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聚氯乙烯缺口冲击断面粗糙度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氯乙烯缺口冲击断面粗糙度定量分析于杰(贵州工学院材料中心,贵阳,550003)金志浩,周惠久(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西安,710049)关键词分形,冲击强度,温度,聚氯乙烯实际材料的断裂表面是一种近似的或统计意义上的分形模型.分形维数是断面粗糙度的定...  相似文献   

3.
聚氯乙烯断面特征区及粗糙度与断裂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筑  徐涛  于杰  刘一春 《高分子学报》1999,118(4):494-497
以往对聚合物材料的断面粗糙度与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断面总体粗糙度进行的,忽略了断裂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断裂机制在断面上产生的相应的特征区对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导致如文献[1]、[2]中得出的粗糙度参数与断裂能耗间的数据关系存在较大的分散性.本文...  相似文献   

4.
微孔对HDPE缺口冲击强度及断面形貌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6℃~+23℃的温度范围内,系统测试了微孔发泡和未发泡高密聚乙烯(HDPE)的Izod缺口冲击强度,进行了动态粘弹谱(DMA)和冲击断口系统观察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研究了外加冲击力场作用下微发泡高密度聚乙烯变形断裂过程和机理,揭示了微孔的存在导致一定实验温度下的材料变形断裂机制发生了变化,微孔的引入一方面减小了试样(材料)的有效承载面积,另一方面导致HDPE试样芯部基体材料的应力状态改变为平面应力状态,易于在冲击载荷下产生塑性变形或在低温脆断条件下裂纹尖端钝化阻止裂纹扩展,其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微孔发泡和未发泡HDPE的Izod缺口冲击强度随实验温度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且实验温度高于-35℃时,微孔发泡HDPE的缺口冲击强度低于未发泡的,实验温度低于-35℃后,微孔发泡HDPE的缺口冲击强度高于未发泡的.  相似文献   

5.
韧性聚合物材料断面分维与断裂韧性吕素平,漆宗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分维,断裂韧性,聚合物,微裂纹,剪切带利用分形几何定量描述材料断面的粗糙特征[1-4]为建立断面形貌与材料韧性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吴鹏  匡莉 《广州化学》2018,(1):35-40
按照GB/T1043.1-2008建立数学模型,从设备、方法及试验重复性等方面对30%玻纤增强PA6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显示30%玻纤增强PA6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的测量结果为33 kJ/m~2,取包含因子K=2时,扩展不确定度U=1 kJ/m~2,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_(rel)=3.0%。经过对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分析表明重复测量误差、摆锤能量误差、修约误差是影响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光学体材料与膜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有关含砜、硫、溴、金属离子、有机硅、环状化合物、半导体纳米微粒等的聚合物光学体材料与膜材料的功能化及高性能化的设计合成思想,对这些材体材料与膜材料相关的折射率、色散、透光性等光学性质,表面硬度、冲击强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质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膨胀系数等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一些透明膜层及复合物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8.
有机光伏技术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制造成本低廉、材料质量轻、加工性能好、易于携带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目前乃至未来的研究重点。设计和合成适合的窄带隙的共轭聚合物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核心。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窄带隙的共轭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器件性能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形状记忆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刺激响应材料,近10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类方向,机理解释、转变结构和应用。在航空航天、传感制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了优越的性能,研究成果受到了学术和工业上的极大重视,成为当今最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全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学者对聚合物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聚合物形状记忆材料的记忆机理及分类和功能应用,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前景和方向,以期为聚合物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效率的聚合物太阳电池依赖于光吸收活性层材料对太阳光能量的充分利用.电极界面材料将光吸收活性层产生的空穴和电子分别快速高效地抽取到阳极和阴极,并通过进一步改进光伏器件的结构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本课题组在光吸收活性层中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新型电极界面材料、利用水/醇性电极界面材料制作新型倒装器件结构的太阳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了太阳电池在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高分子前药的概念以来,伴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高分子药物学"作为高分子科学和材料学、纳米科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分析科学的交叉学科,正在悄然形成.本文综述了近年高分子药物在药物化学、制剂学、药效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概述了高分子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与小分子药物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高分子药物药效学、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难题和瓶颈,特别是高分子药物可能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从"纳米颗粒药"到"单个高分子药"再到"小分子药"的转变,分析了高分子药输送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屏障如毛细血管壁、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壁等,阐述了高分子药物的"生理靶向"和"EPR"效应的竞争,指出了高分子药在靶向输送和逆转耐药方面的优势,强调了发展相关分析方法的必要性,期盼高分子科学家与药物学家进行真诚有效的合作,大力促进我国高分子药物学和高分子药物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晶种方法,在邻二氯苯稀溶液中培养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晶体,系统研究了结晶温度对其晶体形貌的影响.使用PBS单晶作为研究对象,有效避免小尺寸观察不具有统计意义的缺点.在结晶过程中,通过改变结晶温度和自晶种温度,可有效调控稀溶液中生长的PBS晶体尺寸大小和晶体中缺陷的数量,得到了单层无缺陷的单晶、双层晶体和多层晶体等一系列PBS片晶.基于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片晶的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统计结果,提出晶体中可容忍的缺陷数量与结晶温度和晶种温度密切相关这一结论,通过建立热力学模型,定性分析了晶体中缺陷数量和结晶温度的依赖关系,从片晶表面粗糙度统计结果出发,提出高分子片晶折叠表面成核机制,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不同PBS晶体的形貌.  相似文献   

13.
改性分子筛的表面酸性与苯烷基化反应活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Ca2+、Sr2+、Ba2+、La3+和NH+4交换改性的Y型沸石具有合适的表面酸性,可代替HF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用于苯与长直链烯烃的烷基化反应。用正丁胺TPD研究表明:在改性分子筛表面存在两种强度的酸位,其对应的脱附温度分别为300和450℃,这两种强度的酸位峰面积在反应前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强酸位下降得较多。吡啶吸附FT-IR的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L酸与B酸同时存在,苯与长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的活性与中等强度的酸位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与酸的类型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刚性微粒填充高聚物的宏观本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微观力学和统计方法研究了含损伤过程的刚性粒子填充高聚物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在材料的变形过程中,粒子与基体间界面的开裂引发微孔洞的成核与长大,这虽然弱化了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但是带来了宏观本构的非线性效应,这为材料的增韧奠定了基础.该文分析了刚性粒子对材料的强化作用和微孔洞演化对材料的弱化作用,以及这两种竞争机制的耦合效应对宏观本构关系的影响,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界面强度,粒径分散度,平均粒径等参量对材料宏观力学行为影响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水基微粒形态与界面膜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分子水基微粒形态与界面膜性质的关系杨振忠赵得禄许元泽徐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高分子树脂,相反转,水基微粒,界面膜相反转技术是制备高分子树脂微粒化水基化体系的新方法[1],正成为高分子技术的一个热门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态力学和数学拟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LiCIO4体系的离子解离与缔合。结果表明:Tg的增加依赖于盐浓度和环氧乙烷(EO)与环氧丙烷(PO)的比例,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增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溶解平衡解释,进而得出平衡常数X和离解度α。  相似文献   

17.
丙醛的等离子体聚合以及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外部电容耦合式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制得了丙醛聚合物,研究了不同的等离子体条件对丙醛的聚合行为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色谱-质谱联合分析、X-射线衍射、润湿性测定等手段研完发现,聚合物为无定形交联结构,表面能为41—45达因/厘米。  相似文献   

18.
The sliding fric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hydrogels has been studi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frictional behaviors ofthe hydrogels do not conform to Amonton's law F=μW which well describes the friction of solids. The frictional force andits dependence on the load are quit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gels,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opposing substrates, and the measurement condition. The gel friction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interracial interaction, eitherattractive or repulsive, between the polymer chain and the solid surface.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 friction is ascribed tothe viscous flow of solvent at the interface in the repulsive case. In the attractive case, the force to detach the adsorbing chainfrom the substrate appears as friction. The surface adhesion between glass particles and gels measured by AFM showed a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friction, which supported the repulsion-adsorption model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