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未来中学化学教师)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可以说,创新性活动起于创新意识。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若干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蒋曦 《化学教育》2007,28(9):21-23
化学教学的主旨是通过教学把人类已有的化学科学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进一步转化为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十分注重中学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作用的状况;在学生探究实验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能力、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活动的要旨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科学方法的训练,从而培养化学学科意识、思想及精神。本文从有机化学问题解决案例教学中如何注重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这3类常见的方法入手,落到实处,试图为科学方法教育提供便于实施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陶占良  张凯  李海霞  陈军 《化学教育》2022,43(20):36-41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充分挖掘蕴含在能源化学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及文化自信精神等,推动专业教学由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和素质导向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安排了“侯氏制碱法“的阅读材料.若再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微型实验的形式体验一下侯德榜先生制取纯碱的过程,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第二,侯德榜不迷信索尔维(Solvay)制碱法的创新精神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侯氏制碱法“中母液的循环利用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及节约意识;第四,微型实验的新颖性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论化学史教育的职业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军 《大学化学》2009,24(6):15-18
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化学史事例进行的教学,一般称之为化学史教育。学习和研究化学史的重要意义已为化学家和化学史家所重视,并且也为教育领导部门所重视。在1988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就说过:“全面的化学教育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著名化学家傅鹰也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因此,化学史教育也是全面的化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刘超 《化学教育》2004,25(12):46-46,57
化学实验中的“一物多用”就是一件实验仪器或一个实验装置能做多个不同性质的化学实验。这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有意识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用品或废品代替或自制实验用品,并且能“一物多用”,这既能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素质,还能激活学生对化学仪器以及实验代用品的使用兴趣,  相似文献   

8.
王美文 《化学教育》1990,11(4):15-17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思维的高层次活动,它是适应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符合“三个面向”精神,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所必需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提供思维的机会,创造刺激学生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多角度、多方位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无机化学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化学、化工和材料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入校后首先接触到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典型事例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明确无机化学的课程结构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绿色化学与创造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化学的创造性教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且绿色化学与创造性教学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点。探讨了在绿色化学教学中贯彻创造性教学的原则和方式及其对培养高素质有创造性人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美文 《化学教育》1987,8(5):23-25
智育的实质和根本任务是“育智”,要培养和启迪学生去主动发现并猎取知识,要激发和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根据初三化学的知识结构,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以实验组织教学的教改尝试,逐渐地打破了学生实验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界限,使化学实验由验证课堂的知识、理论转化为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手段,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2.
王明慧  唐玉宝 《化学教育》2022,43(24):36-42
“精细化学品化学”专业课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知识点从中挖掘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人民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精细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3.
胡久华  褚童  王璇  袁丽琴 《化学教育》2022,43(24):70-78
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教学设计知识”“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态度与意识”等3个维度构建了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模型及水平层级模型。开发了教学案例分析和问卷等2种测评工具对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探查了师范生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中化学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进阶。结果表明:师范生教学设计知识由单一发展为多样化,教学设计的技能从没有角度进阶到了多角度,教学设计态度与意识从不积极、不自信发展为积极且自信。  相似文献   

14.
骆秀云 《化学教育》2007,28(6):29-30,41,47
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课的教学案例为载体,阐述了如何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和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通过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碳族元素教学为例,介绍了元素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科技前沿、唯物辩证法与科学认识论、爱国主义精神、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中国“双碳”故事、化学元素发现史和科学伦理道德教育等有机融入课程内容设置和课堂教学等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思维、爱国情怀、生态文明思想、探究精神、职业道德观等,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化学教育专业专升本函授生面授中级化学实验过程的心理状态研究入手,进行学生心理状态归因分析及调控策略研究,以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创新的内部动因。通过精选涵盖面广、具有代表性、与中学教学相关的实验内容,创设制作中级化学实验辅助教具,人性化合理编排实验教学顺序,自愿选择与合理调配原则分组,培养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强化环保意识等环节切实可行地去深度开发教师职业特色技能教育,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浅说化学实验教学的完善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世红 《化学教育》2000,(10):36-37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等能力 ,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良好个人品质。当前 ,部分学校的实验教学仍处在与应试接轨的较低层次上 ,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是亟需落实的课题。1 做好演示实验 ,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敏锐而准确的观察力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创建先进的“HEART”实验教学理念。以此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建立了“二渗透、四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实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敦促教师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建立了柔性的实验教学改革运行机制,形成了教学改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 《化学教育》2007,28(11):22-24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新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恰当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体现新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20.
由于广泛存在,氢键在化学领域备受重视。“锂键”具有类似于氢键的一些性质,但锂的金属性和相对较大的原子半径,又使得“锂键”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征。在氢键的基础上,介绍了“锂键”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和应用“锂键”。考虑到“锂键”的新概念目前在化学教学中还较少涉及,期望今后可以适当增加“锂键”化学的相关知识,紧跟科技发展的潮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