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规则空间模型为指导,以电化学基础内容为载体,从知识内容属性和过程属性2个维度构建电化学基础认知属性模型,开展化学学科的认知诊断研究。研究发现电化学基础认知属性模型合理;规则空间模型在电化学基础概念理解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81%的被试群体可归入18种理想反应模型,可有效指导个体和班级开展补救性教学。  相似文献   

2.
以“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为项目教学主题,拆解“自制独特风味盐”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设计”2个子任务,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初中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核心概念的学习,形成物质分离提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思维模型,逐步建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学科大概念,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间的依存关系,提升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单媛媛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2,43(23):56-60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实践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化学学科理解构建相应主题的认识模型,提升教师的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进而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化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以电化学主题为例,基于化学学科理解构建其认识模型,以期其研究思路和过程对化学学科其他主题的理论和教学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俊林 《电化学》2005,11(4):457-45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复旦大学化学系协办的电化学“十一五”学科发展规划会于2005年3月28~3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部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活跃在电化学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会议采取主题报告和深人讨论的方式,吴浩青院士、田昭武院士、查全性院士、杨裕生院士和衣宝廉院士等10多位专家从能源、材料、生命、信息、环境以及纳米科学角度作了引导发言或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电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但充满活力的学科,自1791年Galvani发现动物电现象,电化学经历了多次蓬勃发展与变革拓展。电化学是研究与电有关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及其规律的学科,是横跨自然科学(理学)和应用科学(工程、技术)两大领域的重要学科。传统观念认为电化学主要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如电解和电池。但电化学并不局限于与电能相关的化学反应,也包含其它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周冬冬  王磊  陈颖 《化学教育》2018,39(19):1-7
聚焦有机化合物主题,构建该主题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系统构成模型,刻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最核心外显的学科能力表现,揭示该主题特定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进而构建该主题的学业质量水平模型。据此,基于Rasch模型开发和优化了评价工具,探查在当前课程和教学条件下学生有机化合物主题学业质量标准达成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现状,并探讨对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机化合物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盖斯定律”的教学中,注重加和法、虚拟路径法等解题模型的教学,缺乏在真实情境中对物质转化及其能量关系的理解,学生无法感受到盖斯定律在生产中的价值。本文以“能量视角下煤的气化对于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意义”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建模、实验验证、情境回归等认识并应用盖斯定律,从能量视角再认识煤的气化对于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意义,并且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对能量进行调控,如对工业废热的再利用,深化能量守恒观和能源节约意识,达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杜琳琳  张华 《有机化学》2023,(5):1726-1741
有机硼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砌块,并被广泛应用于材料与医药领域.发展实用、简洁的硼化反应合成有机硼化合物一直是有机硼化学的核心课题之一.近年来,光化学和电化学硼化反应取得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合成有机硼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从能量来源及反应底物类型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芳烃与烷烃化合物参与的光化学、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硼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今后光化学与电化学硼化反应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原子和分子水平层次的表面电化学与电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世刚 《电化学》1998,4(1):86-93
本文从金属单晶表面电化学和模型由催化,分子水平上的电催化反应机理和反应途径控制,有机小分子电催化氧化反应动力不冢电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与性能等四个方面,综述本研究小组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侧重展示在原子和分子等微观层次开展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的科研方向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通过探索“分子结构”主题的“学科背景下的学习问题挖掘”和“发展具备学科特质的学习活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突破认知难点,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金属氧化物电化学电容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类利用电化学双电层或电极材料在电极表面及体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存储能量的装置,具有高比能量、良好的可逆性和长循环寿命。金属氧化物电极目前主要有贵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本文简要介绍了金属氧化物电化学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特点及应用,总结了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并简要评述了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TPP)Ni(Ⅱ)氧化反应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严川伟,王振新,林祥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长春130022)关键词镍卟啉,阴离子配位,电化学,光谱电化学镍卟啉是一类重要的仿生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章宗穰 《电化学》2005,11(3):350-350
由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筹备的第5届亚洲电化学会议(5^th Asian Conference on Electrochemistry,ACEC2005)于2005年5月9日至1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Electrochemistry in High Tech Era”。该会议是得到国际电化学会(ISE)支持的区域性电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还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中国分析仪器学会以及日本电化学会和韩国电化学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有机化学基础”中的酯交换反应为知识基础,选取“生物柴油”作为教学主题,基于STEAM教育理念设计并实施了2课时的项目教学活动。以“碳达峰、碳中和”社会背景创设情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利用超声波清洗机完成生物柴油的制备及检验。“制备生物柴油”探索了STEAM教育与项目式教学的结合,在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了高中化学课堂的跨学科整合。  相似文献   

15.
用电化学质谱(EMS)和动力学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次亚磷酸根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表明,次亚磷酸根的电化学氧化是通过从P-H键脱离一个原子H,形成磷中心自由基(PHO2-•),而磷中心自由基(PHO2-•)进一步进行电化学反应形成最终产物亚磷酸。利用该模型,推导出相关动力学方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拟合获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次亚磷酸根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教学中,习惯地把根据电化学原理的一类分析方法称为“电化学分析”,以区别于根据光学原理的其它分析方法。在书刊中则凡是与电学、电化学有关的分析方法泛称之谓“电分析化学”,含义较广,作为分析化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里就从电分析化学谈谈它的发展前景。这类方法主要根据电化学和电学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手段来作分析。电化学有坚实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王大为  李东江  李军  杨勇 《电化学》2011,17(4):355-362
锂离子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电化学能源储存设备,其性能的评估与监测对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模型是评估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文献中依据电化学反应、离子扩散及电迁移过程建立的原始物理模型,通过引入电极副反应,两相反应,应力和能量等因素,进一步发展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模型。较详细的说明了这些模型的电池充放电过程、锂离子浓度分布、电流分布、电极材料荷电状态、应力及循环容量衰减等模拟在电池实际运行中的应用。简要的介绍了物理模型的数学处理和简化,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机化合物主题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系统构成模型,提出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有机化合物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框架,以“揭秘阿司匹林”复习教学为例,从大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情境素材选择、学科能力活动设计等阐述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通过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对比分析教学效果,进而探讨促进学生有机化合物主题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微机械加工的微结构型电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结构型电化学传感器是应用发展中的微机械加工技术结合传统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创立的新一代的电化学传感器,而微机械加工技术与多种高新技术学科的相互交叉,又将拓宽微结构型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在简要介绍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基础,对前类微结构型电化学传感器作了归纳,其中也提及作者年来来的研究工作,并对后者作一展望性评述。  相似文献   

20.
论证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在“钠”的教学中采用氢气检测仪,能安全有效地实现金属钠与水反应产物氢气的定量检测数据的可视化,用热成像仪采集能量的转化信息,并融合鸿合π投屏与希沃平台的直播功能,将氢气检验、能量变化、直观实验现象多项证据同时呈现在白板上,提升论证的有效性。本节课还引入与实验中采集的热成像图片高度吻合的图片素材——金属钠注射肿瘤过程中的红外热影像图,创设丰富情境素材加强论证,彰显化学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