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微电子器件、光开关等方面的应用而备受关注. 多孔氧化铝由于具有孔径分布较窄、取向一致和孔密度高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模板制备纳米结构材料. 在多孔氧化铝中可以组装金属纳米粒子[1]、半导体纳米粒子[2]、导电高分子[3]以及碳纳米管[4]等.  相似文献   

2.
利用2种杂化的密度泛函DFT方法(BHLYP和B3LYP),2种纯DFT方法(BLYP和BP86),以DZP++为基函数对Cl2O5/Cl2O5-的平衡构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和振动频率,并对Cl2o5/Cl2O5-体系的电子亲和势进行了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3.
MgO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l2的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头算程序对MgO表面 3种不同配位位置吸附Cl2 的构型进行优化 ,并用扩展休克尔紧束缚 (EHT)晶体轨道方法对MgO的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l2的可能构型进行能带计算 ,讨论了吸附前后能带组成和成键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 :MgO表面吸附Cl2 将更趋向于吸附在O原子上而非Mg原子上 ,而且在 3种配位中MgO表面三配位氧最有利于吸附Cl2 ;吸附时 ,电子从O原子转移到Cl2 分子的反键轨道 ,但是各种吸附构型的MgO表面对Cl2 的吸附作用均比较微弱 ,是典型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4.
Ar原子电离能谱和Ar3p电子动量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动量谱学(ElectronMomentumSPectroscoP则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探测原子、分子和固体结构的手段,它不仅能够获得轨道结合能的信息,而且能够能壳分辨地得到轨道电子的动量分布(即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模方);同时它还是研究电子关联的最有效的实验手段.其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Ag(111)表面和吸氯的Ag(111)表面上氧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Ag(111)及低暴露量氯吸附的Ag(111)上氧吸附时,表面上均存在弱的分子氧和原子氧物种.但在高暴露量氯吸附的Ag(111)表面上氧吸附时则选择性地只产生表面分子氧物种,这种选择性只与氯的吸附程度有关,而与氯的存在与否无关.结合以前的实验结果,对氯吸附至(c)阶段时的Ag(111)表面上氧的选择性吸附行为的本质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取6-311G基组,计算研究了F+Cl2→ClF+Cl的反应机理.求得1个线形和2个三角形过渡态,反应能垒分别为1.24、46.37和105.09kJ·mol-1;同时发现F以∠FClCl为10~20°(或120~160°)进攻Cl2时,反应无能垒.此外,求得对称反应Cl′F+Cl→Cl′+ClF的能垒为40.57kJ·mol-1的1个过渡态.  相似文献   

7.
NO2^-/NO2体系电子转移的外电场效应和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半经典模型研究NO2^-/NO2体系自交换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和速率常数, 探讨了外电场对反应过程势能面, 反应能垒及电子转移速率常数的影响, 确定了能垒崩溃的阈值; 讨论了低能垒条件下电子转移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 一定方向的外电场能显著降低电子转移反应的活化能垒并提高反应速率常数k, 而对非绝热电子转移反应, 当温度T和活能能垒Ec满足T=2Ec/R时, k取得极大值。  相似文献   

8.
运用LEED,UPS和HREELS等表面技术研究了氯吸附至(c)阶段的Ag(111)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表面上有三维的AgCl(111)生成,其生长按修正的Stranski-Krastanov模式进行.伴随着AgCI(111)生长的同时,表面上产生缺陷.这种缺陷只有在氯吸附至(c)阶段时表面上形成三维AgCI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它一旦在表面上形成后,表面上氯的存在与否对其不产生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c)阶段时的Cl/Ag(111)体系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
从头计算了FeS2Cl4二价负离子,证实了Fe3d为主的分子轨道不处于前沿地位,而是属于S和Cl孤对能级原子布居数表明铁原子是4s电子的强给予体,3d电子的弱接受体,但是硫和氯原子都是P电子接受体.  相似文献   

10.
粒径对煤在H2/Ar等离子体中热解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粒径在H2/Ar等离子体煤热解制乙炔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煤的粒径与煤的裂解程度(转化率)、乙炔收率、乙炔在产品气体中摩尔分数和反应器壁结焦的关系,并且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对如何选择最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煤等离子体热解制乙炔反应器壁结焦的机理和煤粒径是影响反应器内结焦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进料粒径双峰分布缓解煤等离子体热解制乙炔装置结焦的新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ClONO2+Cl(2P3/2)Cl2+NO3和ClONO2+Cl(2P3/2)ClO+ClONO(cis)及ClONO2+Cl(2P3/2)ClOCl+NO2的反应机理.计算得到各可能反应途径的过渡态,并经过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加以证实.反应ClONO2+Cl(2P3/2)Cl2+NO3反应活化能垒最低,为4.5kJ/mol,是反应主通道.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密度泛函(DFT)三种交换/相关函数(B3LYP,B3PW91,B3P86)结合6—31G^**和 6-311G^**基组,计算了13个取代氯苯化合物的键离解能.结果表明B3PS6/6—311G^**方法是计算取代氯苯化合物键离解能的可信方法,研究发现C—Cl键的键离解能与所使用的基组和计算方法密切相关,取代基对C—Cl键的键离解能的影响不明显.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前线轨道能级差,并对取代氯苯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某些离解能、电子亲合能等的G2计算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oPle及其合作者创立的Gaussian再简称GZ)理论[‘-’],以其相对可靠的化学精度和相应较小的计算量已经引起了实验和理论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问.p。ple等人在他们的GZ文章中强调了GZ的理论计算结果在研究离解能等化学问题中与精确实验数据之间的偏差普遍不大于全8.狄J规厂‘.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1,*2和优(*则在计算一般化学反应能量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分别都能保证结果与实验偏差在全8.4和士13kJ·mol‘以内.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GZ的理论结果已广泛用于未知实验数据的预测、已有实验数据的评价和修正等…  相似文献   

14.
TiO2光催化剂具有无毒、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及光催化活性较高等优点,因而在能源及环境净化等领域备受关注.但是,TiO2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仍存在以下不足:(1)TiO2带隙较宽,只能吸收利用太阳光能的紫外光部分,而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大部分为可见光;(2)光生载流子(电子/空穴)的复合使得光催化活性不高;(3)纳米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困难;(4)单独使用TiO2,成本较高;(5)针对低浓度有机污染,常见TiO2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小,吸附富集能力较差,导致光催化降解效率较低.TiO2自身这些缺陷大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实际应用.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在本研究中设计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溶胶凝胶法,在较低的温度(70℃)下合成了非金属C–Cl共掺杂的TiO2/凹凸棒(TiO2/ATT)复合催化剂.XRD及HRTEM分析证明,通过调节反应溶液的pH可以分别合成含锐钛矿/金红石、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的两相和三相的混合相TiO2,且锐钛矿/金红石比例可以通过改变pH而进行调节.XPS分析证明,C和Cl同时成功掺进TiO2/ATT复合催化剂.UV-Vis漫反射结果显示,非金属C和Cl的掺杂使得所合成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明显拓展到可见光区,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可见光能进行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而ATT作为TiO2的载体,减少了TiO2使用量,改善了TiO2的表面特性和孔结构,且有利于光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以酸性红G为目标有机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对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合成反应体系的pH值为3.0时,所获得的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三相TiO2/ATT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特性,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远远高于市售P25型TiO2,对难降解的酸性红溶液G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和良好的TOC去除性能.循环光催化实验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5次循环利用后,TiO2/ATT复合催化剂仍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表明其稳定性优异.荧光分析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光催化降解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羟基自由基、空穴和超氧自由基.TiO2/ATT复合催化剂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1)非金属C和Cl的共掺杂改善了其可见光吸收性能;(2)催化剂中的TiO2由金红石、锐钛矿和板钛矿混合相组成,有利于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3)多孔结构的ATT作为载体提高了TiO2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反应活性位,同时改善了孔结构,从而有利于模拟有机污染物(酸性红G)分子的吸附和降解,有利于反应产物扩散,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乙烷/H2O/O2/N2体系中光致过氧化物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长光路Fourier红外光谱(LP-FTIR)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乙烷/H2O/O2/N2光化学体系中过氧化物的产生,证实乙烷降解产物中有过氧化氢、乙基过氧化氢(CH3CH2OOH,EHP)和过氧乙酸[CH3C(O)OOH,PAA],并首次发现了甲基过氧化氢(CH3OOH,MHP)、羟甲基过氧化氢(HOCH2OOH,HMHP)和过氧甲醚(CH3OOCH3,DMP).H2O2,MHP和EHP的最大计算产率分别为6.8%,6.4%和6.7%,是乙烷降解生成的主要过氧化产物。MHP主要来自乙烷降解过程中的中间物乙醛的光解。HMHP的检出表明乙烷降解过程中可能有Criegee中间体.CH2OO.产生。OH自由基引发的乙烷降解反应可能是对流层大气H2O2,MHP及EHP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F+Cl2->ClF+Cl和Cl′F+Cl->Cl′+ClF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取6 311G基组,计算研究了F+Cl2ClF+Cl的反应机理.求得1个线形和2个三角形过渡态,反应能垒分别为1.24、46.37和105.09kJ•mol-1;同时发现F以∠FClCl为10~20°(或 120~160°)进攻Cl2时,反应无能垒.此外,求得对称反应Cl′F+ClCl′+ClF的能垒为40.57 kJ•mol-1的1个过渡态.  相似文献   

17.
宋根萍  郭荣 《应用化学》2000,17(2):195-19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体系中聚苯乙烯/α-Fe2O3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Cl在Ag(111)上的吸附过程可分为三个变化阶段,即(a)—(c).本文运用AES,UPS,ISS以及功函数等表面科学手段研究了Cl的吸附行为,并着重分析了由(a)到(c)阶段时Cl吸附引起的表面物种变化及(c)阶段时Cl的存在状态.结果证明,(c)阶段时最表层上CI的浓度远小于一个单层,Cl向体相钻穿,钻穿深度至少大于40(?).  相似文献   

19.
The collisional quenching rate constants of CH(A, V'=0) by Ar and CHBr_3 and CH(A, B, V'=0) by NO molecule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laser photolysis of CHBr_3 molecule at 266 nm generating CH(A, B) radicals and monitoring the time-resolved signal of ethession CH(A, B→X). The dependence of quenching rate constant of CH(A, V'=0) by CHBr_3 on rotational state of CH(A) is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quenching rat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otational quantum number of CH(A).  相似文献   

20.
由于若干应用背景,人们对CH自由基及其它含氢R原子自由基有着特别的兴趣.*H自由基是碳氢化合物火焰中的反应中间体*,它们还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星云和慧星的大气中卜和.此外,由于其简单,它是用来考察碳氢化合物中CH键的极好的模型分子问,所以研究它的动力学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基态cHK’…自由基的动力学研究进行较为广泛,对C贝A’凸)的动力学研究较少,主要报导了它被若干分子种灭的总述申常数(包括化学反应和能量转移),少数报导了速车常数与温度关系.普遍认为,CH(助种灭这率常数与A态的转动态有关,但这种依赖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