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e+e→h′s反应中,末态重子介子比及重子反重子关联,在流行的强子化模型中,仅有JETSET事件发生器能通过调节专用附加参数较好拟合实验,被认为是检验强子化模型的最敏感可观察量.用微扰QCD所允许的末态部分子100%的色分离联接,取代JETSET中大Nc近似下的色中性流联接,对这些可观察量作了预言.并与JETSET原有预言及最新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发现色分离联接同样甚至更好地与这些实验符合,这表明原来用色中性流联接与这些实验事实基本符合,并不意味着色中性流就是非微扰QCD选择的色联接方式,100%的色分离联接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刘振鹏 《物理学报》1963,19(9):613-616
利用Stückelberg所提出的混合相互作用场的假设,计算了重子的第一级近似的有限自能,得到重子质量间的Gell-Mann公式,和Salam哈密顿密度表达式中各耦合系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炳安 《物理学报》1975,24(1):21-45
本文从层子模型的基本假定出发,对介子和重子波函数进行了探讨。文中讨论了介子、重子这样的强耦合束缚态的物理特性,指出“层子对”的产生效应对波函数的贡献是重要的。文中给出了具有任意角动量的介子波函数的一般形式。在质心系中,假定介子波函数和重子波函数具有近似的SU6对称性质,得到了在质心系具有SU6对称性质的介子波函数和基态重子波函数的一般形式,禁戒了实验中不出现的介子态。在质心系假定了O3?SU6对称性,写下了在质心系具有这种对称性的几个低激发态重子的波函数。在每一个O3?SU6多重态中的介子和重子波函数都含有两个洛仑兹协变的空间函数,对强耦合的束缚态,由于“层子对”的产生效应是重要的,这两个不变函数一般是不相等的。由于只在质心系假定了SU6和O3?SU6对称,因而可以使波函数具有洛仑兹协变性,即运动系中这种对称性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量子场论对由层子一反层子结合成的介子态和由三个层子结合成的重子态作了统一的处理.假定层子具有很大的质量并假定层子所受到的二体作用可由等效位势来代表.作用的顶点包括γ5和γ4(实际上是M-1γμ▽μ)两种类型.最后得出的介子和重子波动方程能够很满意的解释各种介子和重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质量谱.  相似文献   

5.
邹冰松 《物理》2001,30(11):736-736
20 0 1年 4月 2日至 5日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重子结构和重子相互作用”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了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泰国大学任教的阎宇鹏教授做系列讲座 .高能核散射专家、法国南特大学的Werner教授做了顺访报告 .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4 0多位从事该方面研究工作的老、中、青研究人员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共提交了 2 5个学术报告 .…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层子模型中重子和介子的波函数提出了一种合理的位相约定,澄清了位相上存在的混乱,并给出了 SU3的 I、U、V 三种表象之间的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远  李希国  贾多杰 《中国物理 C》2003,27(11):995-998
分析了K介子在核物质中有效质量的变化受到核物质标量密度和矢量密度的双重影响,使用Walecka模型和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讨论了核物质标量密度与矢量密度的关系,利用这一关系改进了K介子有效质量和核物质密度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手征夸克模型的手征幺正法研究介子-重子S波散射过程中,首要处理的是传播子圈积分的重整化问题。研究发现,在大部分扇区中,采用动量截断法和维数正规化法进行重整化都可适用;但在某些扇区中,动量截断法重整化会使传播子出现"人为奇点",不能适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线性Regge轨迹和相对论夸克模型,研究了低激发态单重介子谱,并解释了这些激发态的窄质量劈裂源自轻夸克的相对论效应.计算了自旋宇称为J+(J=0,1,2)的单重介子(D,Ds,B,Bs)P波的质量,并建议存在O+态的,未被实验发现的B介子和Bs介子,其质量分别为5659 MeV和5788 MeV.计算表明,Ds0(...  相似文献   

10.
吉日木图  敖登  薛康 《物理学报》2018,67(9):91201-091201
构造夸克间的有效的相互作用势函数是强子物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学科前沿问题之一.本文对坐标空间中的Breit夸克势函数的完整形式实施消除奇异因子的替代方法,构造出一个有效的夸克势.除了第一项库仑势和第七项常数项势,对其他的项都需进行重新构造,即对第二项和第四项做δ(r)→μ~3e~(-μr)/8π替代,对第三项做1/r→(1-e-μr)/r替代,对第五项和第六项做1/r~3→1-(1+μr)e~(-μr)/r~3替代,由此重新构造出新的势函数,然后用来计算质量劈裂,检验构造势的有效性.为此计算了一组含重介子和夸克偶素的质量劈裂.计算中屏蔽质量μ不是简单的常数,而是取与夸克质量m_i,m_j有关的变量.研究计算发现,只有当屏蔽质量μ取为关于夸克平均质量μ_a=(m_i+m_j)/2的洛朗级数形式μ=c_(-3)(μ_a+0.512)-3+c_(-2)(μ_a+0.512)~(-2)+c_(-1)(μ_a+0.512)~(-1)+c_0+c_1(μ_a+0.512)时重介子η_c-J/ψ,η_b-Υ(1s),还有χ_(c0)-χ_(c1)-χ_(c2)等的夸克偶素之间质量劈裂精确达到实验值,同时其他介子尤其是6个D介子质量精度都比以往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因此,本文构造出一个有效的夸克势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希国  刘新宇  高远 《中国物理 C》2007,31(10):922-928
在Schaffner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框架基础上, 考虑同位旋矢量介子δ,扩展了强子动力学模型和单玻色子交换K介子-模型, 重新讨论了介子与重子和介子与K介子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 研究了奇异核物质中K介子的有效质量, 发现在奇异核物质中K介子的有效质量随密度的变化比在纯核子物质中的变化小. 同位旋矢量介子δ对在奇异核物质中K介子有效质量随密度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但对不同的参数组, 其影响的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这篇文章中,用华德等式给出了介子、重子的贝特-沙尔披特方程的积分核与其电流跃迁矩阵元的积分核的关系,用这些关系作为讨论方程和跃迁矩阵元时做的假定的限制,从而使电流守恒得到保证.文中在不考虑封闭的层子线圈图的贡献时,用华德等式给出的关系可从贝特-沙尔披特方程的积分核将电流跃迁矩阵元的积分核算出来.文中在对方程的积分核作位势假定以后,得到了跃迁矩阵元的表达式.用方程的核和解出的波函数可将电流跃迁矩阵元算出,而且保证电流守恒.  相似文献   

13.
吕健  杨光 《物理学报》2011,60(10):101201-101201
根据质量劈裂公式计算了轴矢介子多重态(11P1)中底偶素的质量,然后利用粒子表上最新的实验数据,在雷吉唯象的框架下计算轴矢介子多重态中双重介子Bc1、奇异偶素(ss-bar和奇异介子K1B的质量. 最后在介子-介子混合的框架下,计算了K1A - K1B混合角和轴矢介子九重态中两个同位旋标量态的混合角. 我们建议实验上在1478 MeV能量附近进一步研究轴矢介子h1(1380)的性质,在6774 MeV能量附近寻找和研究轴矢介子Bc1(1P).本文的计算结果对于实验上寻找还没有观测到的双重介子态Bc1以及理解K1A - K1B混合和轴矢介子九重态的混合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介子谱 雷吉轨迹 介子-介子混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e+e湮没中夸克产生规律和夸克组合规律,本文计算了e+e湮没中粲重子与粲介子的比值.我们得到的粲重子介子比同能量s有关,并且同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15.
李希国  高远  刘紫玉  郭艳蕊  左维 《中国物理 C》2004,28(11):1150-1153
运用密度相关的平均场理论,分析了耦合常数随密度的变化及其对核子有效质量的影响.尤其引入δ介子后,质子和中子的同位旋效应得到体现,使非对称核物质中质子和中子的有效质量出现差别,从而对标量密度产生影响.利用含δ介子密度相关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了在对称和非对称核物质中标量密度ρS和矢量密度ρB的关系,并由此研究了K介子有效质量随核物质密度的变化,分析了密度相关的耦合常数以及核物质非对称参数对K介子有效质量产生影响的大小,并与在耦合常数不依赖于核物质密度的情况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夸克统计模型和强子产额的实验数据,研究了 反应中的夸克对产生率、奇异抑制因子和重子介子比,得到了这些量随能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陈鄂生  陈岩 《中国物理 C》1995,19(7):612-619
利用夸克统计模型和强子产额的实验数据,研究了pp反应中的夸克对产生率、奇异抑制因子和重子介子比,得到了这些量随能量s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真空效应,用有效拉氏量方法给出了介质对ρ介子质量的影响,发现ρ介子质量随温度和化学势的升高而降低.然后用所得到的结果检验了Brown-Rho标度定理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用RVUU模型统一地研究了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K介子和π介子的动力学过程.考虑了K产生和输运过程的介质效应,同时,计入了π在核物质中的传播.用它模拟了每核子1GeV入射能量的重离子碰撞中π产生和阈下K产生过程.讨论了核介质效应对π末态性质的影响,以及对K末态性质的联带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吸引的π光学势,影响了末态π动量分布,使横动量分布中具有小动量的π产额增大,同时明显增大了K的产额,改变了K的动量分布.这说明要合理地评价重离子碰撞的探测信息,需要统一地研究K和π的这些末态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t道、s道、u道和由张量相互作用项导致的接触项对矢量介子和重子八重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的贡献。在分波分析的框架下,求解了耦合道的李普曼–施温格方程,研究了动力学生成的奇异数S=0,同位旋为I=1/2的重子共振态N(1650)1/2-和N(1700)3/2-,N(1895)1/2-和N(1875)3/2-,N(2120)3/2-,以及同位旋I=3/2的重子共振态△(1620)1/2-和△(1700)3/2-的质量、衰变宽度、和角动量等性质。另外,计算结果表明,在2 000 Me V附近存在着JP=1/2-的N(2120)3/2-的对偶共振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