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保丰、吡虫啉、抗蚜威,乐果等四种药剂对温室栽培辣椒上为害的桃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5%保丰乳油毒力最强,10%吡虫啉,50%抗蚜威的毒力次之,40%乐果毒力最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较多报道表明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对麦蚜等多种蚜虫有较强的毒性 ,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杀蚜微生物制剂。在美国和俄罗斯 ,球孢白僵菌制剂已开始用于蚜虫的防治。由于白僵菌通过分生孢子穿透寄主体壁在寄主体内繁殖而致死寄主这种独特的作用方式 ,使得若蚜脱皮成为影响该菌毒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以往报道都是以成蚜为研究对象 ,对若蚜的毒力还未见报道。本文以桃蚜(Myzus persicae)为对象报道若蚜脱皮与白僵菌毒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对桃蚜 1龄若蚜 (平均年龄 4 h)和 4龄若蚜 (进入 4龄后 6小时 )的毒力作用。在2 1℃下 ,1、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率分别为 7.2 %和 5 8.7% ,明显低于同样条件下桃蚜成蚜的感菌死亡率(98% )。 1、4龄若蚜感菌死亡的个体中分别有 4 3%和 10 0 %的蚜虫死亡前已发育为成蚜并产下正常后代。受试 1、4龄若蚜在羽化为成蚜后 8天内存活的个体平均每天的产仔量在接菌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但 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个体其成蚜期平均每天产仔量明显低于未接菌对照 ,不过这些个体仍能产下为数不少的健康若蚜。试验中发现 ,1、4龄若蚜在接种球孢白僵菌后第一次脱皮的时间显著早于未接种对照 ,而 1龄若蚜在随后的三次脱皮时间不受接菌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虫剂和生态因子对桨角蚜小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桨角蚜小蜂蛹和成虫的杀伤力 ;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结果表明 ,在选择的 10种药剂中 ,菊酯类农药对桨角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大 ,扑虱灵对桨角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小 ;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不同 ,蛹分别在 2 3- 30℃、75- 85%RH、光照 14L :10 D条件下羽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七星瓢虫对百合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七星瓢虫幼虫及成虫对百合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各龄幼虫及成虫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为:Na1=0.825764Nt/(1 0.014539Nt),Na2=1.062573Nt/(1 0.013029Nt),Na3=0.989489Nt/(1 0.002242Nt),Na4=1.020385Nt/(1 0.001442Nt),Na5=1.054937N.t(1 0.001033Nt),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56.8头、81.6头、441.3头、707.7头和1021.5头。  相似文献   

5.
桃蚜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桃蚜的生物生态学、抗药性的酶学机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三个方面对桃蚜的最近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不同体色的桃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桃蚜的抗药性主要是由羧酸酯酶 E4扩增引起的。但是乙酰胆碱酯酶的不敏感性也增加了桃蚜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在分子水平上 ,桃蚜的抗性机制主要是酯酶基因的扩增。同时对这些扩增的酯酶基因的遗传方式也有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6.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桃蚜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半夏干粉中的活性物质,研究提取物对桃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好毒杀活性,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浓度为100.0 mg·mL-1,处理后48 h,毒杀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桃蚜在半夏无水乙醇提取物处理过的叶片上取食,其若蚜发育历期延长,成蚜寿命显著缩短,生殖力显著下降,桃蚜种群数量受到明显的抑制,在浓度为100.0 mg·mL-1时,7 d后桃蚜种群数量约为对照的47.6%.  相似文献   

7.
桃粉蚜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桃粉蚜一年发生20~25代,以卵在桃树枝条的芽腋或树皮裂缝处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4月上旬孵化,5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夏寄主上繁殖,秋季从夏寄主迁回桃树上,11月产卵在桃树上越冬。桃粉蚜的适温范围为15~28℃。测定5种药剂的药效,以氧化乐果、辟蚜雾、甲甲磷为好,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8.
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昆明地区十字花科蔬菜3种蚜虫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3种蚜虫种群对苦参碱、除虫菊素、印楝素、啶虫脒、吡虫啉、氯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其中,这3种蚜虫对乙酰甲胺磷高度不敏感,其对甘蓝蚜、萝卜蚜和桃蚜的LC50值分别为4868.68,2440.53和6379.34 mg/L;这3种蚜虫对敌敌畏也不敏感,其对甘蓝蚜、萝卜蚜和桃蚜的LC50值分别为259.76,95.24和567.59 mg/L;3种蚜虫对其它6种药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但相对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百合上桃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百合上桃蚜种群数量季节变动动态。结果表明.为害百合的桃蚜主要来源于周围植物迁入的有翅蚜,桃蚜种群在5~6月达最高峰。气候因子旬平均温度和降雨量明显影响桃蚜种群数量变动.其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13.9757 0.007198X1—0.0000007572X1^2和Y2=10.2812 0.02267X2 0.0000032586X2^2。桃蚜种群数量变动与天敌数量变动呈密切正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Y3=635.3057 1.5661X3-0.00009311X2^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挖掘桃蚜(Myzus persicae)的关键抗性基因并构建抗性调控网络,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EGs)对桃蚜抗性研究的GEO数据库进行分析,筛选出2 426个枢纽基因和2 263个差异表达基因探针.将关键抗性基因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获得154个桃蚜关键抗性基因,并绘制桃蚜的抗性调控网络.结果表明:acpp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是大多数Cry蛋白不能有效杀死桃蚜的原因之一;参考抗蚜Cry1Cb2蛋白和11个靶标蛋白的对接规则,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等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了10个新的Cry蛋白可能对桃蚜具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用 5种不同药剂防治菜蚜 ,结果表明 :1 0 %一遍净 (吡虫啉 )可湿粉对菜蚜的防治效果最好 ,持效期最长 ;快灵 3 0 %可溶性粉防效次之一 ,但持效期比一遍净短。 1 8%杀虫双水剂从药后第 4天开始 ,防效逐渐升高 ,持效期与一遍净相当。 40 %乐果乳油和 2 0 %杀灭菌酯乳油对菜蚜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福州地区的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在自然变温条件下,在平均气温为18-28℃温度段内,雌性成蚜寿命(Y_1)与温度(X)的函数关系为:Y_1=80.1741X~(-0.7605);同一温度段内成蚜的生殖数(Y_2)与温度(X)的函数关系为Y_2=0.0193X~(2.1387)。本研究同时测定福州地区的烟蚜发育起点温度为7.5℃,有效发育积温为93.0日度。  相似文献   

13.
魏英智  刘新 《武夷科学》2001,17(1):56-59
丁硫克百威和机油以及它们的复配制剂对桃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表明两种药剂的各种复配均对桃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 ,其中以丁硫克百威和机油按 1∶ 5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共毒系数达到 2 78。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模拟设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烟蚜Moyzus perMcae(Sulzer)成蚜的寿命、生殖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研究的重点是高温或极端高温以及高温的持续时间对蚜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模拟的夏季平均气温温度段20-30℃内,蚜虫的发育速率以27.5℃为拐点,在20-27.5℃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超过27.5℃,蚜虫发育速率反而降低。研究结果还揭示温度(尤其是高温)的持续时间是降低蚜虫的存活时间及其生殖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龟纹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纹瓢虫雌虫和雄虫对烟蚜的功能反应符合 Holling II型模型 ,其模型分别为 Na=0 .835 0 N/(1 0 .0 10 4 N)和 Na=0 .92 2 6 N/(1 0 .16 0 1N) ,瓢虫捕食烟蚜的数量随烟蚜密度地增加而增加 ,但寻找效应随烟蚜密度地增加而降低。雌虫和雄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 4 2 .0 9、38.6 7头和 7.75、7.31头。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地增加而降低 ,雌、雄虫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E=0 .372 9P-1.612 3和 E=0 .36 80 P-1.5786。雌、雄以及雌雄混合种群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E=0 .84 6 6 P-2 .1892 、E=0 .7377P-2 .2 785和 E= 0 .6 118P-2 .173 4。  相似文献   

16.
桃蚜可高效率地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桃蚜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的规律,结果表明,无毒蚜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30s,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取食时间为70s以上时,获毒率达100%;带毒蚜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0.25h,当取食时间超过最短传毒时间时,传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取食时间达2h以上时,传毒率达100%;带毒蚜虫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传毒率随单株植物带毒蚜虫数目的增加而升高,单株虫量达15头以上时,传毒率达100%,说明桃蚜可以高效率地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  相似文献   

17.
黑带食蚜蝇若虫对烟蚜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其雌雄模型分别为Na=0.7616N/(1十0.0076N)和Na=0.6911N/(1+0.072N),食蚜蝇捕食烟蚜的数量随烟蚜密度地增加而增加,但寻找效应随烟蚜密度地增加而降低。雌虫和雄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46.76、43.45头和20.00、20.24头。黑带食蚜蝇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地增加而降低,雌、雄若虫的数学模型分别为E=100.9567P~(-0.8450)和E=98.7846P~(P-0.8086)。雌、雄以及雌雄混合种群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分别为E=26.9776P~(P-0.2198)、E=25.0311P~(-0.1773)和E=23.4271P~(-0.1505)。  相似文献   

18.
几种化学药剂对菜蚜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啶虫脒、莫比朗、吡虫啉和乐果对菜缢管蚜、桃蚜成虫的毒力,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和小区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和莫比朗对桃蚜、采缢管蚜的LC50最低,乐果的LC50最高,吡虫啉介于前二者与后者之间;啶米和莫比朗的室内防桃蚜了,其次是吡虫啉;啶虫脒、莫比朗和吡虫啉室内防菜缢管蚜均大于90%,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啶虫脒、莫比朗和吡虫啉的田间防效结果差异不大,施药后7d的防效均大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彩椒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三种形态氮素营养(NH4^ -N;NO3^--N;NH4^ -N:NO3^--N=1:1)对彩椒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彩椒发棵期之前(含发棵期),施用NH4^ -N NO3^--N混合态氮素,效果最好,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值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仅次于NO3^--N处理组;同期若单施氮素,则彩椒更易吸收和利用NH4^--N;但发棵期后,单施NO3^--N,各指标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