPTS:P-(m-C_6H_4SO_3Na)_3)负载于扩孔硅胶上,制成负载水相催化剂(SAPC),在高压反应釜中研究其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水含量对其活性影响很大,在一较窄的水含量范围内(25—35wt%),催化剂活性急剧增大,且存在一极大值,表现出水膜催化剂的特性。反应温度、总压和CO/H_2分压、Rh/P比的影响,与使用烃溶性能。三苯膦络合催化剂时有类似规律,溶剂的影响不明显,实验证明,SAPC具有良好催化活性,SiO_2上负载的铑配合物不会被原料和产物洗提而造成流失,有利于催化剂的稳定和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新型水溶性膦铑络合物催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燕远勇  左焕培 《分子催化》1994,8(2):147-150
新型水溶性膦铑络合物催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燕远勇,左焕培,金子林(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12)关键词烯烃,水溶性膦铑络合催化剂,氢甲酰化,醛.1.前言为克服催化剂的流失和与反应产物的分离困难,近年来均相催化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开发了以磺化...  相似文献   

10.
刘晔  贺德华 《分子催化》2000,14(3):227-231
考察了反应温度,CO/H2压力和P/Rh比等因素,对Rh/Ph3PO催化剂催化混合辛烷氢甲酰化反应活性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并采用加热加压的原位红外表征方法,跟踪了在1-辛烯反应中Rh/Ph3PO催化剂的活化、中间活性物种的产生和分解消失等瞬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Rh/L和Rh-Zn/L分子筛催化剂上乙烯的氢甲酰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L和Rh-Zn/L分子筛催化剂上乙烯的氢甲酰化反应董永治,徐奕德,刘安明,李大明,黄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Rh/L分子筛催化剂,Rh-Zn/L分子筛催化剂,氢甲酰化反应,乙烯近年来,氢甲...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水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烯氢甲酰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SiO2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水相铑膦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0-110℃,合成气CO:H2=1:1,反应压力2.0MPa,「Rh」=7.5×10^5,P/Rh=25的条件下,进行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结果表明,时空收率可达194-228g丁醛,正异比高达约14.2,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与体系易分离,铑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仅为1×10^-9-4×10^-9,基本消除了铑的流失,克服了均相反应中催化剂铑的回收和  相似文献   

13.
Rh-Mo-K/Al2O3催化剂的结构及合成醇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瑞 《催化学报》1998,19(1):29-32
采用XRD,LRS技术研究不同Rh含量的Rh-Mo-K/Al2O3催化剂的结构,并与其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相关联。结果表明,在氧化态Mo-K/Al2O3催化体系中添加0.2%的Rh会导致表面“K-Mo”物相聚集,继续增加Rh含量,铑可能和钾钼物种结合生成一种新的表面活性物相,从而使“K-Mo”物相晶粒主为小。  相似文献   

14.
偶合化学发光反应测定痕量铑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基于Rh(Ⅲ)对Mn(Ⅱ)-BrO^-3反应的催化作用,并与Iuminol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了一种测定铑的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新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测定铑的条件,研究了外来离子的影响,配合三正辛胺(TOA)萃取色谱法分离干扰离子。铑浓度在1×10^-5~10μ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峰高成直线关系,检测限(3σ)达到5×10^-6μg/mL Rh。方法用于贵金属离子混合液的活性炭载体催化剂中  相似文献   

15.
应用加温加压气固多相催化原位红外光谱反应器,在H2/CO=2:1(mol)、0.5 ̄5.0MPa和20 ̄300℃的接近CO+H2工业反应条件下,考察了还原态和氧化态Rh/Al2O3催化剂表面CO吸附态,关联了吸附态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态的Rh/Al2O3催化剂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烃类,其催化剂表面存在三种CO吸附态:线式Rh(CO),孪生式Rh(CO)2和桥式Rh2CO。在常温常压下  相似文献   

16.
在Silicalite-2分子筛担载的铁催化剂中添加MnO和K2O助剂,可显著提高其CO加氢制碳烯烃的选择性及催化活性,MnO助剂主要抑制乙烯和丙烯的加氢反应而提高烯/烷比值,K2O助剂则增加催化剂对CO的吸附能力,同时抑制乙烯在催化剂表二次反应(主要是乙烯的歧化反应),从而有利于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及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7.
铑基CO加氢制乙醇催化剂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FTIR的Rh/CeO2/SiO2系列CO加氢制乙醇催经剂进行了研究,在H2流中升温处理时,吸附CO的脱附温度低于N2气流中CO的脱附温度,CeO2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N2和H2气流中CO的脱附温度,在H2气流中升温处理时,相邻双羰基峰的低波数峰迅速消失,而高波数峰变得不对称,FTIR结果表明,在CO加氢反应中,催化剂表面上生成了Rh(H)CO物种,反应的速度决定步骤很可能是这一物种的进一步反应,  相似文献   

18.
在Silicalite-2分子筛担载的铁催化剂中添加MnO和K2O助剂,可显著提高其CO加氢制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及催化活性.MnO助剂主要抑制乙烯和丙烯的加氢反应而提高烯/烷比值;K2O助剂则增加催化剂对CO的吸附能力,同时抑制乙烯在催化剂表面的二次反应(主要是乙烯的歧化反应),从而有利于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及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9.
Fe_2O_3/ZrO_2催化剂的结构及其F-T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陈开东,范以宁,颜其洁(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铁锆催化剂,一氧化碳加氢,低碳烯烃1.前言将合成气催化转化为低碳烯烃是实现煤碳和天然气资源优化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关该催化...  相似文献   

20.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铑基催化剂活性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体积(40μl)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CH4和CH4/O2(2/1)在氧化态、还原态和不同还原程度的负载型铑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情况。当CH4与还原态催化剂反应时间,CO为主要产物,其选择性〉70%;当CH4与氧化态催化剂反应时,无目标产物CO生成。通过脉冲不同时的H2,对完全氧化态催化性能。这一结果不仅进一步证实了还原态铑是反应的活性位,而且说明操作条件(如物料比,不还条件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