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典型弦线驻波实验中数据不够准确、驻波不稳定及实验可重复性差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明确其根本原因在于实验装置设计方案存在缺陷.提出了实验装置改进方案,一是引入拉力传感器取代狭缝刀口和悬挂重物,改变反射波的形成机理,并以弦线张力直接测量取代砝码重力间接计算;二是引入机械结构微调弦线长度以改变弦线张力和弦线上驻波波长.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明显改善上述问题,该装置还可实施研究驻波规律的多个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
用驻波法测量声速是大学物理实验中普遍采用的实验.如图所示,超声信号发生器的功率输出电信号加在压电陶瓷换能器A上,使其因逆压电效应成为超声波发生源,发出的一束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到换能器B.如发射面和接受面相互平行,就使一部分超声波被接受面反射回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改进型钢弦驻波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现行讲义上弦上驻波演示图示不确切,本文对该实验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驻波实验研究混沌现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本科  肖苏  高峰 《物理实验》2006,26(1):7-10,13
利用驻波实验演示了混沌现象,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都表明:当连接点接近驻波波节处时,振动系统处于混沌运动状态;而当连接点接近驻波波腹处时,系统处于稳定驻波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如下不足:  相似文献   

7.
1引言 驻波的形成作为证明波的迭加原理的一个物理现象,在很多教材和文献中都有论述.但大多仅限于讨论入射波和反射波的迭加从而形成驻波的现象,并未对驱动源与反射面之间全部空间中波的迭加情况作详细研究.特别是在一些文献中[1~3],讨论驻波形成时所用的音叉振动在弦上形成驻波的示意图,采用了过于简化的处理,将起驱动源作用的音叉作为驻波的一个节点,很容易造成误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9.
杨景东 《大学物理》2008,27(3):16-17
给出了弦线波速的一种简洁的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音叉弦线受迫共振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本科  蒋凉 《物理实验》1996,16(1):14-16
音叉弦线受迫共振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吴本科,蒋凉(合肥工业大学230009)音叉带动弦线形成驻波并非能由简单理论而得到圆满解释[1][2],通常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弦线的机械波上,而对弦线的初始振动以及它与音叉的关系研究很少,既使有个别研究[3]也只能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脉冲弦线磁场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研究了脉冲电流宽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观测到双波叠加的新现象。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零信号的产生原因,并由此可以确定测量磁场二次积分时的脉冲电流宽度。  相似文献   

12.
弦振动驻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对驻波实验中弦线上驻波产生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驻波与共振现象的关系,给出了弦的张力与驻波简正模式频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弦线振动模型的严格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忠  乔卫平 《物理实验》1999,19(2):48-48,F003
求得了有阻尼情况下弦线振动模型的格解,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非共振驻波与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方天申 《物理实验》1994,14(1):11-12
非共振驻波与实验方天申(河南信阳师范学院,464000)我们熟知的弦驻波和空气柱驻波实验,都是在策动源频率和驻波振动频率相等时产生的,即共振时的驻波.但实验证明:同一固有频率fn;的驻波,可由一系列不同的策动频率fs=fn/NN=1,2,3,…产生。...  相似文献   

15.
蒋济雄 《物理实验》2000,20(12):30-31
利用自制的拾音器,把音叉共鸣微弱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送入护音器放大,得到宏量的音叉共鸣声,显著提高了音叉共鸣演示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弦线与音叉垂直情况下弦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升  任敬萍 《物理实验》1997,17(4):151-151,150
如图1所示,当音叉的位置由图la变为图fo时,则弦线驻波的波腹数减少为原来(偶数)的一半,此现象有的称为二分频现象.对此现象现已有文章‘’‘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解数理方程的方法得出某些具体结果,但在教学中更希望能从基本物理规律出发对此现象做出解释.本文就此试研究如下.一、基本分析由振动和波动理论可知,要使图1装置形成稳定的驻波须有两个条件,一为弦线长度为半波长的整数倍,一为音叉给予弦线一合拍作用力对弦线总是做正功.设弦线上激发某一频率的驻波,若无能量损耗,则不需外力作用,弦线的运动状态就会一直维持下去.此…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驻波没有波形的传播.实际上,驻波区域内各质点是按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振幅做谐振动,是一种多模式的振动,所有节点处的质点的振幅为零.那么,各质点振动时的能量是否像单质点的谐振动那样,机械能守恒呢?驻波区域内各部分之间是否有能量传输呢?各种教材及参考书上几乎都没有加以讨论.本文用一般波动能量的讨论方法探讨一下驻波中的能量问题,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形变势能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弦振动横波波动方程,研究了固定线密度时弦振动的张力与波长、张力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利用origin软件得出实验曲线,并找出研究张力和波长曲线关系时的最佳频率及研究张力和频率曲线关系时的最佳波长.  相似文献   

19.
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验证弦线上横波的传播规律实验中的波源进行改进,采用单片机控制的可连续调节频率的装置,可以得到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的张力、弦线的线密度及振动频率的关系,使得验证弦线上横波的传播规律的实验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0.
董晨钟 《物理实验》1991,11(1):31-32
众所周知,纵波是由于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而形成的疏密相间波。由此而形成的纵驻波的特点是其上各点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沿轴向振动,振幅不随时间变化,只随离原点的距离而变。但在常见的纵驻波实验中,却不能直观地表现纵驻波的这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