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以 AIBN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与苯乙烯在1 4—二氧六环溶剂中进行共聚,得到无规共聚物P(St-Am)。使P(St-Am)与过量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化产物。该产物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与二氰二胺反应,制得分子链上同时含有离子和疏水基团的高分子苯乙烯—丙烯酰胺基甲撑脒基脲盐酸盐共聚物P(St-Am·MG)。P(St-Am) 和P(St-Am·MG) 的结构用红外光谱法鉴定,组成用元素分析法测定。 P(St-Am·MG) 在 MeOH/H_2O混合溶剂中的粘性行为表明它是带有疏水基的聚电解质,用电导滴定法和小角激光光散射法分别测定其电荷密度和分子量。  相似文献   

3.
丙烯酰胺—二氰二胺大单体及其与苯乙烯共聚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用平衡渗析法研究了主链含疏水基、侧链含亲水基的接枝共聚物P-M-St和二氰二胺同甲醛、氧化铵的缩合物D-F与甲基橙MO及乙基橙EO,橙黄ⅣO-Ⅳ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由Klotz方程求得键合常数K1和△G、△H和△S.D-F与P-M-St相比,其与MO的键合作用较弱.P-M-St与染料的键合程度:O-Ⅳ>EO>MO.脲或甲醇能削弱高聚物与染料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高分子领域中,C60的高分子化一直是C60材料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迄今为止,制备含C60高分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采用自由基引发剂、阴离子引发剂或阳离子引发剂引发C60与烯类单体共聚[1,2];(2)对C60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可聚合官能团,合成含C60的单体,随后聚合成含C60的高分子[3];(3)制备出带有功能基团的高分子前体,再通过功能化反应将C60引入高分子链[4~9].  相似文献   

6.
以P(St-Am·MG)对染料活性艳红(X-3B)溶液进行絮凝试验,考察了高聚物剂量及外加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与无疏水基团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MG的絮凝能力进行了比较。发现絮凝体系无外加盐时,高聚物与染料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静电力;有外加盐时,高聚物的电荷受到屏蔽,高分子链卷曲,PAm·MG的絮凝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而P(St-Am·MG)与X-3B之间存在疏水相互作用,受影响较小,此时P(St-Am·MG)的絮凝性能优于PAm·MG。用平衡渗析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时甲醇和脲存在下P(St-Am·MG)与X-3B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证明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的改性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甲醛(F)和二氰二胺(D)改性聚丙烯酸胺(PAm),制得新型阳离子聚电解质PAm·MG,对PAm·MG的合成和表征进行了研究。合成反应通过两步进行,先使PAm与F反应,生成羟甲基化产物PAm·M,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使PAm·M与D反应,制得PAm·MG.控制F用量,得到不同取代度的PAm·M.和PAm·MG。PAm·MG在水溶液中能与阴离子聚电解质形成复合物沉淀证明PAm·MG带有阳离子基团。元素分析及电位、浊度滴定结果表明PAm·M中的羟基完全与D发生了反应。SALLS测得的M_w证实了PAm在改性过程中分子链未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8.
耿同谋  吴文辉 《合成化学》2006,14(1):84-85,102
利用二正辛胺与丙烯酰氯非均相胺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二正辛基丙烯酰胺,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考察了搅拌方式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越剧烈、反应时间越长产率越高。在0℃~10℃下,反应6 h,产率可达89.49%。  相似文献   

9.
通过异氰酸苯酯和丙烯酰胺(AM)的取代反应,制备了疏水缔合型单体N-苯基甲酰胺-丙烯酰胺(HMAM)。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HMA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MAM单体含有疏水和亲水基团,可用于制备新型水溶性疏水缔合型聚合物,该聚合物不溶于水和丙酮等强极性溶剂,但能溶于二甲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中等极性的溶剂中。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苯乙烯大单体与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结果表明,接枝效率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及小单体与大单体的投料比的增加而增加,随大单体的分子量增加而减少,而随单体浓度的变化呈现一最大值。共聚过程中大单体的转化率开始较小单体的增加快,后期变慢。用萃取法纯化的接枝共聚物经GPC、IR、~1H-NMR及PGC等表征,并算得平均接枝数为4—7。透射电镜表明接枝共聚物中存在微观相分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溶剂对聚(苯乙烯-环氧乙烷)嵌段大单体(Poly(St-b-EO)-MAMacromer)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自由基共聚活性的影响。其共聚活性同时受溶剂的介电常数(ε)、增长活性链与溶剂二者溶度参数差值(△σ)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M-co-OPMA)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OP-10)与马来酸酐在95℃下反应,合成了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单酯(OPMA);并在水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共聚合,获得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M-co-OPMA);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组成、单体总浓度及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特性粘数与阴离子度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电导滴定对共聚物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定了共聚物表面和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分子主链上引入OPMA链节后,不仅保持了PAM优良的增稠能力(特性粘数达764.31 mL/g),且赋予了共聚物较高的表面活性(浓度为1.5 g/L共聚物水溶液的表面和界面张力分别可达53.94 mN/m和5.41 mN/m).  相似文献   

13.
以对溴苯乙烯为原料,先将其制备成格氏试剂,再与二苯基氯化膦反应,合成对(二苯基膦)苯乙烯单体.通过向反应体系中添加自由基捕捉剂,改进了对(二苯基膦)苯乙烯单体的合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物质的量分数是0.2%的对苯二酚为阻聚剂时,对(二苯基膦)苯乙烯单体的收率可提高到78%.  相似文献   

14.
合成并表征了含2,6吡啶二羧酸根二茂钛基团的苯乙烯单体.通过含钛单体与苯乙烯的溶液共聚反应得到了稳定性高且可溶的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能溶于THF,CHZCh和甲苯中,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6℃.该含钛聚苯乙烯有望应用于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靶用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2-乙烯基吡啶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 2 乙烯基吡啶的两嵌段共聚物(PS b P2VP),并采用GPC、FTIR、NMR(1H NMR和13C NMR)、DM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高分子量、窄分布的两嵌段共聚物,具有微相分离的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聚苯乙烯大单体与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结果表明,接枝效率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及小单体与大单体的投料比的增加而增加,随大单体的分子量增加而减少,而随单体浓度的变化呈现一最大值。共聚过程中大单体的转化率开始较小单体的增加快,后期变慢。用萃取法纯化的接枝共聚物经GPC、IR、1H-NMR及PGC等表征,并算得平均接枝数为4—7。透射电镜表明接枝共聚物中存在微观相分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分子单体技术合成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链,聚氧乙烯链为侧链,末端为白蛋白诱导吸附基团的十八烷基功能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采用变角X光电子能谱和表面接触角研究了该功能聚合物在空气和水界面的性质.结果表明,在聚合物-空气界面,十八烷基聚氧乙烯(SPEO)的表面含量随表面层厚度的降低而升高,并在表面发生高度富集.在聚合物-水界面,聚合物表面重组行为较弱,形成了高SPEO含量的疏水表面,该SPEO尾形结构表面预期可发挥聚氧乙烯和十八烷基的协同作用,形成白蛋白原位复合的生物医用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型两亲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磺酸(AMC_(16)S),及其两亲聚合物PAMC_(16)S在空气-水界面上形成单层膜的特点进行了研究。AMC_(16)S可通过在亚相中添加Ca~(2+)或Cd~(2+)等多价阳离子在界面上原位生成不溶性磺酸盐的方法获得满意的成膜行为。PAMC_(16)S不溶于水,可直接成膜。发现,PAMC_(16)S的成膜行为与亚相的性质明显相关。纯水亚相下PAMC_(16)S的极限单体链节面积较大,如亚相含有Ca~(2+)或Cd~(2+),极限面积明显缩小,说明烷基碳氢链的排列趋向紧密。  相似文献   

19.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嵌段共聚物(PS-b-PMMA).采用GPC、FTIR、NMR(1HNMR、13CNMR和固体NMR)和DM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高分子量、窄分布、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两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20.
首次制备了末端为双键的功能化聚己内酯(PCL)大分子单体(AECL);AECL与丙烯酰胺(AM)在过硫酸钾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接枝PCL侧链的水溶性新型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AM-g-PCL),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PAM-g-PCL的特性粘数为3.4 dL·g-1~5.3 dL·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