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吡啶(DPB)的吸附和表面胶团化对二氧化硅(CAB-O-SIL)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加入电解质的效应.结果表明:DPB在CAB-O-SIL上的吸附等温线呈双平台(或LS)型,溴化钠(0.1mol/L)的存在使吸附等温线向低浓区移动,第二平台的饱和吸附量增大,但基本不影响第一平台的吸附量,这些结果都与涉及形成表面胶团的二步吸附模型相符.当DPB浓度很低时,CAB-O-SIL悬浮液的稳定性随DPB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当DPB浓度增至smc(临界表面胶团浓度)附近时,悬浮液稳定性急剧提高.NaBr的存在,并不影响上述悬浮液稳定性规律.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二步吸附和颗粒相互作用模型,并结合DPB吸附等温线的研究结果,可以合理地解释CAB-O-SIL悬浮液稳定性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CAB-O-SIL在290.7K和304.2K时自水和1mol/LNaCl溶液中吸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X100)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NaCl的存在也使吸附量增加。运用生成表面胶团的吸附理论处理了实验结果,求得了表面胶团化的平衡常数、表面胶团的平均聚集数、临界表面胶团浓度和表面胶团化的标准热力学函数。实验表明,随TX100浓度的增大,CAB-O-SIL悬浮液稳定性出现不规则的变化。加入NaCl的效应是使悬浮液的稳定性下降和促进表面胶团的形成。结合吸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涉及表面胶团的颗粒相互作用模型,合理地解释了悬浮液稳定性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La2O3对Ni-Mo/γ-Al2O3催化剂CO和CO2甲烷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Mo-La/γ-Al2O3催化剂并测定了催化剂的CO和CO2甲 化活性采用TEM,XPS和CO化学吸附等手段研究了表面性质。结果表明,La2O3的咖入提高了Ni-Mo/γ/Al2O3催化剂的CO和CO2甲烷化活性,增加了催化剂中Ni的分散度,活性表面积及催化剂表面Ni原子的浓度,降低了电子结合能。  相似文献   

4.
铝镁柱联粘土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铝镁双金属离子低聚物为交联剂,制备了复合柱联膨润土催化剂(简称为Al-Mg-PILC)。详细考察了Mg/Al比、Al/土比等因素对合成产品性能的影响。借助于XRD、BET、DTA表征手段,结合轻柴油裂解,三甲基苯转化反应,探讨催化剂表面酸性。结果表明,铝镁复合柱直径小于的相应值,所得柱联粘土表面总酸量较少,强酸比例增大。经350℃脱附后,其吡啶吸附量可保持25℃下吸附值的7%左右,而Al-PILC只保留2.5%。进一步证实了交联剂的改进对柱联粘土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凝胶体系NaX(F、Cl、Br)Na2OAl2O3SiO2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2O中,研究了水热合成中孔MCM41的合成条件。实验证明,在398K下晶化8~16d,NaX/SiO2介于0.01~0.05时,均可合成出MCM41分子筛;NaF的加入,可以加快MCM41分子筛的晶化速度;NaBr的加入,对形成MCM41分子筛有阻碍作用。采用XRD、SEM、TGDTA和N2吸附对合成样品加以表征,证明合成样品具有介孔分子筛特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吡啶吸附-IR,NH3吸附-脱附,原位热重积炭,DSC等技术并结合甲基环己烷(MCH)脱氢活性试验,研究了K2O对工业Pt-Sn/Al2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MCH脱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2O能有效地调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降低其表面酸中心特别是强酸中心的数目;MCH脱氢反应的积炭量随K2O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催化剂的高温脱氢稳定性与K2O含量并不完全呈顺变关系,K2O含量应严格控制,当K  相似文献   

7.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BMAT对不锈钢的缓蚀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英华  田中群 《电化学》1995,1(2):152-158
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技术,研究0.5%HCl体系中缓蚀剂在18-8不锈钢表面的吸附。谱图是在不锈钢表面电沉积不连续Ag颗粒条件下测得的。缓蚀剂BMAT通过电极表面与缓蚀剂中的N原子,以及苯并咪唑环的共轭大π键形成化学吸附,BMAT斜卧于电极表面。其烯丙基起到空间的阻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溶剂中SiW12在γ-Al2O3表面的吸附和溶脱规律,以IR,XRD以及酸催化模型探针反应对吸附于γ-Al2O3表面的SiW12的存在形态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尽管SiW12碱降解稳定性在常见杂多酸中最强,但由水溶液中吸附在γ-Al2O3表面的SiW12仍有一部分被该载体的碱性所降解.此外,在γ-Al2O3表面上SiW12质子的活动性大大减弱,其阴离子的热稳定性也明显降低.可以认为,SiW12的质子和Keggin阴离子与γ-Al2O3表面均有直接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金属杂原子分子筛CrCoBEA的合成、波谱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热晶化法首次合成出BEA结构含铬、钴,双金属杂原子分子筛CrCoBEA,对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成胶配比等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XRD,FTIR,UV-VisDRS,ESR及催化反应等方法测试其物相、波谱性质和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比为TEOS:0.017「Cr(acac)3」:0.017「Co(acac)3」:(0.58-0.64)TEAOH:0.01Al(NO3)3:(16-20  相似文献   

10.
周钰明  丁莹如 《催化学报》1993,14(5):387-391
用XPS,IR和Cahn微量天平技术研究了Fe2O3/γ-Al2O3,Fe2O3-La2O3/γ-Al2O3和Fe2O3/La2O3/γ-Al2O3催化剂的表面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部分镧履盖了催化剂表面,这部分镧优先堵盖CO的桥式吸附位,同时由于部分镧的覆盖,减少了CO和H2的化学吸附量,但大大促进了(CO+H2)的共吸附,提高了催化剂的再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
K2O修饰γ—Al2O3的表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PMA,XPS和FTIR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浸渍K2O以后的γ-Al2O3的表面组成,表面羟基性质,表面酸碱性以及表面各元素电子结构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羟K2O修饰以后,表面K/Al比大于本体K/Al比,K2O富集-Al2O3的表面上;K2O在表面上起到的抑制酸性,增强碱性包括羟基碱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ZrO2-Al2O3为载体的Co-Mo-K耐硫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玉敏  耿云峰 《应用化学》2000,17(3):276-279
采用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ZrO2-Al2O3复合载体和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研究了ZrO2对Co-Mo-K面硫变换催化剂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RD、BET、TG、XPS等手段对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结构、吸硫吸水性能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ZrO2-Al2O3代替传统的γ-Al2O3作为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载体,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尤其是低温活性,并可改善催化剂的  相似文献   

13.
首次以Hβ沸石为基础,采用一步浸渍法(A)、机械研磨法(B)、沉积-沉淀法(C)及分步浸渍法(D)制备了SO-Fe2O3-Hβ-Al2O3催化剂,通过XRD,XPS,NH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丙烯与异丙醇的酸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表面,SO,Fe2O3及Hβ沸石之间存在较强的化学作用,A法和C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增强酸性;总酸量和L酸量增多,酸强度提高;该催化剂明显促进了丙烯醚化反应,其丙烯和异丙醇转化率分别由Hβ-Al2O3沸石的7.98%和35.1%提高到14.8%和40.0%,并发现该反应主要在L酸中心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ESR谱和XPS谱对这类催化剂作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经Al ̄(3+)掺杂的ZnO-Al_2O_3体系上,观测到g=1.9606±0.0002,△H_(pp)=(2.8±0.1)×10 ̄(-4)T的顺磁信号,该信号强度(以自旋数/克表示)随ZnO中Al_2O_3掺杂量增加而增长;当Al/Zn达2/100(原子比)时,逐渐趋于平稳。相关体系的ESR和XAES比较研究结果排除了该顺磁信号系产生于顺磁氧物种(诸如,O_2-、O-或O_3-)或Zn+的可能性,而有利于关于三价金属离子(AL ̄(3+))掺杂在ZnO晶格中诱导生成正一价缺位的推断。这类Shottky缺位在催化剂表面富集,有利于表面Cu ̄+物种的稳定,从而促进了CO加氢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EPMA、XPS和FTIR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浸渍K2O以后的γ-Al2O3的表面组成、表面羟基性质、表面酸碱性以及表面各元素电子结合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经K2O修饰以后,表面K/Al比大于本体K/Al比,K2O富集在γ-Al2O3的表面上;K2O在表面上起到了抑制酸性,增强碱性包括羟基碱性的作用;表面碱性中心种类增多、碱性增强、分布增宽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氧的电负性增强和铝在一定程度上的还原。  相似文献   

16.
刘育  侯瑞玲 《催化学报》1996,17(2):111-116
应用FTIR和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CO2和O2在Ag-Ba-Ca-K/α-Al2O3上的吸附及CO2对C2H4环氧化,完全氧化及环氧乙烷(EO)深度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和表面吸附氧在负载银催化剂表面存在竞争吸附,CO2对表面吸附氧有置换作用,该作用降低了银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浓度,并且所形成的碳酸根物种改善了乙烯环氧化反应活性氧种的表面分布,对C2H4的环氧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17.
酸度对AgCl溶胶表面吸附H2TPP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洁  牟春博 《化学研究》1999,10(1):34-36
讨论了meso-四苯基卟啉(H2TPP)吸附在AgCl溶胶表面的吸收光谱。实验表明,当pH=2.0 ̄6.0时,H2TPP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以卟啉二酸H4TPP^2+存在;当pH=6.75 ̄11.0时,H2TPP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二阶银络合物Ag(Ⅱ)TPP,并且络合反应的速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快。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的Ni/MgO/Al2O3在CH4与CO2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和一定的抗积炭能力;在1023K下流动反应气氛中连续运转100h,未见活性下降,CH4及C弦均为90%左右,CO收率高于90%,实验还发现,CH4转化率随着原料气中C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V(CO2)/V(CH4)=2时CH4转化率可达100%,通过BET比表面积测定及XRD,TEM等分析手段,比  相似文献   

19.
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时间分辨SERS光谱(TRSERS)等技术首次研究了烯丙基硫脲(ATU)在HClO4、H2SO4和HNO3介质中与无机阴离子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共吸附行为.提出ATU很可能以S端与银电极表面形成化学吸附键,仲氨基相对伯氨基距离表面较近,整个分子偏向烯丙基一侧倾斜吸附在表面上.ClO-4、SO2-4和NO-3等弱吸附无机阴离子均能被ATU诱导共吸附在其质子化了的仲氨基上,这3种无机阴离子被ATU诱导共吸附的强弱顺序是ClO-4>SO2-4>NO-3.被诱导共吸附的无机阴离子对ATU在电极表面的化学吸附起到稳定剂的作用,有利于ATU在电极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层  相似文献   

20.
应用FTIR和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CO_2和O_2在Ag-Ba-Ca-K/α-Al2O3上的吸附及CO2对C2H4环氧化、完全氧化及环氧乙烷(EO)深度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和表面吸附氧在负载银催化剂表面存在竞争吸附,CO2对表面吸附氧有置换作用,该作用降低了银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浓度,并且所形成的碳酸根物种改善了乙烯环氧化反应活住氧种的表面分布,对C_2H_4的环氧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C2H4和EO的深度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使得乙烯环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