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2021,(8)
X射线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同其前驱阴极射线的发现一样,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佳话。伦琴为了将阴极射线引出玻璃管外进行研究,用了较高的放电电压且是在黑暗的实验室内进行研究,无意间发现了X射线。伦琴因X射线的发现于1901年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为人类带来数不尽的发现和福祉。  相似文献   

2.
 一、X射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是科学界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伦琴(W.K.Rntgen)教授发现了X射线,由于这一划时代的科学贡献,他于1901年荣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3.
Peter Dawson  游胤涛  马世红 《物理》2007,36(4):325-329
提到伦琴,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他对X射线的发现,而对他在电磁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则较少提及.文章详细叙述了伦琴为论证“位移电流”存在而做的实验,此实验曾被誉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实验之一,在当时广受赞誉,但今天却被人们渐渐遗忘了.希望该文能够使人们对伦琴为构建19世纪物理学宏伟大厦而取得成就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晶体X射线衍射的发现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和2003年分别是劳厄(MaxVonLaue)发现晶体X射线衍射和布喇格(W.L.Bragg)建立布喇格方程90周年。劳厄和布喇格的发现是20世纪物理学意义深远的大事。一、X射线的发现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伦琴在做阴极射线实验时,发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从管中阴极射线轰击的那个电极发射出来,经过一个多月全神贯注的实验探索,终于确认这是一种新的射线---X射线。  相似文献   

5.
X射线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伦琴射线,但人们更习惯叫我X射线,也有人叫我X光.由于当时对我的性质还不了解,所以伦琴就给我取名--X射线.  相似文献   

6.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1,20(10):47-48
电子的发现确证了原子是有结构的,X射线是电子向内层轨道跃迁时发射出来的,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发现是原子物理学的开端.而放射性射线则是从原子核内发射出来的,它的发现打开了原子核物理学的大门. 放射性是在对X射线的研究中发现的. 1896年初,伦琴将发现新射线的报告,连同用X射线拍摄的手骨照片,分寄给各国知名科学家,其中包括法国的庞加莱.1月20日,庞加莱在法国科学院的例会上介绍了伦琴的发现,并展示了照片.庞加莱指出,X射线是从阴极对面发荧光的那部分管壁发出的,并问道,是否荧光物质发荧光时也发出X射线?他的话触动了在场的物理学家贝可勒尔.  相似文献   

7.
医疗放射学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在诊断和治疗中电离辐射的应用。1895年德国一位物理教授伦琴(W.C.Roentgen)发现了X射线。在发现X射线时,他首先是从荧光屏(涂了铂氰化钡的玻璃板)上看到他  相似文献   

8.
1895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首次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伦琴发现了X射线.X射线与光波一样也是电磁波,不过波长更短,一般仅为1A左右。既然X射线也是一种波动,因此,也应该能够观察到X射线的干涉、衍射现象.但是由于用来显示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光栅,在一般情况下,其常数不可能做得象X射线的波长那样小.因此,在伦琴发现X射线后的很多年,一直未能观察到X射线的干涉和衍射现象.1908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应聘到伦敦的慕尼黑大学担任讲师.当时,慕尼黑大学集聚了许多学识渊博、深争重望的学者.除伦琴、劳厄…  相似文献   

9.
<正>几乎没有一个科学上的突破能像伦琴(Wilhelm Conrad R?ntgen)发现X射线一样立即展现出影响力,此重大的发现很快地就震撼了物理界与医学界。X射线在实验室被发现到广泛地为人所使用,期间短得吓人:在伦琴宣布发现X射线后的短短一年内,X光就已是医学上诊断与治疗所必需使用的一环了。  相似文献   

10.
 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自远古时起, 人类就在不断探索光的应用, 形成了光学这一重要的科学分支。从萌芽开始, 光学先后经历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895 年, 伦琴发现了X射线, 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 X 射线步入历史舞台, 在医疗、工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12 年, 劳厄发现了晶体X 射线衍射, 开启了X 射线探索微观世界的时代。现在X 射线已经成为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最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1,20(8):47-48
X射线发现之后,人们对其本性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伦琴本人猜想X射线是以太中的某种纵波.斯托克斯和J.J.汤姆孙认为X射线是电磁波脉冲.W.H.布拉格则根据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不偏转以及在物质中穿透力强等事实,认为γ射线和X射线是电子和正电荷组成的中性粒子对.1912年,在发现X射线16年之后,德国物理学家劳厄通过X射线在晶体中衍射的实验,才确证X射线也是与可见光相似的电磁波,只不过波长更短,穿透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余建刚 《物理通报》2006,4(1):52-55
物理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发明创造是科学家们在“无意”中发现的,其中颇为著名的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11月8日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实验室,研究阴极射线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X射线。X射线的发现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和轰动,并掀起了一股X射线研究热潮,并促使了天然放射性现象与电子等一系列重大发现的接踵而来,从而揭开了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序幕。乃至人们把X射线的发现称之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号角,现代物理学革命和现代科学革命的起点.对于如此重大的科学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1895 年, 伦琴(Wilhelm Conrad Roentgen) 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 射线。虽然当时有人建议将此新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但因它的本质是个谜,所以伦琴还是坚持以数学上用以代表未知数的符号“X”来称呼它。由于伦琴所发现新型态的射线可以穿透身体的软组织,看得见骨头,在医学诊断上帮助很大,所以马上在全球各地引起轰动。科学家对此新射线更是着迷,用尽各种方法,希望能揭开它的谜底,了解它的本质。1923 年, 康普顿(Arthur H.Compton)提出了答案,X 光是短波长的电磁波,同时带有波和粒子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ontgen)发现X射线后,由于许多X射线工作者的努力,对其产生性质和理论已研究得相当透彻,并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快中子治癌     
 原子核物理学和放射医学历来有着密切的关系.X射线的发现,奠定了放射治疗学的基础.随着中子的发现,又开辟了中子放射生物学和中子放疗学的研究和应用.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不久,1869年美国芝加哥Hahneman医学院的物理学家E.H.Grubbe首次声称治疗一例乳腺癌病人.不久经过另一些实验治疗,直到1922年放射治疗才被确认为一种控制恶性肿瘤有效的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16.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人类的活动,就有主观心理因素渗入其中。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研究中,应具备什么心理素质呢?从伦琴、劳厄和布拉格对X射线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启示。 1 伦琴的认真进取心 进取心是一种旺盛的自我意识及知识上  相似文献   

17.
 1901年是20世纪开始的一年,诺贝尔奖也于这一年开始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因为他于1895年发现了X射线。在上期的图7中我们已看到向伦琴授奖的盛况。图1为瑞典1961年发行的纪念1901年诺贝尔奖的邮票,最右为伦琴;图2为德国1951年纪念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奖50周年的邮票,除伦琴肖像外,右上角有他在实验中所用的X射线管。在他之后,还有多项与X射线有关的研究工作获得诺贝尔奖。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图3,东德1965,诞生120周年;图4,西班牙1967,欧洲放射学大会;图5,古巴1993,伟大科学家)在发现X射线时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18.
<正>1895年X射线的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诞生,X射线发现后,包括伦琴在内的很多科学家都兴趣盎然地投身于X射线本质的研究。X射线的发现及其研究,为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和广阔的前景,也为相关学科造就了数十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其在物理学领域,物理学家们对于X射线的研究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发展。本文  相似文献   

19.
 高能物理学着眼于发现和了解物质的结构。但是,这一基础学科必须同其他学科竞争,以期吸引投资者的重视。 应用科学追求将投资资本快速地转变为可行的市场产品。在经济困难时期,这一点对投资机构及政府是有吸引力的。而经济方面的利益及技术方面的关联也成了高能物理这样的基础科学的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 高能物理学,不管它最初的学术目的如何,也确实具有在副产品方面成功的重要记录,但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的突破上时,常常会忽略它所带来的相关效益。这方面的一个最突出的例证就是伦琴在1895年发现电子可以产生X射线。 成就 粒子物理学拥有大型而复杂的研究工具--加速器和探测器,它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自从伦琴于1901年12月10日因发现X射线首次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 截至2011年达到了105届(因战争关系), 全世界共有126个获奖项目, 191人次获此殊荣。颁奖的成果主要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理论创新三大类型。我们在由衷地赞叹这一系列具有最高原创性的科学成就, 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同时, 也不难发现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历史簿上, 还存在着某些瑕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