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恒定外加盐浓度稀释法,测定了甲基丙烯酰氧基乙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丙烯酸(DMC AM AA) 三元共聚物(APAM) 水溶液在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外加盐时的特性粘数.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所有共聚物在NaCl 溶液和NaNO3 溶液中均表现出典型的普通聚电解质粘性行为,而DMC 和AA 近似等摩尔的共聚物在Na2SO4 溶液中则呈现出典型的两性聚电解质粘性行为,各种外加盐对APAM 溶液特性粘数影响的程度为:Na2SO4 > CaCl2 ,NaNO3 > NaCl.  相似文献   

2.
按实用要求对不同阳离子度及分子量的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共聚物P(TM co AAM)分别在水、水 甲醇、水 乙酸,不同浓度的NaCl、KCl、KBr及Na2SO4水溶液中的溶液粘度行为进行了探讨,考察了低阳离子度的P(TM co AAM)的聚电解质行为及其大分子链在溶液中的分子链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动态光散射、粘度和透光率测定,研究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AM-AA)]/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M-DMDAAC)]聚电解质复合溶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AM-AA)与P(AM-DMDAAC)复合比、溶液浓度和氯化钠用量影响溶液中复合物的构象和流体力学半径。P(AM-AA)与P(AM-DMDAAC)分子链间适度的库仑相互作用,可形成均相P(AM-AA)/P(A  相似文献   

4.
以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和甲基铝氧烷(MAO)组成的催化体 用本体法合成出苯乙烯-乙烯共聚物Poly(S-co-E)。考察了共聚温度,共聚时间 ,A1/Ti摩尔比,主催化剂浓度〔Ti〕等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共聚产物经沸丁酮,沸四氢呋喃(THF)连续抽提分离,发现共聚物主要存在于THF可溶级分中。可溶级分经DSC,^13C-NMR,WAXD,DMA等手段分析,证明苯乙烯-乙烯共聚物为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酰胺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粘度和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研究了PAM与R12SO3Na-R11COONa混合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AM可与混合表面活性剂形成复合物,从而使体系表现出典型聚电解质的粘度行为。可能的机理是,以疏水力形成的R12SO3^-—R11COOH(Na)预胶束或二聚体通过PAM-R11COOH间的氢键力相结合。进而使大分子链上带有大量负电荷,静电斥力引起大分子链伸展,因而产生电粘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Brookfield粘度测定及室内岩心驱油试验评定。研究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法(P(AM-AA)/P(AM-DMDAAC)分子复合型聚合物驱油剂的增粘,抗温,抗盐性及其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组成一定时,其复合比影响溶液复合增粘效果,复合型聚合物溶液的抗盐性明显优于P(AM-AA)溶液的抗盐性,多价金属离子的加入是提高溶液抗盐性的有效途径,该驱油剂的最终  相似文献   

7.
以1,4-双(氯甲基)-2,5一二甲基苯(BCMDMB)和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壬氧基苯(BCMMONOB)为单体,采用脱氯化氢法,合成了聚(2,5-二甲基)对亚苯基亚乙烯(PDMPV)和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亚苯基亚乙烯(PMONOPV);并对BCMDMB和BCMMONOB的共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碱与单体的摩尔比为20∶1,在室温下聚合时间为30h,碱的pH=14时产率最高。用IR、1H-NMR、UV—Vis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态光散射、粘度和透光率测定,研究了聚(丙烯酰胺 丙烯酸)[P(AM AA)]/聚(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M DMDAAC)]聚电解质复合溶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AM AA)与P(AM DMDAAC)复合比、溶液浓度和氯化钠用量影响溶液中复合物的构象和流体力学半径.P(AM AA)与P(AM DMDAAC)分子链间适度的库仑相互作用,可形成均相P(AM AA)/P(AM DMDAAC)聚电解质复合溶液,复合物具有较伸展的构象和较大的流体力学半径,因而溶液粘度较高.P(AM AA)与P(AM DMDAAC)分子链间过强的库仑相互作用或小分子电解质的屏蔽作用,可使复合物构象卷曲,结构紧缩,流体力学半径减小,甚至产生相分离,导致溶液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壬烷为原料,经过醚化和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壬氧基苯(BCMNONOB),BCMMONOB在强碱作用下通过脱氯化氢得到可溶性的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苯乙炔(PMONOPV);首次采用脱氯化氢消除反应实现了BCMMONOB与1,4-双(氯甲基)-2,5-二甲基(BCMDMB)共聚。讨论了两种单体结构和縻尔比率及溶剂因素对聚合反应和共聚物溶解  相似文献   

10.
采用DMA和TEM系统研究了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物(PBD-b-PMMA)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问题。结果表明:PVC/PBD-b-PMMA共混体系具有部分相溶性。相容的程度与共混体系的组成、组分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共聚物中PBD和PMMA嵌段的比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_co-St)中WMMA大于0.6时,IBN仅有一个Tg;当W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深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  相似文献   

12.
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溶胶阴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电解质对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Al-MgMMH)溶胶粒子中Cl-和OH-的阴离子交换性能。在所研究的电解质NaNO3,HCOONa,CH3COONa,Na2CO3,Na2SO4和Na3PO4中,发现高价阴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低价阴离子的交换能力,无机阴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有机阴离子的交换能力。所研究Al-MgMMH溶胶粒子的阴离子交换容量为2.82mmol/g,比粘土粒子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系列的谪分子量水溶性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AA/AMPS)三元共聚物(P3A)由相应的(AM/AMPS0二元共聚物通过部分水解方法制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使用电位滴定和^13C-NMR谱测定,得到的结果指出,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水解过程中,高分子链上AMPS单元具有充分的稳定性,而丙烯酰胺基平稳地转变为丙烯酸。在所有不同聚合物(P2A)情况下,由于阴离子基团的OH^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3种1-(芳酰基)-4[4'-(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氨基硫脲化合物(ATSCPO)分别同通用阻聚剂(CIH),如对苯二酚(HQ),苯醌(BQ),吩噻嗪(PT)及二乙羟胺(DEHA)组成的混合阻聚剂对AIBN引发的MMA自由基聚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ATSCPP]/CIH=5:1时,除ATSCPO-BQ外,其余阻聚效果均较ATSCPO和CIH单独用作阻聚剂时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十八酯(ODA)的共聚物,利用荧光探针和滴重法研究了NIPAM-烘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形成过程,同时还利用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共聚物水溶液在温度升高时出现的LCST现象,表明该高分子在温度升高时存在着相分离现象,利用L-B技术测量共聚物不溶单分子膜的π-A曲线,发现随着温度升高共聚物的单分子膜越来越凝聚的反常现象,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共聚物NIPAMODA  相似文献   

16.
聚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氢化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HPBD-b-PMMA)共聚物增容剂对聚氯乙烯(PVC)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增容剂使共混物中两相的玻璃化温度发生变化,说明其相容性增加.FTIR的结果表明,增容剂中羰基与PVC的α氢形成氢键,使CO,H─C及C─Cl的振动频率变化,峰形加宽.  相似文献   

17.
郭忠先 《分析化学》1996,24(4):459-462
研究了在乳化剂OP存在下,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汞(Ⅱ)显色体系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用PH10.0-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作载流,汞(Ⅱ)与HCSDAA和乳化剂OP的混合试剂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用于测定汞时,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05-1.0mg/L,检测限为0.016mg/L,进样频率为100样/h。直接应用于头发、自来水和废水中微量汞  相似文献   

18.
智能性共聚物水凝胶P(AM—NaA)相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60Co-γ射线辐射合成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P(AM-NaA)智能性共聚物水凝胶,并用FT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了水凝胶在丙酮-水介质中的溶胀和收缩速率、溶胀平衡时间及体积相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9.
P(AM-NVP-DMDA)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法制备了P(AM-NVP-DMDA)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盐效应、粘温关系、流变性能、热稳定性、与碱、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稀溶液性质等。共聚物分子中由于引入了较多的疏水基团而具有较强的疏水缔合效应,在聚合物浓度较低时具有较高粘度。NVP结构单元的引入可适当提高共聚物溶液的热稳定性。对共聚物溶液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其水溶液中存在着微相分离结构,它对共聚物溶液的增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含不同负离子的苄基紫精分散在混合有PVP的MMA-HEMA共聚物基质中可制成耐水的光致变色膜。它们的光致变色速度的大小随紫精负离子的不同而有如下序列:V6(PF6^-)〉V5(BF4^-) ̄V4(ClO4^-)〉V3(CH3-苯环-SO3^-)〉V2(Br^-) ̄V1(Cl^-)。这与这些紫精在DMF中的溶解度以及在共聚物基质中的溶解性大小的序列相一致。负离子对这些光致变色膜在空气中的氧化退色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