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兴趣积分调查量表对222名初三学生进行调查,评价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前后初三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差异,半定量地评价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初三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水平,并探讨培养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的学习兴趣研究,有助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反思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用兴趣量表对浙江省的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2所学校的学生对化学新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异同。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对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杏娟  陈才锜  张武山 《化学教育》2006,27(9):42-44,50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永恒的教学话题,新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前人的研究设计了一份兴趣量表,对实验区和非实验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了对比调查.调查显示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化学新课程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因为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入手,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出发,运用文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课程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张宇  刘敬华 《化学教育》2012,33(5):53-55,64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之一。在参阅国内有关兴趣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初中化学学科特点,编制了《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对河北省内的90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新课程背景下,河北省内绝大多数初中生对化学学习是感兴趣的,而学生所处地域、学习成绩、家长文化程度的不同都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有一些差异,而性别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仅以高中化学的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学习化学兴趣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敬华 《化学教育》1994,15(6):25-30
本文参考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习兴趣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情况,编制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般情况,着重研究了办学条件、性别、家庭环境、学业成绩等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影响。为初中化学教师搞好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远征 《化学教育》1990,11(1):45-46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在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于教学活动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具体了解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现状和变化,探究引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原因,以利改进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目前大学化学教改中倍受关注的课题之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兴趣的培养和专业自豪感的形成为前提。本文就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就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山东大学在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中强调兴趣、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作法。  相似文献   

10.
郭卓群 《化学教育》1984,5(2):48-50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推动他们愉快地、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学习兴趣组织教学。同时,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和学习中培养、提高,使之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形成乐趣。这是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何国民 《化学教育》1996,17(1):28-30
为了摸清学生化学科学习兴趣的基本情况,以便根据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规律改进化学教学,我们对全校高三年级七个理科班41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整理成以下三个表格,并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会东  张歆皓 《化学教育》2016,37(10):19-22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的必修课程,为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在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在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讨论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面探索如何开展兴趣教学。  相似文献   

17.
4‐(4‐Acetylphenylamino)cycloocteno[4,5]thieno[2,3‐d]pyrimidine ( 4 ) was prepared and condensed with certain aldehydes, phenylhydrazine, malononitrile to obtain 5a‐d , 6 and 7 , respectively. 4‐Hydrazino & 4‐substituted amino derivatives of 2‐arylcycloocteno[4,5]thienopyrimidines 10a‐c & 11a‐i were synthesized. Cyclization of the hydrazino compounds 10a‐c with orthoalkanoate esters or the arylidene derivatives 12a‐c with bromine in acetic acid afforded the fused triazolo system 13a‐i . Reaction of the hydrazino compound 10c with acetic anhydride gave 15 while the reaction of 10b,c with acid chlorides gave 16a‐d . Furthermore, the tetrazolothienopyrimidines 17a‐c were synthesized. Some of the newly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by introducing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physical chemistry, exploring physical chemistry in daily life,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progress in research and grasping the knowledge systematically, we developed the methods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physical chemistry.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