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基于OBE教学理念,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程目标确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课程目标达成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以知识点美拉德反应的教学为例介绍了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利用APP “学习通”将在线课堂教学和线下讲授相结合。以知识点酯缩合反应的教学为例,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实践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化学专业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自2017年以来天津大学大学化学课程使用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包括课程的组织模式、翻转课堂内容的选择、翻转课堂课时与课程总课时的比例、期末成绩分析和教学反思等。教学实践结果显示,选取学生在中学化学有一定基础的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课时占课程总课时的30%–50%时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完全传统教学的平行对照班。  相似文献   

4.
李芳  吴祥  李冰  李有桂 《化学教育》2022,43(2):57-63
从课前预习、课上教学与管理和课后分析与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可雨课堂教学。同时,分析了目前雨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农业大学有机分析的大班课程进行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过程性考核成绩为变量,辅以课堂参与情况,对比教学效果。研究表明,线上混合式教学效果略高于线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线上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课堂参与度和更好的课堂体验。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能会改变西部农林院校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6.
依托自建物理化学实验在线开放课程及网络教学资源,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和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前线上预习、线下课堂教学和课后答疑指导等环节,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进阶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等学校实验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针对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基于PBL的数据驱动混合式教学改革,并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线下教学内容注重根据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时长和测验统计等学习数据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弹性决策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重点解决线上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并聚焦学生课堂的深度学习与个性化教学,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问卷调查和学习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BL的数据驱动混合式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持续改进教学效果,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仪器分析的双语教学情况,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库建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与教学方法实践、课堂教学考评、教学团队建设等。以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运用外语获取仪器分析前沿知识和自主综合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程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化学》2021,36(7)
轻度混合式教学指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资源用于在线预习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部分学生高中没有学过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导致其在工科基础课"近代化学基础"物质结构部分的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从2015年起,通过4年的实践和改进轻度混合式教学:让学生线上进行自主预习并进行反馈,教师课堂讲授加入手机互动和小班研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没有采用轻度混合式相比有明显改进,并为后续构建渐进-混合式教学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素彬  胡振 《化学教育》2019,40(8):67-73
为了全面提高后MOOC时期的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基于SPOC的分析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分析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流程,依次阐述了课程分析、整体设计、资源开发、教学过程和评价考核设计的原则与思路;最后探讨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分析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环境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1.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张毅强  乔敏 《化学教育》2008,29(6):7-12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向以事实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也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在王磊和范晓琼2005年"观念建构为本教学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模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电离平衡",对如何进行观念建构为本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电离平衡一节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谈化学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庆城  李凤  刘柳 《化学教育》2004,25(12):12-13,49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化学教学过程;学生是化学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动态生成者;教师是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课堂教学资源的重组者。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识别、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王先锋 《化学教育》2015,36(23):30-32
现行高中化学3个版本的教科书关于"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设计各不相同,对教师教学行为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呈现2位教师的相关教学片段实录,对其教学行为进行比较,并结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阐明了"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兼顾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学观点。  相似文献   

14.
张丽华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9,40(15):41-47
以近30年“原电池”(第1课时)的教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教学演进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课程改革进程,“原电池”核心教学内容、基本认识模型及教学实验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理念、目标、方法、内容组织及实验形式等在合理传承的基础上也在不断超越,呈现出渐进性变革的特征。但仍存在三维目标割裂设计、Cu-Zn原电池模型易衍生错误概念及学生探究活动仍存在浅层化等问题,需要在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5.
Haiyan Zhao  Tao Yu  Hua Sun 《大学化学》2020,35(5):152-157
2020 spring semester has been postponed due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the world. Taking the valence bond theory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s an example, we redesign and adjust the former hybrid teaching mod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on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has cultivated the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 provided a good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相似文献   

16.
熊珂  邓钧文 《化学教育》2020,41(12):56-59
以化学专业本科学生的视角,针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方案,包括全过程的网络平台化、实验过程中对操作的规范与严格、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表格化以及实验前对相关知识与背景的拓展和实验后的再强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俊杰 《化学教育》2019,40(21):32-36
从教学杂志、学生提问、学科专业知识、教材对比等4个方面梳理了教师获取教学设计灵感的一般来源,并通过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学灵感的获得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是材料化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根据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为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及理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王龙  刘金妮  刘帅  邓阳 《化学教育》2022,43(18):64-70
融合线下教育和线上平台教育,构建学生的认知脉络,使教学视角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效果。“贯穿-翻转”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留问题、查成效、齐互动、知识成脉络、测达标等5个步骤实施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15篇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课例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容分析法归纳出4种主要的教学逻辑:“分类标准直给型”“分类标准批判型”“反应本质揭示型”“知识演绎批判型”。从“知识是什么”“知识是如何被理解的”2个维度对4种教学逻辑进行评析,以反思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