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生理条件下稀土及钙、锌离子与L-羟脯氨酸配位作用的研究*高峰**牛春吉孟淑兰倪嘉缵(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和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金天柱王瑞瑶王祥云(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和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关键词稀土钙锌L-... 相似文献
3.
4.
邻苯二甲酸铽发光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液相中合成了邻苯二甲酸铽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滴定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Tb2L3·6H2O。热分析(TG DTA)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17℃以下稳定性较好。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块状晶体物质,晶粒大小为1~2μm。荧光光谱分析(PL)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铽的特征荧光。将制得的发光配合物与粘胶纤维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酸浴湿法纺丝,制得稀土发光粘胶纤维。对所得的发光纤维进行荧光光谱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270nm的激发下,发射峰位于540nm附近。它归属于5D4→7F5跃迁,是Tb3+的特征绿色发光,与配合物的光谱极为相似。漫反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与粘胶纤维相比,加入发光配合物后的粘胶纤维对紫外光有明显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6.
7.
以硝酸铽、苯乙酮酸(HL), 2, 2'-联吡啶(dipy)、 1, 10-菲啰啉(phen)和三苯基氧膦(TPPO)合成了TbL3dipy(H2O)2, TbL3phen(H2O)2和TbL2(TPPO)2NO3 3种新型固态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IR表明, 配合物中羧酸根可能以单齿方式配位. 1HNMR显示, 苯乙酮酸根配位后苯环上5个氢原子的化学位移移向高场. 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 TbL3dipy(H2O)2, TbL3phen(H2O)2和TbL2(TPPO)2NO3最佳激发波长分别为361.0, 359.0和367.0 nm;分别以最佳激发波长测定了配合物的发射光谱, 配合物TbL3dipy(H2O)2, TbL3phen(H2O)2 和TbL2(TPPO)2NO3显示Tb3+离子的特征发射光谱, TbL3dipy(H2O)2和TbL3phen(H2O)2均产生四条谱带, 分别归属于^5D4-^7Fj(j= 6, 5,4,3)能级跃迁(TbL3dipy(H2O)2: 489.0, 545.0, 584.0, 620.0 nm;TbL3phen(H2O)2: 490.0, 544.0, 583.0, 620.0 nm);但在相同测定条件下, TbL2(TPPO)2NO3仅显示5D4-7F5(544.0 nm)能级跃迁光谱. 3种配合物中TbL3dipy(H2O)2发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9.
10.
2.羧基肉桂酸、Tb(NO3)3·6H2O2和邻菲哕啉按物质的量1.5:1:1溶于乙醇溶液,用2 mol/L NaAc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5左右,用无水乙醚扩散的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配合物Tb(Ac),(phen):(Ac-=乙酸根).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64 5(2) nm.b=1.792 56(3)nm,c=1.30363(3)nm ,α=90.000,β=100.516 0(10)0,γ=90.000,M=696.47.V=2.56514(7)nm,3,Z=4,F(000)=2436,R(int)=0.0297.中心Tb3 离子与3个Ac-的6个羧基O原子和2个Phen分子的4个N原子配位.3个Ac-阴离子以螯合双齿一种配位方式与Tb3 离子配位,形成了3个四元环.2个Phen分子也以螯合双齿配位的方式与Tb3 离子配位,形成了2个五元环.中心Tb3 的配位数为10,Tb3 离子的配位环境可描述为扭曲的双帽四方反棱柱.在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中,在491、543、584和615nm处出现4条谱线.分别对应于Tb3 离子的5D4→7F6、5D4→7F5、5D4→7F3和5D4→7F3跃迁. 相似文献
11.
铽 —氟哌酸荧光体系及氟哌酸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荧光光度法对铽与氟哌酸形成的络合物作了研究,并对络合物分子内部能量传递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作了探讨,方法的检测限为5×10-8mol/L。对不经任何处理的血清及片剂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4.0%~106%和98.5%~105%之间。 相似文献
12.
13.
溶液法合成了2种配合物[Tb(2-BrBA)2(CH3COO)(2,2′-bipy)]2 (1)和[Tb(3-BrBA)3(2,2′-bipy)]2·2(3-HBrBA)·2H2O (2)(2-BrBA=2-bromobenzoate,3-BrBA=3-bromobenzoate,2,2′-bipy=2,2′-bipyridine),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和2均属于三斜晶系和P1空间群。四元混配配合物1是具有反演中心的二聚体,其中Tb3+离子同时与2种不同的羧酸配体配位。4个2-BrBA以双齿桥联的方式把2个Tb3+离子联结起来,而乙酸根和2,2′-bipy分子则分别以双齿螯合的方式与Tb3+离子配位。配合物2是三元混配配合物,2个Tb3+离子通过4个双齿桥联的3-BrBA联结而成具有反演中心的二聚体,每个Tb3+离子还同时与1个双齿螯合的3-BrBA和1个2,2′-bipy分子配位。配合物1和2在紫外灯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绿光,而且在它们的荧光光谱中都存在4条谱线:489、545、585和621 nm,分别对应于Tb3+离子的 5D4 → 7F6、 5D4 → 7F5、 5D4→ 7F4和 5D4→ 7F3跃迁。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离子凝胶是一种将离子液体固定在Si-O基质凝胶材料中的新型离子液体固态材料。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均匀透明的离子凝胶材料,然后利用离子液体这一良好溶剂及其在凝胶材料中的可循环性,通过提取离子液体及再吸附稀土铽配合物与离子液体的溶液,实现铽配合物在离子凝胶材料中均匀稳定的掺杂。合成了两种铽β-二酮配合物复合离子凝胶材料并研究材料光致发光性能,发现复合材料中铽配合物保持了Tb(Ⅲ)的特征发射,其荧光寿命在复合材料中略变短,该复合材料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温和且环保,材料的合成为稀土配合物的应用提供了又一类新型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两种双核铽配合物[Tb(4-BrBA)2(Phen)(NO3)]2 (1)和[Tb(4-BrBA)3(2,2′-bipy)(H2O)]2·2H2O (2)(4-BrBA=4-溴苯甲酸根,Phen=1,10-邻菲咯啉,2,2′-bipy=2,2′-联吡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这2种配合物均是具有反演中心的二聚体。在四元混配配合物1中,2个Tb3+离子被4个4-溴苯甲酸根以双齿桥联和三齿桥联两种方式联结;每个Tb3+离子与邻菲咯啉的2个氮原子、硝酸根的2个氧原子和4个桥联4-溴苯甲酸根的5个氧原子配位;Tb3+离子的配位数为9。在配合物2中,2个Tb3+离子被4个4-溴苯甲酸根以双齿桥联方式联结;每个Tb3+离子与2,2′-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4个双齿桥联4-溴苯甲酸根的4个氧原子以及1个单齿配位4-溴苯甲酸根的1个氧原子配位;Tb3+离子的配位数为8。配合物2中游离水分子与配位水分子以及4-溴苯甲酸根之间形成了氢键,氢键将双核分子2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1和2在紫外灯照射下均发出强烈的绿光,它们的荧光光谱在490、545、585和621 nm处出现4条谱线,这是由Tb3+离子的 5D4 → 7Fj(j=6~3)跃迁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铽配合物Tb(o-BBA)3(phen)有机电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邻苯甲酰苯甲酸-1,10-菲罗啉-铽(Tb(o-DDA)3(phen))并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了Tb(o-DDA)3(phen)与PVK混合薄膜的光敛发光特性,找出了PVK:Tb的最佳比例为3:1。制备了结构为ITO/PVK:Tb/Al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铽离子的特征光谱,其电流-电压特性(I-V)在一定电压范围内符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铽配合物Tb(o-BBA)3(phert)掺杂PVK体系的光致发光是源于PVK到Tb配合物的能量传递及稀土Tb配合物的直接激发两种作用机制,而电致发光以载流子俘获为主。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七种见文献报道的硫酸镧与氨基酸的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确定了所得配合物的组成为La2(AA)n(SO4)3.xH2O(AA=氨基酸;n=4,4,6;x=4,6,8),并对它们的荧光光谱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