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钯(Ⅱ)—组氨酸络合物极谱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用极谱法研究了Pd(Ⅱ)-组氨酸络合物波的形成条件和性质,用线性法和连续变化法确定了Pd(Ⅱ)与组氨酸的络合物比为1: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β为3.47×10^19。测定钯的线性范围为0.02~0.7μg/ml。  相似文献   

2.
王建华  何荣桓 《分析化学》1993,21(11):1289-1292
依据诱导反应原理,提出了同时测定多组份的动力学方法,并以停流流动注射分析研究了Fe(Ⅱ),Ti(Ⅲ)及V(Ⅳ)诱导的Cr(Ⅵ)-I^-反应体系,建立了铁,钛和钒同时测定的条件。对铁,钛和钒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2μg/ml,0-3.1μg/ml及0-1.8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12,0.020和0.018μg/ml。  相似文献   

3.
铂—钯共显色衍生络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孝松  屈建 《分析化学》1993,21(12):1365-1369
研究了Pd(Ⅱ)和4,4'-二(二乙氨基)苯硫酮(BDPTK)共显色所生成的Pt(Ⅱ)络合物,于Nucleosil C8柱上,用含3×10^-3mol/L CSA和0.02mol/L HAc-NaAc(pH3.5)的乙腈-丙酮-水(72:5:23,V/V)作流动相(1.0ml/min)分离并检测。Pt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3.0μg/ml,Pt检测限为0.7ng。此方法已应用于抗癌药物顺铂  相似文献   

4.
催化动力学吸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痕量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亚铁氰化钾-硫脲-硫酸测定痕量汞的催化显析体系。检出限为3ng.ml^-1,Hg(Ⅱ)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6.6×10^5,回收率为99.0%-110.3%,相对标准偏差2.77%,方法可直接测定污水中纳克量的Hg(Ⅱ),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修饰电极开路富集测定工业废水中铅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制成壳聚糖修饰电极,建立了在非电解条件下,壳聚糖修饰电极络合富集测定Pb(Ⅱ)的方法,同时对壳聚糖修饰电极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Pb(Ⅱ)的线性范围为0.50 ̄200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7.9%,定量下限为0.50μg·ml^-1,方法的回收率为94% ̄105%。  相似文献   

6.
快速测定蜂王浆中蜂王酸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栗风珍  唐波 《分析化学》1995,23(1):56-59
本文提出了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和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蜂王浆中蜂王酸的含量,差示光谱最大测定波长为(+)228.0nm;一阶导数光谱测定波长为(+)204.5nm和(-)233.5nm。线性范围为0-20μg/ml(差示分光光度法)和0-15μg/ml(一阶异数分光光度法)。二法在实际测定中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于PH9.3-10.6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在TritonN-101存在下,Pd(Ⅱ)与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形成组成比为1:2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5×10^5,线性范围为0-0.70μg·ml^-1。结合丁二酮肟螯合,氯仿萃取,方法用于贵金属二次合金中微量 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0%,加标回  相似文献   

8.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氨性介质中,Cu(Ⅱ)催化H2O2氧化噻嗪红R的退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测定Cu(Ⅱ)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5μg/25ml。曾应用于水、猪肝和小麦粉标准物质中痕量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桂恩  赵录庆 《分析化学》1994,22(9):919-921
本利用Fe(Ⅲ)与四乙撑五胺协同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还原型二氯荧光素的反应,提出了测定痕量Fe(Ⅲ)的新催化荧光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30μg/25ml,检出限为1.3×10^-^1^0g/ml,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用于人发,指甲,血清和面粉中痕量铁的测定,回收率为97%-104%。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多卤代水溶性meso-四(3-氟-4-磺基苯)卟啉与Pd(Ⅱ)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在pH4.8,有抗坏血酸存在,沸水浴中加热,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09nm处。工作曲线回归方程A=0.001+0.064x,相关系数r=0.9964。摩尔吸光系数达1.7×10 ̄5L·mol ̄(-1)·cm ̄(-1),Pd(Ⅱ)浓度在0~7.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灵敏度和选择性高于其它多卤代水溶性卟啉。对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萃取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孙登明 《分析试验室》1994,13(3):65-66,76
本文研究了在pH3.O的缓冲溶液中,利用邻菲罗嘛活化Pd(Ⅱ)催化水中溶解氧氧化二苯硫腙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钯的萃取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3.3×10 ̄(-9)g/mL,线性范围为7.5×10 ̄(-9)~4.0×10 ̄(-7)G/mL。用于钯催化剂中钯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锰(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林清赞  钟勇 《分析化学》1995,23(3):340-342
本文研究在硫酸介质中,锰(Ⅱ)催化EDTA还原重铬酸银,而使之褪色的新指示反应。确定了催化褪色反应动力学条件,锰(Ⅱ)的浓度在0-0.4μg/ml范围内,工作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1μg/mL,该方法用于天然水及污水中锰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含氨介质中铬(Ⅲ,Ⅵ)-α,α-联吡啶-亚硝酸钠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方法。测定铬的范围为0.004-0.028μg/mL和0.04-0.28μg/mL,检测下限为2.0×10^-^3μg/mL,用以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铬,变异系数为9.8%。  相似文献   

14.
二氯荧光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国权  贾丽 《分析化学》1994,22(5):465-467
本文研究了用二氯荧光素(DCF)-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体系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碘。在pH为2.8-3.1的H2SO4介质中,检出限为0.30μg/25ml线性范围为0.30-2.00μg/25ml,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微量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一种对钯离子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新试剂2-(2-噻唑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甲酸(TADCAB)。在0.5mol/LHNO_3介质中,TADCAB与Pd(Ⅱ)形成蓝色配合物,组成为Pd:TADCAB=1:2,最大吸收波长652nm。钯浓度在0~1.4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52.0~533.6)=8.2×10 ̄4L·mol ̄(-1)·cm ̄(-1),可以允许大量金属离子共存。所确立的方法无需掩蔽剂和其它分离手段,即可直接用于Pt-Pd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研究了铜(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DCB-偶氮胂的褪色反应,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探讨了反应机理,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本法检出限为7.6×10^-12g/ml,线性范围为0 ̄60ng/mL,用于测定面粉、血清、中药等几种样品中的痕量铜,结果满意。相对标准偏差为2.0% ̄2.9%。  相似文献   

17.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张文德 《分析化学》1994,22(4):373-375
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钼(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噻嗪红R的褪色反应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食品和水中痕量钼(Ⅵ)的新方法,可测定0.01-1.0μg/25ml范围内的钼(Ⅵ),方法当敏度为6.4×10^-^1^0g/ml。  相似文献   

18.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4)中,以Cu(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三氯偶氮胂褪色为指标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Cu(Ⅱ)的新方法。屯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在70℃水浴中加热6min,测定的灵敏度为3.1×10^-12g.ml^-1,线性范围为0~70ng/25ml。用于测定几种中草药样品中的铜,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9.
在0.065mol.L^-1柠檬酸钠-0.046mol.L^1HCl(pH6.6)介质中,2,3,4-三羟基-4’-磺基-偶氮苯和铜形成配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2V处产生灵敏的吸附峰,测定铜的浓度范围为0.005-0.3μg.ml^-1,检出限为0.0025μg.ml^-1,本法已成功地用于人发及硫酸镍中铜的测定,并进行了电极反应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Tl(I)对Cr(Ⅵ)氧化碘化钾反应的催化作用,以碘-鲁米诺化学发学反应指示反应的进程。建立了测定铊的化学发光新方法。线性范围为Tl(I)0.001 ̄1μg·ml^-1,检出限为Tl(I)0.0006μ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