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西园  单明 《光学技术》2006,32(2):280-283
给出了洛匈棱镜正、反向使用时分束角的精确表达式。从理论上证明,对任意合理的结构角及主折射率值来说,洛匈棱镜反向使用时的分束角小于正向使用时的分束角。研究了在锥光入射条件下洛匈棱镜中的e光和o光的传播方向、折射率、主平面、偏振方向等问题。证明了洛匈棱镜正向使用时第二块晶体中无偏折的光波只含有o光,参考圆圆周上各点光波的主平面相互平行,通过一个检偏器后可以实现消光;洛匈棱镜反向使用时,第二块晶体无偏折的光波同时包含了o光和e光,参考圆圆周上各点光波的主平面沿参考圆的径向,e光和o光的偏振方向分别沿径向和垂直于径向,通过检偏器后形成锥光干涉现象,不能消光。  相似文献   

2.
双向分束角对称的偏光分束镜设计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史萌  吴福全 《光子学报》2006,35(3):439-442
为了获得分束角对称的偏光分束棱镜,在双Wollaston棱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棱镜左右两端晶体光轴的取向,使棱镜整体呈中心切面对称;在保证对正向入射的光对称分束的同时,对反向入射光同样可以对称分束,达到了双向对称分束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晶体光轴的旋转角δ与棱镜结构角S以及与波长的关系;并分析了对633 nm设计的棱镜用于其他波长时分束角的对称性.结果表明:在±300 nm的光谱范围内,分束角的不对称度均小于0.24°.  相似文献   

3.
亚波长周期结构光栅具有传统光栅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针对通信中常用的1.55μm光波,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亚波长光栅的偏振分光特性,设计了对应的偏振分束光栅。所设计的光栅在入射角为56°时,透射消光比和反射消光比都大于9000,且在1.27μm~1.67μm全光波段内,入射角在51°~57°之间时,透射消光比和反射消光比都大于100,达到了宽带宽、宽角度以及透射消光比和反射消光比都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渥拉斯顿棱镜在不同方式组合下的光路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富芳  吴福全  王伟 《光学技术》2003,29(6):680-681
分析了具有相同结构角的两个渥拉斯顿棱镜在不同方式组合下的光路特性。给出了分束角与结构角的关系表达式,同时也给出了分束角与结构角的关系曲线。使用He Ne激光器(波长λ=633nm)对两个结构角S=27°的渥拉斯顿棱镜在四种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光路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5.
厉以宇  王媛媛  陈浩  朱德喜  胡川  瞿佳 《物理学报》2010,59(7):5110-5115
利用二维结构薄膜构建了具有偏振选择特性的新型相位光栅,借助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方法计算了光栅各级衍射强度随入射光波长及入射角的变化,发现在垂直入射情况下,波长600—640 nm范围内,相位光栅对横向电学(TE)模主要产生0级衍射,而对横向磁学(TM)模产生±1级衍射,在波长633nm处,0级衍射光的偏振消光比为109.8,±1级衍射光的偏振消光比为334.6.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这种相位光栅的偏振分束现象进行了模拟,偏振分离角在玻璃基板内可以达到10°左右,最后模拟了入射角为23°时光栅对不同偏  相似文献   

6.
薄锋  朱健强  康俊  陈刚 《光子学报》2008,37(1):136-139
根据菲涅尔全内反射相变理论,给出了双菱体λ/4消色差器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和测量方法.由有效通光孔径和光线追迹设计出BK7玻璃在波长532 nm时相位延迟λ/4的双菱体的结构,用作532 nm至1 064 nm波长范围的标准λ/4相位延迟器.理论分析了入射角变化和波长变化对双菱体相位延迟的影响,当入射角变化限制在±4.3°以内时,其影响得到补偿;波长从532 nm到1 064 nm产生的误差为-0.65°.采用椭偏法中的消光技术,分别实测了双菱体在532 nm和1 064 nm波长下的相位延迟为:90.08±0.14°和88.99±0.1°,可知两不同波长产生的相位延迟误差为-1.09°.  相似文献   

7.
波片型光隔离器隔离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光学矩阵方法,给出了由偏光镜、λ/2波片和λ/4波片组成的波片型光隔离器的正向导通、反向隔离机理,分析了波片延迟量的偏差和波片方位角的定位精度对隔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大于30 dB的隔离度,应分别将λ/2、λ/4波片的延迟偏差控制在±4°、±2°以内,方位角的定位偏差应不超过±0.4°、±0.8°.  相似文献   

8.
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温度变化对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影响,首先明确了棱镜的结构角和晶体中o光、e光的主折射率是决定棱镜分束角的两个因素;然后从温度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出发,从理论上对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o光、e光分束角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光正反方向入射时Wollaston棱镜两分束角均在减小,但光正方向入射时o光分束角减小的幅度要比e光大得多,而光反方向入射时e光下降幅度要比o光大得多;总体上光反方向入射要比正方向入射分束角受温度的影响大,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冰洲石/氟化钡紫外偏光镜对光束的压缩作用,找出了与光束压缩程度有关的侧光镜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偏光镜对265nm波长的光束只有2.3%的压缩作用,在使用中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0.
窄带薄膜偏光分束镜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采用非MacNeille形式的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在K9基体上交替镀制了ZrO2和SiO2薄膜,从而在690 nm处实现了P光和S光的偏振分光.搭建了三个偏光测试系统对样品的偏光性能进程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透射率曲线和理论设计曲线吻合得很好;透射P光的消光比优于1.3×10-3,可以作为优良的起偏镜;入射角变小时其消光比呈变优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棱镜的结构特点出发,利用折射定律和菲涅耳公式,推导了Wollaston棱镜对聚敛光的光强分束比随方位角的变化关系式。在入射角给定的情况下,分析了方位角对光强分束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射角取定值时,方位角对光强分束比的影响基本呈二次曲线型变化;当方位角在160°~180°时,光强分束比最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不影响干涉条纹成像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大双折射棱镜结构角的方法获得更细致的光谱成分,优化设计了双折射棱镜的结构.通过计算分束角与结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得知在传统双折射棱镜后附加一个与第二个楔形同性质的等腰三角形棱镜,使出射棱镜的o光和e光平行于光轴,即分束角α为0°,从而干涉条纹的成像不再受分束角的变化所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五角棱镜制造角差及抖动对其转向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萃方  冯其波  刘斌  安鑫 《光学技术》2004,30(5):616-618
从五角棱镜的原理和特性出发,分析了在理想条件下五角棱镜的转向角不受入射角的影响,详细讨论由于五角棱镜加工角差和相对入射光束抖动对其转向角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精确表达式。其中对于入射光在垂直于入射面抖动的情况,由于不能简单从二维几何光学关系分析,而采用了矢量分析方法,得出:当角差δβ=δθ时,入射角抖动对转向角偏差的影响可以忽略,而转向角偏差与制造角差几乎成线性关系。为五角棱镜用于计量测试误差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对五角棱镜的制造也有很大理论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陶卫东  王标 《物理学报》2006,55(3):1126-1129
通过对光学材料和器件内全反射角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改进型菲涅尔棱体模型,使入射光在器件内以相同的内反射角θ在两种不同玻璃材料和空气构成的界面上发生两次全反射,由反射引起的相位延迟的变化可以相互补偿,从而设计出对入射角不敏感的相位延迟器.计算表明,入射角变化±2°时,该相位延迟偏差不超过0.36°,且保持了原型菲涅尔棱体正入射和正出射的优点,大大方便了使用. 关键词: 相位 全内反射角 折射率  相似文献   

15.
五角棱镜角度误差对建立大尺寸平面基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一准直光束作为基线,通过90°折转的五角棱镜扫描,建立一个参考基准面在大尺寸测量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理想条件下,五角棱镜的折转角不受入射角的影响。由于有加工误差,光束的折转角将偏离90°,且入射光线与扫描轴间的角运动也会影响该偏转角。本文分析了五角棱镜角度误差和扫描精度对光束折转角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角棱镜的制造误差和工作状态将引起测量带误差,该误差是一个固定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预先对所用的五角棱镜进行标定,在数据处理中予以修正。实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结果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本科教学中学生关于三棱镜对光束偏折情况提出的疑惑,对光束通过三棱镜的多种偏折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入射角、折射率、棱镜顶角对出射光线偏折方向的影响,给出了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的取值范围以及入射角的取值范围对光线是否能从出射边界射出,以及出射光线的偏折方向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光束的偏向角与三棱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确定最小偏向角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7.
Irradiation of a thin metal target by 38-fs laser pulses at a wavelength of 800 nm is shown to generate a beam of photoelectrons that contains a component whose duration is shorter than 100 fs. The ensemble of photoelectrons is formed by photoemission of a gold film about 10 nm thick sputtered on the base of a prism made of fused silica. The laser beam irradiates a dielectric-metal interface and propagates inside the prism at an angle of 45° to a normal to the interface. The photoelectron beam is formed by accelerating photoelectrons in a spatially inhomogeneous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The ultrashort component of the photoelectron beam is found to be formed under the action of a ponderomotive potential. It is shown that the ultrashort electron component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photoelectron beam with the help of an inhomogeneous electrostatic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