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鹏  李玲  易杨华  张诗龙  周大铮  张淑瑜 《色谱》2004,22(2):144-14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检测的联用技术,对总合草苔虫中的草苔虫内酯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在以体积比为80∶20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ODS柱进行分离的色谱条件下,10种草苔虫内酯成分均可获得良好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大亚湾产地的总合草苔虫中共含有9种已知和1种未知的草苔虫内酯成分。已知成分分别是bryostatin 4,5,6(9),7,8,10,16,17,18,其中bryostatin 7和17是首次从中国海域总合草苔虫中发现的2种痕量草苔虫内酯。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以很好的对总合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地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虫化石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自晚侏罗世启莫里期至早白垩世阿尔必期的介形虫化石可以划分出12个格架性的组合,其中包括海相、海陆过渡半咸水相和内陆湖相三种组合类型,且以后一种类型最为发育。文中简述了介形虫化石组合的分布层位、特征及其时代。  相似文献   

3.
漆树液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GPC、GC-MS-DS法对中国漆树液中漆酚与虫漆酚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3-C15和C17烃基取代的邻苯二酚化合物,其中三烯漆酚和单烯虫漆酚含量最高。其它成分为4-C15,C17烃基取代的邻苯二酚及3-C15和C17烃基取代的单酚化合物。气相色谱分离鉴定组分占精油含量的98%以上。原始漆树液中内含7%~9%漆酚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矿物药主要包括天然矿物,生物化石、加工品及纯粹化学制品学,主要成分均为无机化合物,依矿物中所含的主要或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分为九类,《矿物药与丹药》将矿药分为十种,根据矿物药中所含有效成分中可测元素分为十类。通过给矿物药分类,便于研究矿物药的理化性质,分析其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探讨药理作用,明确主治范围,为寻求新药,开展新剂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真空薄膜浓缩装置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袁珂  俞莉 《分析化学》2005,33(9):1358-1360
介绍了真空薄膜浓缩装置的构造、特征、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将真空薄膜浓缩法与旋转薄膜浓缩法的工作效率及对热敏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法相比,前者具有仪器容量大、浓缩速度快、浓缩液受热时间短、操作简单及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黄芪是我国盛名的大宗传统中药材,也是常用的中药及食疗药膳品.关于黄芪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于有机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中草药药效不仅同药材中的有机成分有关,与微量元素之间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1,2].因此对中药微量元素的研究仅仅提供元素总量的信息是不够的,更需要对金属元素的存在化学形态进行分析[3].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属一新研究领域,文献报道较少[4-7].本实验选取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采用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HG-ICP-AES)[8],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重金属铅进行了形态分析,这对药材道地性研究,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相结合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比较了当归、黄芪单煎液及合煎液在不同靶位酸度下化学成分种类、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配伍及酸度变化对中药中各成分的形态分布及在人体中吸收情况的影响.发现不同靶位环境的酸度及不同配伍对中药中的有效物质组分、含量及各组分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研究和实践,提出确定变质岩区褶皱构造形态的3种技术和方法:1.微片石法,2.钩状褶皱法,3.构造透镜体法。它们的理论依据是构造置换。这些方法无论在实际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能成立的。应用这些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煤催化气化工艺中碱金属腐蚀刚玉质耐火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催化气化反应器设计中遇到的材料问题,采用碳酸钾及催化气化工况富含碱金属气化灰渣为实验原料,进行了碱金属腐蚀刚玉质耐火材料的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有氧空气气氛和无氧还原性气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金属存在形态对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SEM-EDX、XRD、核磁Al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反应前后碱金属和刚玉质耐火材料的成分、物相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碱金属对耐火材料腐蚀行为受反应的温度、气氛、时间及碱金属存在形态等因素影响较大。分析表明,有氧空气气氛下腐蚀尤为严重的原因是,原料中存在的钾与刚玉耐火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钾的铝酸盐物相,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寓"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复习于苯乙烯和乙苯的性质探究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升"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领会分析和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指纹遗留时间对公安机关确定案发时间及嫌疑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指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指纹遗留时间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综述了就指纹的形态特征、光效应、电效应和指纹的物质成分等来判断指纹的遗留时间,同时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最后,就指纹遗留时间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2.
对系列氟化石墨及其作为碱性电池正极添加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氟化石墨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及用作添加剂时电池的放电行为以及氟化石墨的氟化程度和电极中氟化石墨的含量对电池的放电性能的影响.研究了MnO2中添加氟化石墨后对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并用XRD比较了几种不同碳材料与氟化石墨的结构特点及MnO2电极放电前后的状态变化,初步探讨了氟化石墨改善二氧化锰电化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成像(FTIRI)可同时获得样品的红外光谱和形貌信息,其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可实现生物组织中主成分含量及分布的定量研究.本研究采用FTIRI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以及Fisher判别算法对正常和病变的关节软骨进行鉴别分析.对关节软骨切片进行实现FTIR扫描及光谱分析,再利用SPSS软件对软骨的光谱(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得分矩阵构造分类函数,结合Fisher判别算法对样本进行分类识别.正常和病变的关节软骨样品识别准确率高达95.7%(初始案例)和94.3%(交互验证案例).本方法可准确有效地辨别关节软骨是否发生病变,为监测骨关节炎的发生和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显微-光学剪切联用系统构造受限剪切环境,探讨了少量不同表面性质的SiO2纳米粒子的加入对聚异丁烯(PIB)/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不相容共混体系分散相形态演变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少量疏水性SiO2纳米粒子的加入可抑制分散相液滴的凝聚,从而抑制珍珠链状及纤维状等超级相形态的形成,使共混物表现为近似本体流体的...  相似文献   

15.
梅树村阶生物化石丰富、演化序列清楚。依据梅树村剖面所建立的小壳化石分带、遗迹化石序列及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线层型点(“B”点)(即第Ⅰ,Ⅱ化石带或6和7层的分界),具有广泛的区域和洲际对比性,不仅在碳酸盐沉积区而且也适用于碎屑岩沉积区的对比。根据梅树村阶小壳化石组合带可与苏联西伯利亚、蒙古、英国英格兰中部、澳大利亚南部及加拿大西北部进行良好对比。依据遗迹化石序列可与苏联俄罗斯地台、西北欧、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及加拿大东南部等地区进行广泛的洲际对比。  相似文献   

16.
绘制了胭脂虫红色素的标准曲线,从9种不同性质的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D-101树脂用于分离胭脂虫红色素,研究了D-101树脂对胭脂虫红色素吸附动力学曲线和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胭脂虫红色素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D-101树脂对胭脂虫红色素的吸附速率快,120min达到平衡,吸附量为143.17mg/g树脂,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D-101树脂对胭脂虫红色素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低温有利于吸附;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H、G、S均小于0,说明吸附是放热过程且能自发进行,吸附后体系趋向有序。研究结果可为胭脂虫红色素的分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油菜籽(饼)中的硫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直接测定油菜籽(饼)中原 始硫苷成分,在样品预处理中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吲哚类硫苷的氧化分解。研究了主要色 谱参数对硫苷组分保留值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烯丙基硫苷或苯甲酸作内标,对硫苷的6种 组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化学分析计量》2014,(5):138-138
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健康常设委员会投票通过了4种活性成分的登记申请。上述4种活性成分是陶氏益农公司的除草剂氯氨吡啶酸,Belchim作物保护公司的除草剂溴谷隆,巴斯夫的杀虫剂氰氟虫腙和FuturEco生物公司的生物杀菌剂利迪链霉菌WYEC108。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石油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鄂尔多斯盆地石油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3种模式,分别与富钙花岗岩、下地壳和上地壳岩石特征相似,反映了石油与这些岩石具有某种成因联系。其中,位于基底断裂带和构造热活动相对强烈的区域,石油的稀土模式与富钙花岗岩、下地壳岩石特征相似,显示这些成油的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可能与深部岩石有过相互作用,抑或有深部流体物质的直接加入;在基底断裂不发育且构造稳定的区域,石油的稀土模式具有与上地壳沉积岩相似的特征。由此反映了不同构造区域,石油的物质成分来源不同,尤其是在基底断裂带和构造热活动相对强烈区,所赋存的油气田中有深部物质组分的运移和加入。  相似文献   

20.
胭脂虫红色素是一种蒽醌类天然色素,主要成分为胭脂红酸,理化性质比较稳定,胭脂红酸和氢氧化铝、明矾等铝盐反应可形成含水螯合物,是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品的优良着色剂,也是唯一一种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允许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胭脂红酸在生物高新技术及生物标本制作上也有重要用途,且被视为最安全的天然色素之一。我国国家标准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已将胭脂虫红色素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列入国家标准,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