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孔交联聚丙烯酰胺树脂(PAM)为载体,合成了大孔交联聚(N-甲基丙烯酰胺)树脂(PNMAM),测定了树脂对水溶液中单宁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机理及吸附热力学。  相似文献   

2.
以大孔交联聚丙烯酰胺树脂(PAM)为载体,合成了大孔交联聚(N-甲基丙烯酰胺)树脂(PNMAM),测定了树脂对水溶液中单宁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机理及吸附热力学。  相似文献   

3.
用吸附树脂纯化分离中药黄芩中的黄苓甙是天然药物研究新技术。但吸附树脂交联聚苯乙烯疏水性强,水相与树脂之间的界面能较大,通过氯甲基化引入极性基团可以改善树脂的吸附性能。本文通过对氯甲基化后的交联聚苯乙烯(氯球)进行后交联以改善树脂孔结构,并通过胺化反应增加树脂的极性和亲水性,研究所合成一系列大孔吸附树脂的碱基含量对黄苓甙的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非水体系中大孔交联酰胺基树脂的吸附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大孔交联聚(N-甲基-N-对乙烯基苄基乙酰胺)树脂,测定了树脂对环己烷溶液中苯酚的吸附等温线,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等量吸附焓、吉布斯吸附自由能和吸附熵,推测吸附过程为氢键吸附.同时,通过比较树脂对环己烷溶液中苯酚和邻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的差别,进一步论证了大孔交联聚(N-甲基-N-对乙烯基苄基乙酰胺)树脂对非水体系中酚类物质的吸附是基于氢键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交联聚苯乙烯氨基树脂的结构与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交联度、致孔剂以及胺化试剂合成了一系列大孔氨基吸附树脂。详细研究了树脂孔结构、功能基结构与树脂脱色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进行酚羟基修饰得到修饰后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JN-2),将该树脂与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4)和超高交联树脂(NDA-150)在水溶液中对苯酚进行吸附-脱附性能比较,经过酚羟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JN-2)对苯酚的吸附性能有所提高,同时脱附性能明显改善,该树脂可望在含酚废水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交联聚苯乙烯孔结构对氯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苯乙烯、二乙烯苯在致孔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制得大孔交联聚苯乙烯,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和付氏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结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共聚体的交联度、致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吸附树脂的孔结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苯乙烯、二乙烯苯在致孔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制得大孔交联聚苯乙烯,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和付氏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结构性能。实测结果表明,共聚体的交联度、致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吸附树脂的孔结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用于天然皂甙分离纯化的吸附树脂,以高交联聚苯乙烯型大孔树脂S-008(Ⅰ)为原料,经氯甲基化和胺化反应,合成了低交换量弱碱树脂(Ⅱ—Ⅴ)。然后,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对绞股蓝皂甙的吸附性能。结果说明,胺化试剂与反应条件影响产物树脂的结构,并进而影响产物树脂对绞股蓝皂甙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水相悬浮聚合制备了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树脂,研究了PHEMA树脂以及用乙醇胺功能基化后的PHEMA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HEMA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受树脂孔结构,吸附温度,离子强度以及溶液中白蛋白的影响。该类吸附剂对胆红素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中用乙醇胺功能基化的树脂表现出更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小梅 《应用化学》2007,24(11):1322-1326
采用二甲胺为功能化试剂,化学修饰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合成了大孔交联聚(N-对乙烯基苄基二甲胺)树脂,测得树脂的氯含量由4.2mmol/g降低到0.24mmol/g,树脂的弱碱交换量为4.0mmol/g,说明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发生胺化反应完全。在水溶液中,测定了大孔交联聚(N-对乙烯基苄基二甲胺)树脂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发现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计算得到在吸附量为15、20和25mg/g时,等量吸附焓在-20.81~-30.74kJ/mol范围内,吸附自由能和吸附熵均小于0,说明吸附过程中存在氢键作用,吸附是自发、混乱度变小的过程。比较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对硝基苯酚和对硝基甲苯的吸附性能以及树脂对水、环己烷、乙醇和乙酸乙酯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进一步说明大孔交联聚(N-对乙烯基苄基二甲胺)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是基于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协同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为改进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利用辐射引发接枝或化学引发接枝的方法在大孔交联聚苯乙烯骨架上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用红外光谱鉴定接枝共聚物。改变辐照温度,辐照剂量和单体浓度可控制接枝量。接枝后树脂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无论是对水溶性药物还是对脂溶性药物的吸附能力皆优于原树脂,并接近或超过椰壳炭。  相似文献   

13.
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极性吸附树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树脂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着手,通过改变交联度,致孔剂用量,种类以及引入适量功能基因,分别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研究了它们对工业废水中β-萘碘酸的吸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大孔交联聚苯乙烯树脂(XAD-4)、氧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A-100)和胺基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90)对乙醇.水溶液中硫辛酸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硫辛酸在XAD-4树脂上是单层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硫辛酸在NDA-100和ND-90树脂上的吸附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并不只是单层吸附,同时兼有毛细管凝聚和微孔填充作用,吸附过程可分为大孔和中孔区的吸附以及微孔区的吸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5.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多种芳香有机化合物较高的吸附容量主要源于其密集的微孔和双峰孔分布.对大孔吸附树脂及超高交联吸附树脂采用不同极性功能基团进行化学修饰可以制得系列离子交换与吸附双重功能吸附树脂,该类树脂对亲水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具有疏水、静电、络合等多重作用.丙烯酸酯类吸附树脂在吸附芳香磺酸盐时,树脂的骨架和功能基团对吸附过程都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3种市售树脂ADS-5、ADS-8和ADS-17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水溶液的吸附表明,具有弱极性的ADS-8对茶多酚的吸附量最大.随着树脂极性的增加(ADS-5<ADS-8<ADS-17),从混合物中对茶多酚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增加,表明对茶多酚的吸附可能包含疏水作用和氢键,而对咖啡因的吸附为疏水作用.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不同交联度(8%~26%DVB)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这些树脂具有疏水基质和可与酚类化合物形成较强氢键的氨基.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溶液的吸附表明,这些树脂对茶多酚具有高吸附量和高吸附选择性.交联度为10%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量,交联度为22%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孔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经适度二次交联以后再磺化,制得一种对正烷烃中的甲醇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吸附树脂。结果显示,二次交联反应条件和树脂含水量对吸附能力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AH系列胺基修饰的超高交联树脂对水溶液中间苯二酚的静态吸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它们对间苯二酚的吸附容量明显高于母体交联树脂NDA-100和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AH系列树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不仅有范德华作用力,还存在着氢键等作用力.该类树脂对间苯二酚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属于以物理作用为主兼有弱化学作用的吸附过程.吸附速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表观吸附速率常数随树脂胺基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制备了以大孔交联聚苯乙烯为第一网络,以由环硫氯丙烷与多乙烯多胶反应而形成的交联聚合物为第二网络的互贯型流基胺树脂,并测定了其孔结构.该互贯型树脂与相应的凝胶型树脂相比,在酸性介质中膨胀程度小得多,而对Ag~+、Au~+3n的吸附性能更好.对Ag~+、Au~3+的吸附容量分别可达432mgAg~+/g和553mgAu~3+/g.对Au~3+的吸附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20.
胺基修饰大孔树脂对腐殖酸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腐殖酸在胺基修饰大孔树脂D-301上的吸附行为,并与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NDA-99和大孔非极性树脂XAD-4作对比,结果表明,带有弱碱性基团的大孔亲水性树脂D-301对腐殖酸的吸附效果优于XAD-4和NDA-99,这主要得益于D-301树脂大孔结构和表面胺基修饰.探讨了溶液pH值和重金属离子对D-301树脂吸附腐殖酸的影响,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