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OOCs正以其巨大的浪潮冲击着当今的高等教育.本文根据国内外MOOCs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MOOCs的优势及其对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大学物理MOOCs建设,提出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以期有助于更好地迎接MOOCs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这次演讲的安排是, 我将首先介绍对称自发破缺的思想, 再讨论这些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凝聚态物质中, 如何经由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和杰福瑞·戈德斯通(Jeffrey Goldstone)的研究工作, 发展到罗伯特·布鲁特(Robert Brout)和弗朗索瓦·恩格勒特(Franois Englert)的研究以及我自己在1964年的工作。这是演讲的主要部分。其他的涉及这些思想在电弱理论中的应用, 由于各位听众都相当熟悉, 我将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3.
2012 年7 月4 日将作为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载入科学史册。在这一天,座落在法国和瑞士边境上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了一个新的基本粒子,被称为希格斯粒子。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7月9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宣布,独立发现了希格斯粒子~([1—4])的最主要的衰变过程——正反底夸克对衰变(H→bb~([5—11])。同年8月5日,CERN的CMS实验组也确认这个发现~([12—17])。8月28日,CERN通过发布会正式宣布这个激动人心的结果,物理学家都欢呼沸腾,各国的媒体都有追踪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进行的两个实验—ATLAS实验和CMS实验,发现了一个质量大约为125 GeV的新粒子。这个粒子后来进一步被证实,其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的希格斯粒子的属性相吻合。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希格斯粒子及其发现历程,以及LHC上进行的CMS实验,然后主要介绍了CMS上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和它的性质的测量结果,以及中国科学家们在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苹果成熟以后会掉到地面上,而不会四处乱飞,是因为苹果和地球间存在引力。引力的起因是质量。现在要问质量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7.
据英《自然》2000年第6810期报道,在经过了11年正常运行和3个月延期运行之后,欧洲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终于在2000年11月寿终正寝。此前一周,CERN总主任LucianoMaiani拒绝了LEP再运行1年的请求,命令按计划在年初将它拆除。LEP得到延期运行一个月的经费,以便获得更多的数据来支持初步的观测结果。由于数周前,LEP首次真正观测到希格斯粒子存在的可能性,CERN管理机构受到各方的压力,要求延长运行1年。但是,延长1年运行将需经费1亿瑞士法郎,而且还要推迟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进行的两个实验—ATLAS实验和CMS实验,发现了一个质量大约为125 GeV的新粒子。这个粒子后来进一步被证实,其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的希格斯粒子的属性相吻合。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希格斯粒子及其发现历程,以及LHC上进行的CMS实验,然后主要介绍了CMS上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和它的性质的测量结果,以及中国科学家们在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希格斯与他的“上帝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提出“希格斯机制”和预言“希格斯玻色子”而闻名于世的彼得8226;希格斯(Peter Higgs)2009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和斯德哥尔摩大学联合颁发的奥斯卡8226;克莱因(Oskar Klein)奖。10月1日,希格斯在Alba Nova大学中心做了题为“我作为玻色子的一生”(My Life as a Boson)的获奖演讲。随着坐落在西欧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即将开始运行取数并寻找那个给予基本粒子以质量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希格斯机制和它背后的物理,甚至为LHC能否找到希格斯粒子而打赌。为了以简单通俗的语言还原四十多年前发现希格斯机制的真实过程,我们在此翻译了《Physics World》由编辑彼得8226;罗杰斯(Peter Rodges)于2004年7月采访希格斯本人后所撰写的文章《Peter Higgs: the Man behind the Boson》,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2.
当两个原子核碰撞时,出现许多小碎片。一种猜测而得的结论是“热”的核物质达到沸腾的程度,并且崩裂成许多“微滴”。 相似文献
13.
14.
早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时对这个问题就已明白,他支持三维空间的论证.后来又被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l564~1642)复述在他的著作<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1]. 相似文献
15.
16.
17.
原子核里有质子和中子,它们都是重子.通常认为,自然界中重子数守恒,质子是绝对稳定的.因此,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核氢核以及稳定区的其它各种原子核都是永恒不变的. 最近温伯格和萨拉姆提出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功.许多物理学家正在研究进一步把强相互作用也包括进去的统一理论[1].他们认为夸克和轻子间存在联系,存在带夸克和轻子量子数的玻色子.在很高能量区域中,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将具有相同耦合常数,外推猜测玻色子质量在1015-1016电子伏特.这种理论的一个重要预言是,质子会通过交换上述玻… 相似文献
18.
光和物质的起源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对该问题的探究贯穿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史.文章首先从最早的光微粒说和波动理论讲起,详细介绍了为什么光的波动学说可以成功地解释光的折射和干涉现象.然后以光的横波特性为基础,论述了是否存在可以承载光传播的媒介物质.通过对电荷和磁场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光是一种电磁波.最后从凝聚态物理学的演生原理出发,作者论述了弦网液体中的弦密度波对应于电磁波,弦的端点对应于电子,进而给出了光和电子起源的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