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6个不同自然水域的克氏原螯虾群体22个性状比例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洪泽湖、射阳群体与其他群体差异程度较大,微山湖、长江、鄱阳湖、安徽四个群体差异程度较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雌性方差贡献率群体主成分分别为35.060%、19.371%、13.714%、7.303%,累积贡献率为75.448%。雄性群体主成分分别为46.188%、13.080%、11.496%、6.785%,累积贡献率为77.549%,第二步足长和第五步长2个因素对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差异是有显著影响的。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雌性群体判别准确率P1为78.9%~92.1%,P2为76.6%~90.0%,综合判别率为85.0%;雄性群体判别准确率P1为80.0%~88.6%,P2为79.6%~90.6%,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3.6%,判别准确率较高,综上结果表明不同水域的群体在形态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测量了543尾克氏原螯虾成熟个体的体重、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尾节长、尾肢长、尾肢宽等10个表型性状,统计分析雌雄个体体形及体重差异。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各形态参数(除第一腹节长)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体重与形态性状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对鄱阳湖克氏原螯虾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含量79.59%,粗蛋白含量18.70%,粗脂肪含量0.98%,粗灰分含量1.24%。钙含量443mg/100g干重,磷含量1 200.00mg/100g干重。氨基酸总量83.32%(色氨酸因酸解破坏),必需氨基酸含量28.25%,占氨基酸总量的33.91%,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为31.86%。必需脂肪酸含量14.38%,脂肪酸含量以C160和C181为最丰富,比例分别为21.50%和21.59%;EPA和DHA含量分别为9.17%和1.86%。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比例为33.59%,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为30.27%,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为25.58%。鄱阳湖克氏原螯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淡水产品,值得大力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4.
克氏螯虾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消化道内表面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整个消化道各段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表面覆盖有几丁质层,食道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中有皮肤腺和纵肌束,消化腺即肝脏为多分支的盲管,肝盲管上皮由肝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胃的表面有刚毛,肠的表面有棘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克氏原螯虾为雌雄异体淡水水生甲壳类外来入侵物种,凭借其入侵生物学特性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得以迅速扩张,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诸省市的江河湖泊等淡水水体中,甚至成为优势种群已严重威胁到本地淡水底栖水生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在对赣江中支南昌市杨子洲江段采集的克氏原螯虾进行形态学测量时发现一例雌雄间性的克氏原螯虾个体,即第一腹肢已特化为生殖肢,但第二腹肢并未特化,仍与雌性的第二腹肢相同。其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的基部,与雌性生殖孔的开口位置相同。本文拟就螯虾下目部分物种雌雄间性体可能的发生机制等进行了初步讨论。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用二价铜离子(Cu2+)胁迫克氏原螯虾,分析其肝胰腺、触角腺、鳃等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能在含10mg/LCu2+水中生活;在10mg/LCu2+胁迫下,在0~24h,肝胰腺和触角腺中的CAT、SOD活性均显著升高,CAT活性在24h达到最高;在24~36h,肝胰腺和触角腺中的CAT活性开始下降,而SOD活性继续上升,在第36h时达到最高;48h后,肝胰腺和触角腺中SOD和SOD活性下降并均趋于平稳表达,SOD活性仍显著高于非胁迫处理时,而CAT活性则显著低于Cu2+处理时;鳃中的SOD和SOD活性未受到Cu2+浓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原核表达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结构蛋白VP28口服免疫克氏原螯虾,以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指标来监测机体的免疫反应,并检测免疫后的螯虾血清对WSSV的中和能力.结果表明VP28能有效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酚氧化酶活性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低于GST对照组和健康组,溶菌酶活性则高于GST对照组和健康组.中和实验表明免疫血清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但其保护作用不是通过VP28进入体内与细胞受体结合,来阻止病毒进入,而可能是通过病毒蛋白进入虾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或分泌某种中和因子,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或进入细胞后阻止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4个家系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反交家系、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和正交家系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可数性状卡方分析表明,4个家系可数性状无显著差异;可量性状和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和正交家系之间形态差异较小,而它们同反交家系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结果也表明反交家系与其他家系差异较大,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对10个贡献率较大的形态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家系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P1为83.3%~100%,P2为87.5%~96.8%,综合判别率为92.5%.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室内培育的曼氏无针乌贼自然生产的受精卵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成乳头状,平均卵长10mm,平均卵宽5.5mm,受精卵外被黑色坚韧而富有弹性的三级卵膜,成串聚集一起成葡萄状.胚胎发育分为12个阶段: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初具形态期、腕分化期、心跳出现期、色素出现期、内骨骼形成期、尾腺出现期、缘膜形成期、孵化期.其胚胎大小从卵裂期开始增长,卵裂期胚胎长(3.40±0.12)mm,胚胎宽(3.29±0.14)mm,到孵化出膜前胚胎长达(8.17±0.33)mm,胚胎宽达(7.17±0.33)mm,增大了2倍左右.初具形态期各器官开始形成,胴部、头部、腕部开始分化.在19~21℃水温下,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历时28~30d,初孵小乌贼仍挂着梨状卵黄囊,卵黄囊均长3.70mm,均宽2.75mm,在水中游动1~10min后就自动脱落,乌贼幼体一出膜就能喷墨,同时能开口摄食动物性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