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HRPyGC MS)研究了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聚亚苯基苯并二唑的热分解行为,鉴定了相应裂解产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高分子结构的关系,并用热重法(TG)测定了它们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其热分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纤维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分子量,纺丝工艺,热处理温度,时间,负荷等工艺条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30,000左右的PBZT纤维经500-550℃、负荷410MPa、热处理12s,得到的纤维力学性能最优。纤维的直径越细,越均匀,力学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3.
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缩聚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6-二氨基间苯二酚磷酸盐(DAR.2HP3O4)和对苯二甲酸(TA)为原料经非均相逐步缩聚反应制得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该反应可分为溶解控制(齐聚合)、反应动力学控制(预聚合)以及高分子链段扩散控制(后聚合)3个阶段。探讨了各阶段的反应过程,并对PBO预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动力学符合不可逆二级反应机理,反应活化能为51.9 kJ/mol。  相似文献   

4.
以4,6-二氨基-1,3-苯二酚盐酸盐为原料,分别和对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2,5-噻吩二甲酸、4,4-′(1,2-二苯基乙烯)二甲酸在多聚磷酸介质中反应,合成单环的聚(1,4-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稠环的聚(1,4-亚萘基)苯并二噁唑(1,4-PNBO)和聚(2,6-亚萘基)苯并二噁唑(2,6-PNBO)、杂环的聚(2,5-亚噻吩基)苯并二噁唑(PTBO)及含有两个苯环的聚-4,4′-亚(1,2-二苯乙烯基)苯并二噁唑(4,4′-PDPEBO).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特性黏数分析对系列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BO、1,4-PNBO、4,4-′PDPEBO、2,6-PNBO和PTBO 5种聚合物的耐热性能依次降低,特性黏数依次为25.40、16.76、20.63、15.38和14.63 dL/g.  相似文献   

5.
通过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亚甲基链段的聚苯并羟基酰胺(PHACx),然后在200~300℃下环化脱水制备了相应的聚多亚甲基苯并二嘿唑(PBOCx),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聚合物的溶解性、热性能和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在主链上引入亚甲基提高了苯并二嘿唑类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其中PBOC3和PBOC4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但随着亚甲基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溶解性有下降趋势。此外,所有的PBOCx聚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温度可达到450℃以上。对聚合物光物理性能的初步研究表明:随着柔性链段的增加,电子共轭作用逐渐减弱,紫外吸收发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6.
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PBT)薄膜的结构特征。衍射结果表明PBT在液晶态成膜具有高的取向度,分子链在垂直于取向方向呈有序的二维周期排列,沿取向方向分子链相互间无序平行排列。热处理可明显提高PBT的有序度,即在垂直于取向方向分子链的二维排列更规整,晶格畸变减小,而取向方向分子链中苯杂环呈群集排列,出现三维有序的衍射斑点,测其群集结构平面的法线与取向方向夹角为29°。  相似文献   

7.
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噻唑的导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噻唑(PBZT)的取向薄膜是由苯环及苯杂环组成的直棒状刚性大分子组成.分子链上的非定域π电子是其具有导电性能的基本条件.经交流复阻抗谱法测得PBZT簿膜在取向方向的电导率σ_∥为10~(-6)s·cm~(-1),在簿膜厚度方向的电导率σ_⊥为10~(-10)s·cm~(-1).PBZT取向簿膜电导率具有很大的各向异性,σ∥/σ⊥=10~4.在460℃以上热处理,PBZT分子的共轭结构可进一步改善,共轭链长增加了,可使电导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聚对二亚甲基苯的激光离解质谱分析高文德,刘维铬,王守文,马洪,敖十庆,邓万卉,许建光(四川联合大学成都610064)崔保顺,唐永建,马宏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610003)关键词激光,质谱,聚对二亚甲基苯聚对二亚甲基苯难溶于有机溶剂且加热时立即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亚甲基链段的聚苯并羟基酰胺(PHACx),然后在200~300 ℃下环化脱水制备了相应的聚多亚甲基苯并二唑(PBOCx),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聚合物的溶解性、热性能和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在主链上引入亚甲基提高了苯并二唑类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其中PBOC3 和PBOC4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但随着亚甲基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溶解性有下降趋势.此外,所有的PBOCx聚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温度可达到450 ℃以上.对聚合物光物理性能的初步研究表明:随着柔性链段的增加,电子共轭作用逐渐减弱,紫外吸收发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10.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HRPyGC-MS)考察了由对苯二眯腙和四种不同芳香族四酮合成的聚苯基不对称三嗪的热分解行为,鉴定了相应裂解产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高分子结构的关系,并用热重法(TG)测定了它们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其热分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含二唑的聚(间亚苯乙烯)电致发光二极管印寿根李晨曦黄文强何炳林(南开大学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彭俊彪刘星元李文连(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关键词电致发光,光电子能谱,聚(间亚苯...  相似文献   

12.
共轭刚性苯并二噁唑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共轭高分子———聚亚苯基苯并二唑 (PBO) ,聚亚乙烯基苯并二唑 (PBOV)和聚亚丁二唑 (PBODV) ,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聚合物的溶液和薄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中双键的引入可以降低聚合物的光带能隙 ,λmax从PBO溶液的 4 2 8 5nm (Eg=2 76eV) ,到PBOV溶液的 4 80 5nm (Eg=2 4 6eV) ,再到PBODV溶液的 4 96 0nm (Eg=2 38eV) .共轭程度的增加使得聚合物溶液更容易发生集聚从而导致荧光自熄灭 .  相似文献   

13.
聚芴基苯并唑类共聚物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无规共聚物--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co-聚(9,9-二辛基芴苯并二噁唑)(PBO-co-PBOF).利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光致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组分和结构变化对聚合物形态和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主链上辛基芴基团的引入使聚合物结构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共聚物分...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气相沉积(CVD)聚合法制备了羧基取代聚对亚苯基二亚甲基(PPX-carb)膜,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的方法证实了其化学结构.对膜溶解性和抗化学氧化性能的研究表明PPX-carb膜仍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和抗化学氧化性能.对PPX-carb膜热性能的研究表明羧基的引入使得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室温柔性增强,动态力学阻尼性能增大,与聚对亚苯基二亚甲基(PPX)相比引入了羧基的PPX-carb热稳定性有所下降,热降解起始温度比PPX低,但主链降解温度比PPX反而高出约80℃.此外,羧基的引入使得膜的亲水性能大幅度提高,水汽渗透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7种2-(4-联苯基)苯并 唑衍生物,其中5种为未知物.经元素分析、IR、UV、1HNMR和MS表征,并测定了上述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和激光转换效率,结果发现5,7-二异丙基-2-(4-联苯基)苯并 唑的激光转换效率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含烷基侧链聚芴基苯并二噁唑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含烷基侧链聚芴基苯并二噁唑聚合物(PBOPFx),讨论了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热性能和溶解性能.结果表明,在甲基磺酸(MSA)溶液中,PBOPFx紫外吸收显示出最大吸收峰为466 nm左右的蓝光发射,与PBO相比,最大紫外吸收峰和最大荧光发射峰均发生了明显红移,这是由于芴单元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共轭程度,加强了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此外,比较了PBOPFx在320 nm处和430 nm处激发得到的荧光发射光谱,预测聚合物中存在两种共轭单元,通过测定氧化还原曲线以及讨论stokes位移,验证了这个假设,但是由于两种共轭单元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同时还伴有电子传输杂化,致使PBOPFx主要显示出共轭长度大的单元的吸收和发射.另外由于芴单元中烷基侧链的存在,聚合物(PBOPFx)的热稳定性远低于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聚合物(PBO),起始分解温度在350℃左右,溶解性方面,PBOPFx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能较好溶解.  相似文献   

17.
苯并双噁唑类聚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以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DHB)为原料,采用多聚磷酸法、三甲基硅烷基化法、中间相聚合法、单体成盐法合成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还有以4,6-二硝基间苯二酚(DNR)为原料,先选择还原制得4-氨基-6-硝基间苯二酚盐酸盐,进而与对甲氧羰基苯甲酰氯进行缩环合获得苯并噁唑化合物,再催化加氢合成AB型PBO新单体2-(对甲氧羰基苯基)-5-氨基-6-羟基苯并噁唑,最后自缩聚反应制备PBO的新路线.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直链烯烃型、直链脂肪烷烃型、稠环芳烃型、联苯取代基型、杂环型、聚醚型等苯并双噁唑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对光较为敏感,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生降解.本文研究了该纤维的单体2-苯基苯并噁唑(PO)的初级光化学反应机理.当PO分子吸收一个光子而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后,克服25.59kJ·mol-1能垒而越过过渡态,此时噁唑环打开,且两个苯环形成大约90°的二面角而得到产物,该产物可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水发生次级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第一激发态上噁唑开环反应很容易,但在基态势能面并没有发现噁唑的开环路径.分子中的原子(AIM)的计算结果与上述分析过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苯并噁唑酮与六烷基亚磷酰胺、乙氧基四烷基胺基亚磷酰胺和二(二烷基胺基)苯基膦的反应,可得到O-取代磷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IR、~1H NMR、~(31)p NMR、MS和元素分析验证。本文提出了形成这些化合物的可能的机理。 本文观察和讨论了在室温下P—N键的旋转阻滞。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金属催化法分别合成出了2,1,3-苯并硒二唑与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3,3′-二甲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3,3′-二甲氧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的共轭交替共聚物:聚(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聚(3,3′-二甲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聚(3,3′-二甲氧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利用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循环伏安(CV)等对这三种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共聚物分别在305nm、421nm,325nm、438nm和330nm、558nm处出现吸收峰,但由于受侧基的影响,聚(3,3′-二甲氧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相对于聚(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和聚(3,3′-二甲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的共轭程度要高,而且共聚物链上的侧基对其电化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