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甲基丙烯酸钾盐与溴化物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柔性间隔基长度不同的甲基丙烯酸 对 甲氧基偶氮苯烷氧基酯(PMAAZOn,n=2,3,4,5,6),然后聚合成相应的聚合物.用1H NMR和I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GPC测定了分子量,DSC和偏光显微镜观测了液晶高分子的相行为和织构.研究了间隔基长度对织构、相变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观测到聚合物的TNI随间隔基的长度变化表现出的奇偶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低温下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1,4-脱水-二-氧-(对迭氮基苯甲基)-α-D-核糖(ADABR)的阳离子选择性开环聚合反应,首次合面了具有1,5-开环α-结构的聚合物。单体ADABR由1,4-脱水-α-D-核糖在DMF溶剂中与对溴甲基迭氮基苯反应获得。聚合物的结构由比旋光度、^1H-NMR和^13C-NMR及IR谱确认。用五氟化锑为催化剂则得到了同时含有α-呋喃单元和β-吡喃单元混合结构的聚合物。研  相似文献   

3.
α—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的选择性阴离子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α-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双键的选择性阴离子聚合的研究发现:在较低下(<-40℃)聚合中的副反应主要发生在引发阶段,以引发剂与单体中环氧基的副反应为主;当温度较高时(>-20℃)则易出现交现象而难以进行双键的选择性聚合,GPC、HNMR及FTIR鉴定表明,在较低温度下1,1'-二苯基己基锂作引发剂可合成每个重复单元上均定量带有的环氧基的单分散(Mw/Mn<1.10)官能性聚合物,该聚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侧链中柔性间隔基的长度,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的侧链液晶(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红外、核磁和GPC表征各中间体、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通过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单体和聚合物的液晶态织构.结果表明,含有六个碳的柔性间隔基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表现为近晶SA和手性近晶SC^*液晶相.  相似文献   

5.
甲基丙烯酸镉的共聚合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种单体甲基丙烯酸镉(Cd(MA)2),并将Cd(MA)2/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进行三元共聚,制备得到含Cd2+的透明光学树脂,绘制了共聚体系的单体溶解性相图和聚合物透明相图.对聚合物的光学性能研究表明,固定MA的含量,随着单体中Cd(MA)2比例的增加,聚合物树脂的nD值线性降低而vD值线性增加.根据测定的聚合物nD值可以计算出组份的折光指数nD(PCd(MA)2)=15788、nD(PMA)=1499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少量甲基丙烯酸钠(NaMA)存在下单体极性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无皂乳液共聚合的影响.单体极性降低,使粒径减小、聚合速率提高、乳液表面张力和粘度降低、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聚合物分子量提高.MM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只呈现一个玻璃化温度Tg,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两个Tg,MMA/BA比为2∶1~1∶2的MMA/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四个Tg,这是由于粒子外面相对富含OSO-3和COO-基聚合物的亚层溶解了较多的水,使BA向粒子中心扩散,MMA向外扩散,造成组成差异和相分离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以含硝基偶氮苯侧基的丙烯酸酯液晶聚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DSC、WAXD、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分子结构对侧链液晶聚合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液晶聚合物的晶区是由介晶基团的规整排列形成的,大分子主链和柔性间隔基不参与结晶。随着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加,晶区分子排列有序性提高,结果度增大;非晶共聚组分MA含量的增加,限制了介晶基团的有序排列,当MA含量超过83%后,只得到非晶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以光度法研究了阳离子型微乳液对显色剂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增溶作用,通过测定PAN在阳离子型CTMAB/n-C5H11OH/n-C9H20微乳液中的“胶束位”n和结合常数K,并与相同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比较,探讨了微乳液对显色剂PAN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亲单体2-丙烯酰胺基烷磺酸与辛可宁成盐后再聚合,或AMCnS聚合成梳型两亲聚合物后再生CN成盐,可获得含辛可宁的两亲聚合物。AMCnS-CN盐及其相应的两亲聚合物具有比CN好得多的溶解性,易溶于氯仿、THF、乙醇、DMF和DMS等极性不同的溶剂。AMCsS-CN盐好得多的溶解性,易溶于氯仿、THF、乙醇、DMF和DMSO等极性不同的溶剂。AMCnS-CN盐在乙醇/氯仿(V/V=1/2)中比旋  相似文献   

10.
用TPD-MS和TPR技术研究了Mn-O/γ-Al2O3和Mn-O/ZrO+γ-Al2O3催化剂中表面氧的脱附、还原性能和再生氧化恢复性能,并用XRD对催化剂的固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γ-Al2O3或Mn-O/ZrO2+γ-Al2O3催化剂上存在MnO2、Mn2O3和少量Mn3O4物种。ZrO2的存在不影响Mn-O/γ-Al2O3的TPR的TPD的特征峰,但使MnO2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并对其自由基、阴离子聚合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该单体难以进行选择性自由基聚合,但可用作多种单体自由基聚合的交联剂。用1,1′-二苯基己基锂在THF中引发AMA,可顺利地进行α位双键的选择性阴离子聚合,分子量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在较低温度下(≤-60℃),可得窄分布PAMA(Mw/Mn=1.12~1.15)。随聚合温度升高,间同和无规聚合物含量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GPC、1HNMR及FTIR鉴定表明,用阴离子聚合法可得到溶于多种溶剂、每个重复单元上均定量带有烯丙基双键的窄分布官能性PAMA。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表面动态接触角研究了两亲性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PS-b-PMAA)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嵌段共聚物(PA-b-PHPMA)的表面动态行为及温度、嵌段长度比等因素对其值的影响,讨论了聚合物表面当接触介质改变时链段或基团的再取向行为和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织构分析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法研究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织构与弹性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两相Cu-Zn-Al合金板材β-相的构与钢板相似,它在欧拉空间系由A-管和B-管纤维织构组成的,而α-相的强构与冷轧黄铜板的织构相似。2、板材表面与内部的织构具有一定的差别,对于β-相的织构,这种差异明显;而对于α-相的织构只是强弱之差,3.弹性模量随与轧向偏离的角度而变,对于具有β-相  相似文献   

14.
Mn—Ag/r—Al2O3催化剂中氧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周烈华 《分子催化》1995,9(4):285-290
本文运用TPR、TPD-MS、XRD等技术研究了Mn-Ag/r-Al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再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n-Ag/r-Al2O3中银物相由Ag^0和Ag2O组成,锰物相由β-MnO2和Mn2O3组成。Mn/r-Al2O3催化剂的TPR有二个还原峰,分别是MnO2和Mn2O3的还原。Ag促使MnO2和Mn2O3的朱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MnO2和Mn2O3的还原峰融合成一个还原峰。Mn  相似文献   

15.
Cu对Cu—Mn—Ce—O和Cu—Mn—Ce—Pd—O催化剂三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火焰脉冲-微反装置考察了Cu-Mn-Ce-O和Cu-Mn-Ce-Pd-O两类催化剂的三效活性。结果表明Cu的加入有利Cu-Mn-Ce-O的NOx和CO的转化,而不利于Cu-Mn-Ce-Pd-O的NOx和HC的转化。XRD分析结果表明在Cu-Mn-Ce-O中加入Pd,原来的CuMn2O3消失,生成新相MnAl2O4;TPR分析结果表明Cu使Mn-Ce-O样品表面氧量增加,表面易于还原,而使Mn-  相似文献   

16.
通过N-取代三氯乙酰胺与不同的脂肪二胺反应,合成了5种新的N,N”-多亚甲基双(N’-(4-氯苯基)脲(ArNHCONH(CH2)nNHCONHAr,n=2~6,Ar=4-ClC6H4)其结构经元素分析,HNMR和IR证实。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BPMPDD,H2A)与三苯基氧化膦(TPPO,B)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Sn(Ⅲ)的协同萃取行为,计算了体系的酸性协萃系数RA和协萃系数R,用斜率法测得协萃合物的组成为SmA.HA.B,计算了协萃平衡常数,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IR及TG-DTA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SACF-Mn对乙基硫醇的吸附性能。发现SACF-Mn对乙基硫醇的吸附性能与SACF-Mn的制备条件密切相关。SACF-Mn对乙基硫醇的吸附,特别对汔油中硫醇的吸附性能优异于SACF。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以1-溴代苯乙烷作为引发剂,过渡金属卤化物与配位剂络合物(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和丙烯酸正丁酯(BA)的活性聚合。得到具有指定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1.2<Mw/Mn<1.5)的模型聚合物。计算并讨论了两聚合体系的ATRP的动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少量甲基丙烯酸钠存在下单体极性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无皂乳液共聚合的影响。单体极性降低,使粒径减小,聚合整编提高,乳液表面张力和粘度降低,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聚合物分子量提高。MM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只呈现一个玻璃化温度Tg,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两个Tg,MMA/BA比为2:1-1:2的MMA/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四个Tg,这是由于粒子外机相对富含O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