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6
1931年鲁斯卡在柏林大学获得工程师证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那时,他在科学界已有了声望。鲁斯卡认为,由于电子具有波的特性(这是德布罗意推断,戴维森证明了的),因此对它可以作与光波相类似的处理。由于电子带有电荷,它们能受磁场作用,像光波一样被透镜聚焦起来。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有一个“电子显微镜”呢?由于波长越短,放大作用越大;电子波的波长比一般光波短得多,因此电子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应该比一般的光学显微镜大得多。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5
莫奇利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1941年又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电力工程学。1944年,莫奇利和埃克特合作,创建了一家电子数字计算设备设计制造公司,于1946年生产出第一台实用的数字计算机——“埃尼亚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又是电老虎。不过,它又是当代的一项奇迹。它表明,巴贝吉叭的梦想已成为现实。电子计算机几乎一经出世便迅速得到发展,变得更全能、更小巧、更廉价。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5
彭齐亚斯是犹太人,希特勒当政10个星期时出生。受了许多磨难,1940年移居美国。195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其后便来到贝尔啪电话实验室工作。他和威尔逊一起工作,试图了解银河系外围的星云的射电波特性。他们发现,有一种不知来源的射电波成分。他们将各种可能的误差因素都一一排除掉,结果发现了一种超乎各种自然原因的辐射。它来自各个方向,而且强度也都相等。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72
一战时,海森堡正值少年,曾在街上多次与少年殴斗。他热衷登山运动。尽管如此,他最有兴趣的还是科学。在慕尼黑大学,他在索末菲的指导下学习,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又去哥本哈根,在玻尔的指导下工作。德布罗意和薛定谔把电子当作波,而海森堡把它当作粒子来处理。他预言氢分子有两种状态:正氢,其中两个原子的核依同一方向自旋:仲氢,两个原子的核沿相反方向自旋。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4-134
里纪对电磁辐射感兴趣。在赫兹实验后不久,他便指出,赫兹波,至少是较短的赫兹波,会像光一样产生反射、折射、偏振和干涉等现象。这最终证明了无线电波仅是在波长上不同于光波,而在性质上与光波完全相同。里纪的这种实验结论最后导致了电磁波谱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58
福勒提出了宇宙间化学元素起源的核反应理论和实验,因而获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论证了简并电子气压是白矮星形成的原因:核能耗尽后,没有辐射压力与引力抗衡,星体坍缩,引力能转化为热能,温度升高,使原子中的电子全部电离为自由电子,物质处于等离子态,恒星尺寸减小到行星大小,密度增至(10^5-10^9)g/cm^3。在如此高的密度下,电子气表现出显著的量子特征,称为简并电子气。此时,相当一部分电子占据较高的能态,具有较大的能量,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简并压),抗拒了星体的引力收缩,形成了白矮星。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56
费曼1939年毕业于马萨诸塞理工学院,1942年在普林斯顿获得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同代的物理学家一样,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在阿拉莫戈多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他也在场。1945年,他去康奈尔大学任教,1950年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20世纪40年代后期,费曼提出了“量子电动力学”。在量子电动力学中,对电子行为的数学计算结果远比以前采用的方法精确得多。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42
戴维孙因发现电子衍射、证实了德布罗意关于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论点,与英国的小汤姆孙共获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一生中大部分是在贝尔R18电话实验室度过的。在该室最初是研究金属受热时发射电子,以后参与研制电子显微镜。在1927年和革末发现电子束被金属晶体反射时,显出与X射线及其他电磁波相似的衍射图样。这一发现使人们对亚原子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有更深的理解,在研究核、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时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50
埃克特于1941—1946年间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在该校结识了莫奇利,他们一起设计了最早的电子计算机——1946年的“埃尼亚克”(电子数学积分计算机)和1951年的“尤尼瓦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这两台计算机很快就被淘汰了,但它们引起了一场技术变革;这场变革的速度很可能是以往所有技术变革都无法相比的,使得世界变得不可复识。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4-124
泡利是物理化学教授的儿子,十几岁就写了相对论方面的论文,受到了爱因斯坦的赞赏。1921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尽管他动手能力一塌糊涂,但思维却是非凡的。1925年,他发表了不相容原理。玻尔嘶和索末菲解决了原子中的电子能级的问题。能级可以用一些量子数来表示;量子数一共有三种。泡利认为在原先的量子数上应该再加上第四个量子数。这第四个量子数可以解释成在任一特定的能级中,能够有两个,而且最多也只能有两个电子存在,其中一个电子顺时针自旋,另一个反时针自旋。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3-113
长岗半太郎188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去德国和奥匈帝国进一步深造。他对原子结构很有兴趣。当时,人们已知道原子中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汤姆孙设想原子是带正电的球体,电子散布在球体表面和内部。长岗半太郎不同意这一看法。他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正电体,电子则像行星环绕太阳,或像土星的光环那样环绕行星运行。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6
佩林1897年获得博士学位。1910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在这里工作了30年,192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895年,佩林证明,当阴极射线到达一个圆筒上时会给圆筒带来大量的负电荷,从而证明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必然是粒子而不是波。紧接着,汤姆孙测定了这种粒子的质量,比原子小得多。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89-89
库什因为精确测定电子的磁矩大于理论值、从而导致对量子电动力学的重新考虑和各种修正,与兰姆共获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7年库什在哥伦比亚大学与物理学家拉比肌从事磁场对原子束的影响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究雷达,1946年回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教授。次年库什通过精密的原子束研究,证明电子的磁性与原有的理论不符,随后精确地测定了多种原子、分子中的电子的磁矩和核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36
库珀于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起受聘在布朗大学工作。巴丁同他和施里弗一起提出了一种超导理论(BCS理论,以他们3人姓氏的第一字母命名),它已为人们所接受。在这种理论中,电子会成对地运动。这种成对的电子被称为“库珀电子对”,以作为对他的褒奖。他们三人共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0-120
奥本海默是犹太人,很早就显示出过人的智慧。1922年进入哈佛大学,3年后他以空前优秀的成绩毕业。他到英国读研究生。1927年,在格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0年,他证明质子并不是狄拉克嗽的“反电子”,从而为安德森两年后发现真正的“反电子”——正电子铺平了道路。1943年,他受任领导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在那里,第一颗原子弹被设计和制造出来,并在附近爆炸成功。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44
德福雷斯特毕业子耶鲁大学。189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上学时,开始对马可尼开创的无线电这一领域感到兴趣。博士论文是一篇涉及无线电波的文章。他的最伟大发明要算三极管了。1906年德福雷斯特在二极整流电子管中又加进一个电极(栅极),从而使该元件成为了三极管。栅极上一个很弱的变化的电压,就会在灯丝-屏极上形成一个变化相同但要强得多的电子流。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成了放大元件,也可以用于整流,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47
狄拉克于1926年在剑桥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1932年为剑桥大学数学教授。狄拉克像薛定谔一样,从事发展由德布罗意创始的粒子均具有波动特性的有关数学研究工作。狄拉克方程表明,应存在正电子:它带有与质子相同的正电荷,却具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自然,狄拉克方程也适用于质子。这些带相反电荷的粒子被称为反粒子。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9-139
薛定谔一战前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战后,他作为一名炮兵军官在西南战线服役。1921年成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教授。薛定谔在得知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和电子具有波动性这一概念之后,立即想到可以用这种概念来修正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薛定谔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周长等于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的任何轨道上。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5
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人。博学多才。两度任太史令,前后共14年。在天文学上成就最为突出,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的代表。认为宇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无极限。继承前人宇宙起源演化思想,描述天地万物发生、发展过程。正确解释了月食成因,认为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用“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理论解释五星运动的快慢现象,是五星运动快慢与太阳距离远近关系的早期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8
他是保加利亚裔的美国数学家,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先驱。在他担任伊阿华州立学院数学物理教授时,由于求解数学物理微分方程遇到计算困难而试制计算机的。他是首先采用了电子管作为计算机元件,试制的机器能够求解含30个未知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由于经费不足和二战爆发,研究被迫中止。但他的工作,为二战后的ENIAC(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器)的设计成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