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4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纳米化学制备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复合团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CoFe2O4。用XRD、TEM、XPS、红 外光谱和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O42-/CoFe2O4催化剂为晶态纳 米粒子(< 50nm),比表面积很大(157m2· g-1),SO42-与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呈无机双齿螯合状配位化合物的结 合形式。以乙酸乙酯合成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了酸性和酸强度,推断出该催化剂的酸 强度H0<-14.5。  相似文献   

2.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4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纳米化学制备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CoFe2O4。用XRD、TEM、XPS、红外光谱和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O4^2-/CoFe2O42催化剂为晶态纳米粒子(〈50nm),比表面积很大(157m^2.g^-1),SO4^2-与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呈无机齿螯合状配位化合物的结合形式。以乙酸乙酯合成为模型反应考究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活  相似文献   

3.
La-Mo系列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催化研究领域,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高效催化剂,由于超细微粒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和表面能,活性点多,因而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目前,催化工作者已在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应用和开发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是作为烃类选择氧化中研究较多的白钨矿(CaW。)结构的超细微粒催化剂报导甚少*.文献报导La-Mo二元复合氧化物具有优良的甲苯选择氧化性能问.本工作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具有白鹤矿结构的La-Mo二元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并初步探讨了制备条件对LaMo二元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组成、结构、粒子大…  相似文献   

4.
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结构和甲苯选择氧化催化性能匡文兴范以宁陈开东邱金恒王镇浦*陈懿(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南京化工大学应化系,南京210009)关键词: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结构甲苯选择氧化近年来,有关甲苯选择氧化方面的文献...  相似文献   

5.
纳米级Fe-P-O(FePO4)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均相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粒径约为14nm,比表面积高达150m^2/g的纳米Fe-P-O催化剂,并用TG-DTA、XRD、TEM等技术对其制备过程进行了考察。初步的催化研究表明,其对乳酸选择氧化生成丙酮酸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通常方法制备的大颗粒Fe-P-O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纳米尖晶石型Co2MnO4的形成过程及其F-T反应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琦 《催化学报》1998,19(1):33-36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Co2MnO4超细粒子,用DTATG,XRD,TEM,FTIR等手段研究了Co2MnO4超细粒子的形成过程,进而用反应评价结合XRD,XPS,BET比表面积测试研究了Co2MnO4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结构与其FT反应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o2MnO4超细粒子可以在较低温度(250~350℃)下形成,并具有粒度小,分布均匀等特点.用该法制备的超细粒子Co2MnO4,其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相同组成的大颗粒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应用XRD、XPS、Mossbauer谱、TPR、CO-TPD、CO+H2反应性能测量试等手段研究了CeO2对F-T合成制低碳烯烃Ce-Fe/ZrO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e/Zr催化剂相比,加铈助剂后的催化剂F-T反应催化活性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稀土金属氧化物(La2O3,CeO2,Pr6O11和Nd2O3)对Ni/α-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影响.X光粉末衍射和活性考察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使Ni/α-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稀土氧化物与活性组份Ni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催化剂表面Ni晶粒的生长和迁移,由于这种作用也抑制了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生成.在实验中还发现CeO2容易进行Ce3+Ce4+氧化还原反应而对反应具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β-FeOOH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得了块状β-FeOOH气凝胶,构成气凝胶的基本粒子为长约18nm、直径约5nm的棒状粒子,制备过程包括聚合铁水凝胶的制备和超临界干燥两部分。初步研究了溶液羟铁摩尔比(OH^-/Fe^3+对气凝胶密度和比表面的影响,应用BET、TEM、XRD和Mossbauer谱等手段对气凝胶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气凝胶样品是由β-FeOOH超细微粒构成的具有连续网络结构的多孔性块  相似文献   

10.
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超细CuO-ZnO/SiO2-ZrO2催化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ZnO/SiO2-Zr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IR,XRD,TEM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ZrO对该体系的表面性质,结构,CuO分散状态以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活性组分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11.
高能机械球磨法制备V-Ti-O超细微粒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明  范以宁  刘浏  许波连  胡征  陈懿 《催化学报》2001,22(6):585-588
负载型V2O5/TiO2氧化物催化剂因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广泛地用于烃类选择性氧化[1,2]和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3]. 迄今,所研究的负载型V2O5/TiO2氧化物催化剂大多是采用浸渍法制备的[2,4~6],通过调整催化剂的组成[2,5]、引入适当的助剂组分[2,6]和选择适宜的反应操作条件[2,5]可进一步优化其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石晓波  李春根  汪德先 《化学研究》2002,13(1):15-17,24
以硝酸铈和钼酸铵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和微波加热技术制备了Ce2 Mo3 O12 超微粒子催化剂 ,使用DTA -TG ,IR ,XRD以及BET比表面测试等表征手段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复合氧化物超微粒子形成 ,晶相和比表面积的影响 .同时 ,测试了该样品对甲苯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制备Ce2 Mo3 O12 超微粒子的适宜条件为 :初始溶液pH =1.0 ,柠檬酸 / (铈 +钼 )摩尔比等于 0 .4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干凝胶 ,经微波加热处理后 ,粒子的比表面积为 35 .8m2 /g ,粒径约为 4 0nm .在由甲苯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全球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已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催化氧化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可行的VOCs去除技术,其研究的关键在于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柠檬酸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Co/(Ce+Co)摩尔比的Co3O4-CeO2二元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其对丙烷(低碳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催化活性测试中,反应气的组成为0.2 vol.%C3H8和5 vol.%O2,Ar为平衡气,气体总流速为200 mL min^-1.实验结果表明,Ce的掺入能够明显提高Co3O4的丙烷催化氧化性能,Co3O4-CeO2催化剂的丙烷催化氧化活性顺序为CoCeOx-70>CoCeOx-90>Co3O4>CoCeOx-50>CoCeOx-20>CeO2.当Co/(Ce+Co)摩尔比为70%时,CoCeOx-70催化剂的丙烷催化氧化性能最好.在丙烷转化率达到90%时,CoCeOx-70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为310℃(GHSV=120000mL h^-1 g^-1),相比于单一的Co3O4催化剂的反应温度降低了25℃.XRD和TEM表征结果显示,在Co3O4-CeO2二元氧化物催化剂中存在Co3O4和CeO2两种晶型,同时随着Ce的掺入,催化剂的粒径明显降低.Raman光谱图显示,Ce的掺入使催化剂的晶格发生畸变,促进催化剂表面氧空位的产生,为催化剂中氧的迁移提供晶格位点.H2-TPR和C3H8-TPSR结果表明,Co3O4与CeO2间存在相互作用,能够提高催化剂的低温还原性能,以促进催化剂的丙烷催化氧化.O2-TPD和O 1s XPS结果表明,Ce的掺入能够增加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的产生,提高催化剂中氧的移动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对丙烷的催化氧化活性.在对Co3O4和CoCeOx-70催化剂进行in-situ DRIFTS表征和简单的动力学研究,我们发现Ce的掺入不改变催化剂的丙烷催化氧化反应路径,其存在能够促进丙烷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活化,以提高催化剂的丙烷催化氧化活性.同时,丙酮和酯作为中间物参与到丙烷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此外,我们考察了反应气氛中水蒸气和CO2的存在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和水蒸气的存在都抑制了催化剂的丙烷催化氧化活性,催化性能随着CO2和水蒸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条件下,水蒸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CO2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反应气中水蒸气和CO2的消失而消失.在稳定性测试中,CoCeOx-70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抗水蒸气和CO2性能.在反应气中存在5 vol.%水蒸气和5 vol.%CO2的条件下,CoCeOx-70催化剂在50 h的稳定性测试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同时,经过10次加热和降温循环测试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为CoCeOx-70催化剂的未来工业化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_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1-y)Ce_yCo_(0.87)Pt_(0.13)O_3/SiO_2作为前驱体,将La、Ce、Co和Pt多种金属离子均匀混合并限域于PTO晶粒中,还原后得到Pt-Co/La-Ce-O/SiO_2催化剂;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TEM等手段对Pt-Co/La-Ce-O/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结果发现,La-Ce-O-Pt-Co构成了纳米团簇,担载于SiO_2表面,形成了Pt-Co纳米双金属颗粒; Co修饰Pt提高了其催化活性,而添加Ce进一步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当Ce含量(y)为0.2时,催化剂La_(0.8)Ce_(0.2)Co_(0.87)Pt_(0.13)O_3/SiO_2的活性最佳,在120℃下即可实现CO完全转化,且在含体积分数15%H_2O及12.5%CO_2的气氛中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得的Pt-Co/La-Ce-O/S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5.
Co在超细Mo-Co-K催化剂合成低碳醇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BET、XPS和TPD表征手段对超细Mo-Co-K催化剂的织构、表面结构和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合催化剂的合成低碳醇性能,论证了Co在超细Mo-Co-K催化剂合成低碳醇中的作用。Co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也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并促进了微孔的形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其织构之间呈现出很好的顺变关系。Co对催化剂中可能作为合成低碳醇活性中心的低价Mo物种的电子结合能值影响较小。Co的加入降低了H2和CO在催化剂表面的强吸附中心的吸附强度,从而有利于合成低碳醇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Co仅仅是作为结构助剂,通过调变催化剂的织构和催化剂表面的H2及CO的强吸附中心而影响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的。  相似文献   

16.
Co-M(M=La,Ce, Fe,Mn, Cu,Cr)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分解N2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莉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5):664-670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o-M(M= La, Ce, Fe, Mn, Cu, Cr)复合金属氧化物及纯Co3O4催化剂, 考察了其催化分解N2O 的活性. 结果表明在研究的系列催化剂中, Co-Ce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分解N2O的活性; 其活性与Ce/Co 摩尔比有直接的关系, 当Ce/Co 摩尔比为0.05 时(CoCe0.05 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 当有NO 和O2共存时, 可能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形成表面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吸附物种而使其活性受到较大影响. 通过对Co-M 催化剂的XRD、BET、O2-TPD及H2-TPR 等表征结果的分析, 发现作为主要活性位的Co2+的氧化还原能力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根据反应机理, N2O 的表面分解步骤与Co2+氧化成Co3+的能力相关, 而吸附氧的脱附与Co3+还原成Co2+的能力相关. 在所研究的催化剂中, 添加除CeO2之外的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时, 催化剂中Co3+/Co2+的氧化还原能力降低, 因此其催化性能降低. 另外, 添加不同过渡金属氧化物也改变了N2O 催化分解反应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17.
Two series of cobalt (Ⅲ)-containing spinel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nitrates. The catalysts doped with bismuth oxide exhibit a higher activity in the wet air oxidation ofacetic acid than those without dopant bismuth oxide. The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TEM, ESR,UV-DRS and XP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 and Bi was studied as well. It has been found that nano-sized bismuth oxide is paved on the surface of cobalt spinel crystal and the structures of cobalt(Ⅲ)-containingspinel are still maintained. The shift of the binding energy of Bi4/7/2 is related to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secatalysts doped with bismuth oxide.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锆铈摩尔比的Ce1-xZrxO2(x=0,0.1,0.3,0.5,0.7,0.9和1.0)氧化物,并以改性的浸渍法制备了金担载量为1%(质量分数)的Au/Ce1-xZrx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CO氧化和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应用氮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氧化物载体及其负载金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其催化性能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与纯CeO2和ZrO2相比,Ce1-xZrxO2的比表面积增大而孔径减小,孔分布更加集中.Zr的加入使表面Ce4 的还原更加困难,使体相Ce4 的还原更加容易.活性组分金的加入有利于铈锆氧化物的还原.ZrO2载体较大的孔径使金在载体表面分散均匀而粒子较小,因此与Au/CeO2和Au/Ce1-xZrxO2相比,Au/ZrO2具有更好的低温CO氧化活性和水煤气变换活性,而Au/CeZrO在高温下的水煤气变换反应中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Ce0.5Zr0.5O2固溶体载体,然后浸渍不同质量分数(10%、20%、30%)的活性组分钴,制备了系列Co/Ce0.5Zr0.5O2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程序升温氧化(TPO)和热重(TG)等手段对制备和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铈锆固溶体负载的钴比较容易被还原,该系列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H2及CO的选择性,且随Co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对H2和CO的选择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  相似文献   

20.
Comparatively high CH3OH selectivity (60.0%) and yield (6.7%) were obtained on MoOx/(LaCoO3 Co3O4) catalysts in selective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methanol using molecular oxygen as oxida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Ox and La-Co-oxide modifie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molybdenum oxide and the ratio of O^-/O^2-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which controlle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oOx/(LaCoO3 Co3O4) cataly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