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以青蒿酸为原料合成青蒿乙素(1)及其6β-异构体4. 并根据红外光谱丶核磁共振谱丶圆二色散以及有关的化学反应确定了究们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青蒿乙素(2)的若干化学转化,如:青蒿乙素的催化氢化得到三个化合物5,6,7.6与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反应生成8和9.6用硷水解以及2,6,7分别与五羰基铁进行脱氧反应,得到相应的化合物18,3和4。  相似文献   

3.
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除了分得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外,还分得多种倍半萜化合物如青蒿甲素、青蒿丙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青蒿内酯V、青蒿内酯VI.我们从青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溶解部位,经硅胶柱层析,首次从天然界中分得一个微量倍半萜内酯——青蒿内酯(artemisilactone).该化合物曾在青蒿酸结构测定时,由青蒿酸经过氧化氢氧化制得,但结构及立体结构未阐明,本文报道其立体结构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异青蒿乙素(A)可用R(+)-香草醛为原料,通过十步合成3(亦能从2降解而得),然后由3经5得到6,最后用二苯二硒脱氢和间氯过苯甲酸环氧化而成.环氧的构型经~1H NMR及双竖键破环反应证明.α-次甲基γ-内酯的构型用圆二色散测定. 结构和内酯构型最后经X射线衍射确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以青蒿酸(2)为原料合成了一些含羟基的青蒿倍半萜内酯差向异构体9与10、11与12、13与14。其中9已从青蒿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6.
青蒿[1]Artemisia annua L.又名香蒿,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全草.分布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广东等地.青蒿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量野生,资源丰富,本植物的根(青蒿根),果实(青蒿籽)均可供药用,青蒿具有抗疟、抗血吸虫、解热、镇痛及退虚热、和胃止痛等功效.青蒿的主要成分有苦味质、挥发油和青蒿碱、维生素A等.为探讨其挥发油的成分,我们对青蒿全草进行挥发油的提取,并用GC-MS进行测定分析,从中鉴定出4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青蒿甲素(1)与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之中,它是一个新型的失碳倍半萜内酯,其结构已经测定,本文报道它的合成. 青蒿酸甲酯(3)用间氯过苯甲酸氧化,得4α,5α-环氧青蒿酸甲酯(4).4在二氯甲烷-吡啶中进行臭氧化,得α-酮酸酯(5),产率88%.5用碱性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得羟基内酯(6),产率92%.6用POCl_3-吡啶脱水,即得1,m.p.151~153℃,[α]_~(10)-40°(c 0.57,CHCl_3),与天然品的混合熔点不降低,其IR、~1H NMR、MS、TLC R_1值和GC亦完全一致. 在推定6的结构时,我们曾将5的碱性过氧化氢氧化反应分步进行.先用碱水解,结果得  相似文献   

8.
周维善  徐世杰  张联 《化学学报》1989,47(4):340-344
本文报导了从青蒿酸所得的烯醇硅醚化合物, 经OsO4的区域选择性羟基化和环合,得青蒿丁素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9.
青蒿亦称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为菊科植物,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疟疾。据报道,该植物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烯炔和倍半萜内酯。倍半萜内酯有青蒿素、青蒿甲素、青蒿乙素及青蒿丙素(脱氧青蒿素)。此外,还有青蒿酸、香豆素及黄酮等。我们由山东七、八月所产青蒿提取物中分到青蒿素、青蒿甲素、青蒿乙素、青蒿丙  相似文献   

10.
周维善  张联  许杏祥 《化学学报》1985,43(3):237-242
青蒿酸甲酯4环氧化所得的化合物5和6经三氟化硼重排生成的7及其表异构物8在圆二色谱294nm 附近分别出现负的和正的Cotton 效应. 因而推定青蒿酸的A,B环为顺式稠合. 用双氢青蒿酸甲酯也得到相同的CD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双氢青蒿素(DHA)为原料,与草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然后经硫代吗啉取代反应、双氧水氧化反应得到青蒿砜1,由1经过烷基化反应、脱硅保护基和碘代反应得到青蒿砜-碘代物2α;以三乙胺为催化剂,2α与哌嗪类化合物、CS_2在"一锅煮"条件下得到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3a~3d)。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IR和HR-ESI-MS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2.
青蒿酸甲酯4环氧化所得的化合物5和6经三氟化硼重排生成的7及其表异构物8在圆二色谱294nm 附近分别出现负的和正的 Cotton 效应.因而推定青蒿酸的 A,B 环为顺式稠合.用双氢青蒿酸甲酯也得到相同的 CD 结果.  相似文献   

13.
青蒿酸与抗疟新药青蒿素共存于植物青蒿中, 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 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 本文报导以R-(+)-香草醛为原料合成青蒿酸。  相似文献   

14.
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烯炔、香豆素、黄酮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等已有文献报道,其中青蒿酸(1)可能是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前体。从青蒿提取青蒿酸后,在母液中我们分离到1lR-(-)-双氢青蒿酸(2),它可能是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的一个中间体。本文主要报告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酸已有报道,我们改用碱提取法,较简便地分离得到青蒿酸。青蒿酸的结晶原母液用重氮甲烷甲酯化,产物用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得青蒿酸甲酯(3)及另一组  相似文献   

15.
青蒿酸(1)与抗疟新药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中,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本文报道以R-(+)-香草醛(3)为原料合成1。  相似文献   

16.
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原料,经胺化、氧化、烷基化、酯化反应,快速、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青蒿砜系列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13C NMR和HRMS得到了确证;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抗癌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细胞活性,给药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最优值为0.06μmol/L.同时采用Annexin/PI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化合物7b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人肝癌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显著增加.在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DHA)和青蒿砜的对比实验中发现,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提高,表现出了该类化合物在抗癌药物开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幼苗水培法或顶株扦插法,在青蒿植株体内以[2-~14C]-3,5-二羟基-3-甲基戊酸-δ-内酯([2-~14C]-MVA)为前体,成功地生物合成了青蒿酸(3)。  相似文献   

18.
周维善  张联  许杏祥 《化学学报》1985,43(9):845-851
β-环氧青蒿酸甲酯(25)经甲酸处理得反式双竖键开环产物(26),经水解和内酯化得青蒿戊素(1),α-环氧青蒿酸甲酯(5)或叔丁酯(18)及α-环氧双氢青蒿酸甲酯(12a,b)与甲酸反应未生成反式双竖键开环产物,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β-环氧青蒿酸甲酯(25)经甲酸处理得反式双竖键开环产物(26),经水解和内酯化得青蒿戊素(1)。α-环氧青蒿酸甲酯(5)或叔丁酯(18)及α-环氧双氢青蒿酸甲酯(12a,b)与甲酸反应未生成反式双竖键开环产物,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青蒿截疟组合物(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与东莨菪内酯质量比为1∶1∶1∶1的混合体系,AAA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青蒿素单独作用相比,AAAS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增强,并以静态猝灭为主;计算了298,303和310 K下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表明AAAS与BSA之间具有较强的静电引力,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AAAS对BSA的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均增大.结果表明,AAAS显著增加了青蒿素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此过程可能是AAAS增加青蒿素抗疟疗效的重要体内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