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EGCG3"M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经自制聚酰胺初步分离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3″-O-甲基)没食子酸酯( EGCG3"Me)样品中的EGCG3"Me单体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选择水-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5:2:9:1)为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700 r/min、流速2.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的条件下,可对EC CG3"Me实现良好分离.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离纯化后的EC CG3"Me纯度可达90%以上,产物的收率为76.53%.  相似文献   

2.
陈理  邓丽杰  陈平 《色谱》2006,24(6):570-573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同分异构体的分离纯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水(体积比为1∶10∶10)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进行二次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可从茶多酚中分离出g级的儿茶素同分异构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其高效液相色谱纯度均在98%以上。选择四氯化碳-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7∶3∶7∶3)为溶剂系统,下相为固定相,上相为流动相,经一次高速逆流色谱即可将药物中间体溴代苯胺同分异构体进行有效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当归石油醚萃取部位中4个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选择Arizona溶剂体系作为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溶剂系统,经过实验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溶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6∶0.6∶3∶1)。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时,采用有机相(上相)为固定相,水相(下相)为流动相,正相洗脱,流速为2mL/min,转速为900r/min,检测波长为254nm。当归石油醚萃取部位中的4种化学成分获得较好分离,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分别为78.5%、93.2%、98.9%、88.7%。通过1HNMR、IR和质谱分析,鉴别出其中1种化合物为藁本内酯。  相似文献   

4.
采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分离纯化牡荆中的活性化学成分.通过对溶剂系统和参数条件的优化,获得较好的分离条件.溶剂体系:氯仿-甲醇-水(体积比4:3:2),上相(水相)为固定相,下相(有机相)为流动相,正相洗脱;进样质量浓度20 g·L-1;流速2.0 mL·min-1;转速850 r·min-.进一...  相似文献   

5.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续随子种子中的七叶内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霞  张卫明  石雪萍  孙力军 《色谱》2010,28(8):809-812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分离纯化续随子种子中七叶内酯的方法。将续随子种子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直接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考察了不同溶剂系统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溶剂系统为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4:3:2),以其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200 mg续随子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0 mg七叶内酯,纯度为99.04%。HSCCC技术可高效分离纯化续随子种子中的七叶内酯,为得到高纯度的七叶内酯提供了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紫甘薯花色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紫甘薯花色苷.以正丁醇-乙酸乙酯-0.5%乙酸(3:1:4,V/V)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mL/min,进样量300mg,分离得到两种花色苷的混合物;混合物再以0.2%三氟乙酸-正丁醇-甲基叔丁基醚-乙腈(6:5:2:1,V/V)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从马比木粗提物中快速分离制备喜树碱类化学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各溶剂系统的分配系数,获得较好的分离条件。溶剂体系为:V(氯仿):V(正己烷):V(甲醇):V(水)=6:6:5:4,上相(水相)为固定相,下相(有机相)为流动相,正相洗脱;进样质量浓度:2.25 mg/mL;进样体积:20 mL;流速:2.0 mL/min;转速:800 r/min,从马比木粗提物中一次分离制备出3种单体成分。其结构经HPLC,UV,IR,ESI-MS和NMR确认和分析,分别为10-羟基脱氧喜树碱(1)、10-甲氧基喜树碱(2)和喜树碱(3),纯度分别为98.3%,99.3%,99.0%。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用高速逆流色谱从蝙蝠蛾拟青霉中高效、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麦角甾醇的方法。将蝙蝠蛾拟青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直接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考察了不同溶剂系统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6:1.7:6:0.3),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50 r/min,流速为2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制备所得的麦角甾醇经紫外光谱(UV)和高分辨质谱(HRMS)鉴定及与标准品对照定性;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为99.2%(峰面积归一化法)。该方法制备麦角甾醇简便、快速,所得产物的纯度高,适合于麦角甾醇对照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分离岩黄连2种生物碱的方法。岩黄连醇提物经溶剂萃取后的水相提取物,经过硅胶柱层析粗分离,对其中一个流分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氨水(体积比为0.4:1.5:4:0.4:5:0.11)为两相溶剂系统,下相为固定相,上相为流动相,通过一次高速逆流色谱,即可从64.81 mg样品中分离得到9.28 mg纯度为97.0%的去氢碎叶紫堇碱(dehydrocheilanthifoline)和4.38 mg纯度为90.7%的脱氢异阿朴卡维汀(dehydroisoapocavidine),并通过与对照品HPLC保留时间的比较,以及ESI-MS测定分子量,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该方法降低了反复的柱层析导致的样品损失,也为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药理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了甜瓜蒂中3种葫芦素类化合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2:0.8:0.8:1.2,V/V)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800 r/min、流动相流速2.0mL/min、分离温度25℃、检测波长254nm条件下进行分离,所得产物纯度经HPLC检测,结构经MS、...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制备紫锥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所获得的2个花色苷单体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以新鲜紫锥菊花瓣为原料,含0.1%HCl的60%乙醇为溶剂避光冷浸提取,经乙酸乙酯萃取和D101大孔吸附树脂(100 mL,2 cm×30 cm)纯化后,得2.1 g紫锥菊花色苷提取物干粉样品。以水-正丁醇-甲基叔丁基甲醚-乙腈-三氟乙酸(6∶3∶2∶1∶0.001)为HSCCC分离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进样量160 mg,通过一次分离得到2种花色苷单体化合物,经HPLC检测其纯度分别达95.1%(9.8 mg)、98.2%(14.3 mg),MS及NMR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矢车菊素-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和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D葡萄糖苷)(化合物2)。以Vc为对照组,对所获得的2种花色苷单体化合物进行了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体外抗氧化性能评价,结果显示2种花色苷对DPPH.的半清除率(EC50)均小于10 mg/L,小于对照样Vc,表明2种花色苷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且化合物1的清除能力强于化合物2。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分离制备鱼藤根中2种鱼藤酮类化合物的高速逆流色谱法。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7:0.25:5:3)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850 r/min、流速2.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从50 mg鱼藤根粗提物中得到了2种鱼藤酮类化合物,分别为6.4 mg纯度为96.60%的鱼藤酮和23.4 mg纯度为97.87%的鱼藤素。该方法为鱼藤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该文建立了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薇甘菊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分离条件为:采用大孔树脂AB-8,洗脱液为50%(v/v)乙醇水溶液,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为正丁醇-乙酸-水(4:1:5,v/v)。从薇甘菊中分离到4种黄酮类物质:槲皮素-3-O-芸香糖苷(纯度90.2%)、山奈酚-3-O-芸香糖苷(纯度98.55%)、木犀草苷(纯度98.33%)和紫云英苷(纯度99.23%)。建立的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方法简单、高效,可扩展应用于从其他植物中分离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
Ye Q  Tan X  Zhu L  Zhao Z  Yang D  Yin S  Wang D 《色谱》2012,30(3):327-331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纯化了高良姜中3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2:3:1.75:1, v/v/v/v)为两相溶剂系统,下相为固定相,上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为858 r/min、流速1.5 mL/min的条件下,从122.20 mg高良姜石油醚萃取物中经一步HSCCC分离可制备得到5R-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7.37 mg)、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E-烯-3-庚酮(9.11 mg)和1,7-二苯基-4E-烯-3-庚酮(15.44 mg),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均大于93%,各化合物的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确证。该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可用于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快速分离制备。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从枸杞中快速分离莨菪亭的方法。将枸杞的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初步纯化后直接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用薄层色谱-荧光法考察了莨菪亭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溶剂体系为氯仿-甲醇-水(10:7:3, v/v/v),取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为850 r/min、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的条件下,从200 mg样品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可得到10.2 mg纯度达到98.3%的莨菪亭。制备所得的莨菪亭与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保留时间一致,且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结构;纯度经HPLC法测定。研究发现,氯仿-甲醇-水(10:7:3, v/v/v)体系可连续二次进样而样品的峰形未受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薄层色谱-荧光法可快速选定HSCCC溶剂体系,进而可快速、简便地制备高纯度的莨菪亭。  相似文献   

16.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了陈皮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2∶4∶3∶3)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850 r/min、流动相流速1.7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6 h内从4.0 g陈皮粗提物中一步分离制备得到橙皮苷10.1 mg、桔皮素49.8 mg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0.6 mg,纯度均达97.0%以上,各化合物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利用该方法可以对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快速的分离和纯化。  相似文献   

17.
高速逆流色谱双水相体系分离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研究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磷酸盐双水相体系的固定相保留率及该体系对蛋白质混合物和鸡蛋清样品的分离。以14.0%PEG1000-16.0%磷酸盐体系的上相为固定相,在流速0.6 mL/min和转速900 r/min的条件下,固定相的保留率达到33.3%。在pH 9.2的PEG1000-磷酸盐双水相体系中,细胞色素C、溶菌酶和血红蛋白的分配系数差异最大,采用该pH值的14.0%PEG1000-16.0%磷酸钾盐双水相体系,在流速1.0 mL/min和转速850 r/min的条件下,成功地分离了这3种蛋白质的混合物。鸡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卵转铁蛋白、卵白蛋白和溶菌酶在pH 9.2的15.0%PEG1000-17.0%磷酸钾盐体系中也具有最大的分配系数差异。采用该体系,在流速1.0 mL/min和转速850 r/min的条件下,成功地分离了鸡蛋清样品,得到的卵白蛋白、溶菌酶和卵转铁蛋白的电泳纯度分别为100%,100%和60%,收率均大于90%。  相似文献   

18.
10‐Deacetylbaccatin III, an important semisynthetic precursor of paclitaxel and docetaxel, can be extracted from Taxus wallichiana Zucc. A process for th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10‐deacetylbaccatin III ( 1 ), baccatin III ( 2 ), and 7β‐xylosyl‐10‐deacetyltaxol ( 3 ) from the leaves and branches of Taxus wallichiana Zucc. via macroporous resin column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or reversed‐phase flash chromatography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fter fractionation by macroporous resin column chromatography, 80% methanol fraction was selected based 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 qualitative analysis. A solvent system composed of n‐hexane, ethyl acetate, methanol, and water (1.6:2.5:1.6:2.5, v/v/v/v) was used for the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at a flow rate of 2.5 mL/min. The reversed‐phase flash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methanol/water as the mobile phase at a flow rate of 3 mL/min. The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produced compounds 1 (10.2 mg, 94.4%), 2 (2.1 mg, 98.0%), and 3 (4.6 mg, 98.8%) from 100 mg of sample within 110 min, while the reversed‐phase flash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purified compounds 1 (9.8 mg, 95.6%) and 3 (4.9 mg, 97.9%) from 100 mg of sample within 1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