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三角形中,我们把角的顶点与其对边上一点的连线称作这个角的分角线.下面给出分角线长的一种公式.定理 如图1,D是△ABC的边BC上一点,设AB、AC分别为c、b,∠BAD=α,∠CAD=β,图1则    AD=bcsin(α+β)csinα+bsinβ.(1)当AD是∠A的平分线时,   AD=2bccosA2b+c;(2)当AD是中线时,  AD=bsin(α+β)2sinα=csin(α+β)2sinβ;(3)当AD是高线时,   AD=ccosα=bcosβ=bcsinAa.(4)证明 在…  相似文献   

2.
一个简单定理的两个应用562100贵州普定县教研室廖炳江在三角形中存在着如下一个简单而有用的定理:bABC中,设BC=a,AC=b,AB一c,则有:A-a.B-bsin?CMM.sin4at==.一2—b十c’一2、a+c’c-csZn;5一二一T....  相似文献   

3.
几个三角形面积比定理的统一证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约定:△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面积为S,且△ABC的半周长为p=12(a+b+c),内切圆半径长为r(=4RsinA2sinB2sinC2).本刊文[1]给出了下面关于锐角三角形的内接三角形面积的一个不等式链S垂足△?..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解答1996年3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1001已知ΔABC中,三内角为A,B,C.试证:cos2A+cos2B+cos2C+2cosAcosBcosC=1.证明容易知道在ΔABC中成立:(其中a,b,c是ΔABC的三边长)a=b...  相似文献   

5.
数学问题解答1997年10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1096若a,b,c为△ABC的三边,且ctgA,ctgB,ctgC成等差数列,则a2,b2,c2成等差数列.证明由ctgA=cosAsinA,S=12bcsinA,cosA=b2+c2-...  相似文献   

6.
一个猜想的否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7年,V.O.Cordon建立了三角形的边长与高之间的不等式∑a2h2b+h2c≥2.[1]文[2]把上述不等式加强为∑a2t2b+t2c≥2(ta、tb、tc为△的内角平分线长,a、b、c为△ABC的边长,∑表示对a、b、c循环求和),并提出猜想∑a2t2b+t2c≥Rr(R、r分别为△ABC的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本文否定这一猜想,并由此得不等式链:2≤∑a2t2b+t2c≤Rr(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等号成立).证明 由角平分线长公式,有t2a=bc(b+c)2·(a+b+…  相似文献   

7.
文献[1]中得出了下述二次型三角形不等式:对锐角△ABC与任意实数x,y,z,有s-aax2+s-bby2+s-ccz2≥2(yzcosBcosC+zxcosCcosA+xycosAcosB)①其中a,b,c与s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与半周.最近,我们在...  相似文献   

8.
199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已知a,b,c都是实数,并且a>b>c,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b>bc(B)a+b>b+c(C)a-b>b-c(D)ac>bc2、如果方程x2+px+1=0(p>0)的两根之差为1,那么p等于(...  相似文献   

9.
关于椭圆的十个最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迪淼 《数学通报》2002,(4):24-25,27
本文利用初等方法讨论了与椭圆有关的若干几何最值问题 ,得到了十个有趣的结论 ,为方便读者选用 ,现用定理形式叙述如下 .定理 1 椭圆b2 x2 +a2 y2 =a2 b2 (a>b >0 )的内接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3 34ab .证明 设该椭圆内接三角形ABC三顶点坐标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A(acosθ1 ,bsinθ1 ) ,B(acosθ2 ,bsinθ2 ) ,C(acosθ3,bsinθ3) ,则 △ ABC的面积为S=121 acosθ1  bsinθ11 acosθ2  bsinθ21 acosθ3 bsinθ3=12 ab1 cosθ1  sinθ11 cosθ2…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三边定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的目的是想在任意三角形中,建立三边之间的关系式即f(a,b,c)=0.1三角形的三角余弦定理在△ABC中,有cos2A+cos2B+cos2C+2cosA·cosB·cosC=1,这里略去它的证明.(见高中代数教材中介绍的证明)或者用行列式表示出...  相似文献   

11.
命题 △ABC中,∠A、∠B、∠C所对边分别是a、b、c,求证  sinA-sinBbc+sinB-sinCca+sinC-sinAab ≥0.(1)(《数学通报》1997年5月号问题1072)文[1]对上述命题给出了一种简捷证法.通过对(1)式证法的研究,笔者得到了以下几个命题.命题1 设△ABC中,∠A、∠B、∠C所对边分别是a、b、c,则有:  sinA-sinBca+sinB-sinCab+sinC-sinAbc ≤0.(2)证明 由正弦定理知,不等式(2)等价于a-bca+b-cab+…  相似文献   

12.
1992年江苏省数学夏令营选拔赛试题第二题: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求证:2a2+b2+b2+c2+c2+a2a+b+c<3(1)文[1]将其推广为: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λ∈[-2,2],则2+λ1a+b+c(a2+λab+b...  相似文献   

13.
问题设a,b,c表示△ABC中∠A,∠B,∠C的对边,形内任意两点P1,P2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a1,a2,b1,b2,c1,c2求证:aa1a2+bb1b2+c1c2abc.这是Hayashi不等式的一个拓广,笔者经研究探索,得到如...  相似文献   

14.
三角形的一个边角变换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之平 《数学通讯》2001,(17):34-34
王开广老师在贵刊 2 0 0 1年第 5期给出了一个三角形边到角的三角函数的变换 :定理  f (a ,b ,c,△ )≡ f (cos A2 ,cos B2 ,cos C2 ,18(sinA sinB sinC) ) ,其中a ,b ,c ,△分别是△ABC的三边和面积 .下同 .本文予以推广推广 f(a ,b ,c,△ )≡f(a′ ,b′ ,c′ ,△′) ,其中  a′ =y2 z2 2 yzcosA,b′=z2 x2 2zxcosB ,c′ =x2 y2 2xycosC,△′ =12 | yzsinA zxsinB xysinC| .x ,y ,z是任意实数 ,且xyz≠ 0 .为证明该推广…  相似文献   

15.
题目 AD为△ABC的高线 ,BD =a ,DC =b(a <b) ,将△ABC沿AD折叠成二面角B AD C ,其平面角为θ ,若cosθ =ab,则四面体A BCD的侧面ABC是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由a、b的值确定错解 首先考察θ为直角时 ,DA ,DB ,DC两两垂直 ,易证△ABC的三个角均为锐角(可用公式cosθ =cosθ1 ·cosθ2 ) ,即△ABC为锐角三角形 .因cosθ =ab >0 ,θ为锐角 (上述情形可看作θ的一个极端状态 ) ,即二面角B AD C由直二面角连续折叠成了锐二面角 .…  相似文献   

16.
asinα+bcosα=a2+b2sin(α+φ)的应用夏中全(重庆市武隆县中学408500)高中代数上册第195页给出了公式:asinα+bcosα=a2+b2sin(α+φ)①其中辅助角φ所在的象限由a,b的符号确定,φ的值通常由tgφ=ba确定...  相似文献   

17.
题 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为 6 ,a ,b ,c分别是角A ,B ,C所对应的边 ,角B ,C和面积S满足条件S =a2 - (b -c) 2 且sinB+sinC =43,求△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乍一看 ,这是一道易解的与不等式知识结合的三角题 ,可以很快给出解答如下 .解 由余弦定理 ,得a2 =b2 +c2 -2bccosA ,即a2 =(b -c) 2 + 2bc( 1 -cosA) ( 1 )又∵S =12 bcsinA =a2 - (b -c) 2 ( 2 )由 ( 1 ) ,( 2 )可得 sinA =4 ( 1 -cosA) ,∴1 -cosAsinA =14 ,∴tan A2 =14 ,∴sinA =81 7.又∵si…  相似文献   

18.
一、读书自学 P33~P35二、知识回顾1.解直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元素(除去直角),其中至少有一已知元素是边,求出其余的过程.2.解直角三角形的根据.在Rt△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六元素的主要关系如下:(1)三边关系:a2+b2=,(2)两锐角关系:∠A+∠B=,(3)边与角的关系(以∠A为例)sinA=,cosA=,tgA=,ctgA=.(4)面积公式:S△ABC=12a·=12c·hc(其hc为c边上的高)三、典型范例例1 在Rt△ABC…  相似文献   

19.
王向群 《数学通讯》2000,(18):13-15
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重要方法 .应用哪些方法进行放缩 ,向哪个方向放缩 ,放缩到什么程度 ?是使用该法证明不等式的难点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作些介绍 .1 去掉式子中某些正项或负项去掉式子中某些正项或者负项 ,可使式子缩小或者放大 .例 1 设a ,b ,c∈R 且ab bc ac =1,求证 :a b c≥ 3 .证 ∵ (a b c) 2 =a2 b2 c2 2ab 2bc 2ac=12 [(a -b) 2 (b -c) 2 (c -a) 2 ] 3(ab bc ac)≥ 3(ab bc ac) =3 ,∵a ,b ,c∈R ,∴a b c≥ 3 .例 2 在△ABC中 ,求证 :si…  相似文献   

20.
第24届IMO第6题是:在△ABC中,a、b、c是三边长,求证:a2b(a-b)+b2c(b-c)+c2a(c-a)≥0.(1)文[1]指出了它的下述对偶形式:ab2(a-b)+bc2(b-c)+ca2(c-a)≤0,(2)并给出了统一的距离解释.即不等式(1)、(2)的几何解释为:三角形内Brocard点到内心的距离非负.受此启发,笔者研究了第6届IMO第2题:在△ABC中,a、b、c是三边长,求证: a2(b+c-a)+b2(a+c-b)+c2(a+b-c)≤3abc,(3)发现它也有如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