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茜素红S与壳聚糖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5.0NaAc—HAc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能与壳聚糖生成一种紫红色的复合物。复合物使茜素红S在-0.408 V处的还原峰峰电流降低。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其峰电流的降低值与壳聚糖的浓度在0.5~7.5mg/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30.92 108.4CCTS(mg/L),相关系数0.9990;检出限0.4mg/L。据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壳聚糖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茜素红为电活性探针测定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茜素红(AR)为电活性探针间接测定无电活性壳聚糖(CS)的新方法。研究了AR及其与CS的结合物AR-CS于0.1 mol/L HAc-NaAc(pH 4.5)缓冲溶液中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行为。AR与CS-AR在GCE上均能形成一准可逆的吸附伏安峰(Vpc=-0.46 V,Vpa=-0.41 V,ΔVp=0.05 V)。测定了X、α、Ks等电化学参数。实验表明,CS在低浓度(1.25×10-8~2.5×10-7mol/L)和高浓度(2.5×10-7~1.25×10-5mol/L)的条件下对体系的峰电流分别具有线性增敏和减敏效应。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不同样品中壳聚糖的含量,其回收率在97%~102%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法研究蛋白质和茜素红S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pH 4 .2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能形成一种红色的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复合物的形成使ARS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于BSA的测定 ,在 8.0× 10 -8~ 1.2× 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4 .3× 10 -8mol/L ,对结合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使用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监测茜素红S的氧化产物与茜素红S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快速化学反应. 求出该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为7.94×10~5 l·mol~(-1), 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426.6 L·mol~(-1)·S~(-1), 并从不同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8.
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烟酰胺(NA)与小牛胸腺DNA在pH 8.0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双链DNA(dsDNA)或单链DNA(ssDNA)的存在导致NA的峰电流明显降低且峰电位负移,表明NA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复合物,且其作用模式主要是静电模式,但NA与dsDNA的相互作用强于与ssDNA的相互作用,可用于识别dsDNA和ssDNA.通过dsDNA加入前后峰电流的变化,计算得出NA与dsDNA结合常数β=4.946×10(11),结合位点数m=3.此外,NA的峰电流Ip与DNA质量浓度在1~14mg/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10-5A)=-0.03451cDNA(mg/L)+1.7408,相关系数R为0.9998.该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选择性,可用于样品中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6-糠氨基嘌呤(6-KT)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6-KT的循环伏安曲线显示两对表征为扩散控制和吸附控制的氧化还原波.扩散控制波的氧化峰电流随6-KT浓度在1.00×10-4~5.00×10-2m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依据预吸附时间和溶液pH值对吸附控制波的还原峰电位和峰电流的影响,讨论了6-KT在汞电极上的吸附机理.另外,6-KT的扩散控制波的还原峰电流随DNA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峰电位正移,紫外吸收峰出现明显的减色效应,认为6-KT乃通过部分插入作用与DNA结合,结合常数为2.60×103 L·mol-1. 相似文献
10.
11.
茜素红S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在pH4.3左右的Bri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生成红色的复合物,吸光度值与HSA含量呈线性关系。复合物的吸收峰值λmax为530nm,比ARS试剂本身红移110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104L·mol-1·cm-1。HSA标准曲线在其质量浓度10~900mg/L间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3mg/L。研究了该配合物用于蛋白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条件。应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样品,回收率在96.9%~102.1%范围内。实验表明该反应选择性、重现性和对照性均好,操作简便,适用测定浓度范围宽 相似文献
12.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and the interaction of alizarin red S (ARS) with calf thymus DNA was investigated on a bar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and DNA modified GCE (DNA/GCE), respectively. ARS showed a pair of redox peaks at ?0.445 V and ?0.414 V on a bare GCE. On addition of DNA into the ARS solution, the peak current of ARS decreased and the peak potential positively shifted, but without new redox peaks appeared. The ARS reduction peak current increased with immersion time on a DNA/G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RS could interact with DNA molecules by intercalative binding mode.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binding number and the ratio of binding constant for oxidized and reduced ARS forms were obtained. The DNA damage was directly detected by appearance of guanosine and adenosine bases oxidation signal. The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DNA damage extent was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在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维生素C在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0.2 mol/L PBS(pH6.0)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和增敏效应,其氧化峰电位由 0.5 V负移至 0.1 V(vs.AgCl/Ag)。对修饰剂碳纳米管的用量、支持电解质、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等进行了优化。采用半微分伏安法进行定量测定,其线性范围为4.0×10-6~2.0×10-3mol/L,r=-0.998 3,检出限为1.0μmol/L。对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其电极反应为具有吸附特性和不可逆的电极过程,测得参加反应的质子数为2,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59。测定了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回收率在93%~105%。 相似文献
14.
血红蛋白与NO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蛋白质的电化学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兴趣[1~ 5] .利用自组装技术[4 ] 或将蛋白质分子固定于双层磷脂膜、水凝胶、表面活性剂膜及 Al2 O3膜上[6~ 9] 等可成为制备蛋白质膜的有效手段 .血红蛋白(Mr=6 50 0 0 )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蛋白 ,由于对其结构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10 ] ,因而常被选作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电化学行为的模型分子 . NO是一种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神经递质和免疫系统的媒介体 ,与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疾病的产生与治疗有密切关系 [11~ 13] .因此研究蛋白与 NO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寻求监测 NO的各种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t study a chitosan/ionic liquid modified pencil graphite electrode (CHIT‐IL‐PGEs) was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fo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monitoring of nucleic acid,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nticancer drug Mitomycin C (MC) and calf thymus double stranded DNA (dsDNA) by measuring the oxidation signals of MC and guanine in the same voltammetric scale.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T‐IL based biosensor on electrochemical monitoring of DNA, and drug‐DNA interaction.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L, dsDNA and MC concentr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time were then optimized. 相似文献
16.
聚吡咯薄膜中茜素红S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聚合电位和聚合电量对茜素红S掺杂聚吡咯薄膜修饰玻碳电极性质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电位范围内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茜素红S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存在着茜素红S分子与聚吡咯链的相互作用,且这一相互作用敏感于扫描正电位限.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茜素红S在电极表面聚吡咯膜内的氧化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17.
依诺沙星与茜素红在水-乙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其中依诺沙星是电子给予体,茜素红是电子接受体,依据此荷移反应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依诺沙星的荷移分光光度法.荷移络合物在 546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率为 8.04×103L·mol-1·cm-1,相关系数为0.999 9.该络合物的组成为 1:1,表观稳定常数为 2.84×104.依诺沙星的质量浓度在 0~40 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当依诺沙星的质量浓度为 20 mg·L-1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 1.2%,回收率在 99%以上.测定了依诺沙星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文献[1]方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